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来源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部分高校教育的短板,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因缺乏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因此,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劳动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境遇,高校应选准健全大学生劳动教育统筹协调机制,规范大众传媒舆论宣传平台,加强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实践路径,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
其他文献
在辽宁省构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振兴的过程中,本文提出发挥沈阳工业基础雄厚、工业文化悠久、设计人才集聚的优势,突出工业设计特色,创建沈阳“设计之都”,对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企业职工政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的“企业—职工”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切实维护企业职工权益.新时代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全过程性、进行全面覆盖,与工会工作相融合.对此,要建立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机制;创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主题宣讲与自我修养结合;强化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和实践,不断提升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习近平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典范.将习近平人民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三进”工作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习近平人民观“三进”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要通过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方法,让习近平人民观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在厘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政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围绕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缺失的原因与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强化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