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眼中的“妖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男性作家通常都从男性中心文化出发,把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粗略地分为了“天使”和“妖妇”两大类,企图通过文本形象向女性宣扬男权制下的道德标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我们通过女性视角来审视男作家笔下被划为“妖妇”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男权中心;妖妇;《水浒传》;查泰莱夫人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随着女权运动的爆发,20世纪初的西方女性基本上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 然而政治上的男女平等,或者说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平等,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长期以来世俗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女性的自我精神和自我价值并未得到完全的体现和彻底的改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女权运动的再次兴起得到了世界各国女性的强烈响应,女权主义者对男女的不平等关系也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看法。正如同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凯特·米勒特认为的,男性通过性政治支配女性,“把女性局限在性和生育的事务中,而让男子便于获得有别于女性的人生经验……它把男子在自己身上感到满意的东西标榜为男性优越的证明,而把女性身上有利于控制和支配的特征说成是女性的天性。” [1]这种男性控制女性的权利结构关系正是男权制社会的根本体现。
  在男性掌握书写权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男性文学作品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被“妖魔化”了的女性形象。据女权主义者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大略分为两类:天使和妖妇。“天使”是男性审美理想的体现,她们具有温柔、美丽、善良、顺从的特性,完全符合男性对女性价值的要求和标准,在行动甚至思想上都缺乏个性发展的自由;而“妖妇”则恰好是“天使”的反面,她们不畏男性中心和封建的社会规约,敢于表达、追求自我的发展,挑衅男性的统治权威,因此在男性把握着书写话语权的时代将她们“丑化”为了淫荡、风骚、心狠手辣的“妖妇”。
  《水浒传》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性形象无疑就是男性笔下典型的“妖妇”。她们要么拥有着绝世的美貌,要么有着高于男性的智慧,要么有着令人羡慕的财富……总之,她们有一技长于与她相对的男性,男性的权威在她们面前威力大减。因为她们撼动男权社会的规约,所以她们遭受压制、打击、消灭,自然是充满祸害的“妖妇”。
  一、《水浒传》中的“妖妇”
  《水浒传》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说,在一批绿林好汉的精彩人生中,伴随着出现了许多女性形象,而作者把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女性描写成了妖娆而恶毒的“妖妇”形象,使其成为梁山好汉们严惩的对象,值得我们琢磨一番。
  首先,《水浒》中有一个人人皆知的荡妇潘金莲,长得“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纤腰袅娜”,“檀口轻盈”,不想却嫁给了被称作“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但得与西门庆一见,便郎有心,奴有意,如胶似漆了。奸情暴露之后,潘金莲不惜亲手毒杀丈夫,以便与西门庆做长久夫妻。当然,恶妇终究不会有好下场,潘金莲最终死于武松之手,而“潘金莲”这个名字,也成了荡妇的代名词。很多人看到的是潘金莲放荡淫乱的一面,却忽视了她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的事实。潘金莲原是清河县一大户人家的使用女,颇有些颜色,由于大户要缠她,她执意不从。这大户怀恨在心进行报复,一分钱不要,反赔些嫁妆,白白地送给了“身材短委,人物猥琐,不会风流”的武大郎。她嫁给武大郎这等人物也就罢了,还要跟着没有能耐的武大受欺负,“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欺负,没人做主。”(《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在那个“妻以夫贵”的社会,潘金莲没有地位可言,更没有安全感可言。嫁给武大郎本身就是张大户对潘金莲的一种报复,所以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可言,是畸形的,当她遇上了风流倜傥的西门庆,她的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便不顾一切了。
  其次是潘巧云。潘巧云和潘金莲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婚姻的不幸而红杏出墙。巧云原是王押司之妻,王押司病故后嫁给杨雄,未及一年夫妻。杨雄在衙门当差,“一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王押司病亡两周年,潘公请报恩寺和尚做道场,期间潘巧云和主事和尚裴如海眉目传情,后潘巧云又借去报恩寺替母还愿之机,与裴如海私通。并定计在杨雄当班不在家时,夜夜相会。二人奸情被杨雄义弟石秀发觉,潘巧云为求自保反客为主挑拨石秀和杨雄的关系。石秀为证清白杀了裴如海,并串通杨雄将潘巧云骗至翠屏山问清缘由后残忍杀死。但无论潘巧云是为了感情也好,为了情欲也罢,在她生活的宋朝,有那样的举动无疑是对整个时代和男权的挑衅。男人家有三妻四妾还要去外面拈花惹草,这在当时的法律和道德上没有什么不当之处,但是妇女就必须从一而终。然而潘巧云显然没有这样遵守妇道。第一任丈夫过世后,改嫁杨雄,杨雄满足不了她继而转向了裴如海。这说明潘巧云也是敢作敢为之人。她敢于挑战世俗,挑战所谓的“道德”,她把对自己个性的追求看得高过“三从四德”,甚至生命。
  最后一个是,阎婆惜。阎婆惜原是东京卖唱的,和父母住在山东投奔亲戚不着,流落于郓县城。阎公染病身死无钱埋葬,只好停尸家中,宋江得知后就替阎公买了副棺材,又给阎婆十两银子以度生活之用。阎婆为了报答宋江,就将女儿送给宋江做小老婆。宋江初时还与阎婆惜一处,可后来就慢慢腻了,只使枪弄棒。后来阎婆惜遇上了“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学得一身风流俊俏”的张文远,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一来二去便打得火块一样热。宋江私放劫了生辰纲的晁盖并与之有书信来往,被阎婆惜抓住把柄。阎婆惜以报官相威胁要宋江交出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可宋江确实不曾收到金子,当然无法交出,阎婆惜不依不饶,宋江为了自保,情急之下便杀了阎婆惜。
  试看这“两潘一阎”的下场,作者是将场面写得血腥而暴力的,如武松杀潘金莲: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斡开胸脯,取出心肝五脏,……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潘金莲死不足惜,但这种死法也未免过于凶残。宋江杀阎婆惜、杨雄杀潘巧云同样如此。在读者看来,阎婆惜和潘巧云没有必杀之过,即使有,也不至于被这么残忍地杀掉。作者刻意在文学作品中塑造这些“荡妇”的女性形象并详尽描写她们被杀的过程,无疑是在警示天下的女性,女人必须遵守妇道,否则就会成为人所不齿的淫妇,成为千古罪人,且不得善终。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作者的一种态度: 对不遵守“社会道德原则”的女性是坚决地歧视和否定的。   二、查泰莱夫人
  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康妮,出身于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绅士家庭,自幼接受开明教育,做姑娘时就有爱情的体验。长大后,嫁给了富有而英俊的查泰莱伯爵。而康妮的厄运正是从她嫁给克利福特·查泰莱男爵之后开始的。婚后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很久,查泰莱就上了战场,不幸的是他在战争中致残,成了失去性功能的半男人。因此,他与康妮的婚姻实际上名存实亡。
  1920年,康妮随着克利福特回到了位于英格兰中北部的查泰莱家庭的世居庄园。闲极无聊之下,克利福特开始舞文弄墨,做起小说来。这颇使爱好文学的康妮兴奋了一阵。可是,后来康妮发现他的那些作品冷漠空洞、缺乏生命力,不过是些空疏、矫作的文字的惨淡经营。在极度的空虚和压抑中,康妮就与来到拉格比庄园的丈夫的朋友蔑克利斯偷情。但蔑克利斯却是一个自私而粗野的家伙,他根本不顾及康妮的需要,只是一味地发泄自己,于是两人之间的私情没多久就告终结。
  毫无生机的工业区生活环境和守活寡的生活使得康妮变得日渐憔悴和消瘦。她身上的青春气息因为缺乏爱情而被孤独和苦闷日渐销蚀着。不久,康妮在她生活的矿区附近发现了一个自然乐园,这里阳光充沛,鸟语花香,远离喧嚣。她沐浴在自然的抚慰下,深深被这大自然中的万物和谐所感动。在一次林间的漫步中,她偶然窥见看林人梅勒斯在林中小屋前洗澡时赤裸的身体,她觉得那对她“是一种奇异的经验”,“那是一个纯洁的人的美。那不是美的物质,更不是美的肉体,而是一种光芒”。[2]康妮被压抑的性渴望被这健美而充满生命力的身体强烈地激活了。她再次去林园时便到梅勒斯的小屋借口小憩一会儿,主动与他攀谈。渐渐地,两颗同样孤寂、真诚而情感丰富的心灵情不自禁地靠近了。心灵与精神的交融使得这两个炽热而成熟的肉体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康妮从梅勒斯身上得到了她从前在蔑克利斯和克利福特那儿从未得到的温暖与活力,在梅勒斯的怀抱中康妮重新点燃了生命的火焰。
  总之,康妮背叛了她的丈夫,背叛了她的阶级制度,背叛了教化她的道德规范,成为了一个敢于追求爱情、追求个性解放的活生生的女人。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康妮便不知不觉地就成为劳伦斯笔下拒绝遵守世俗道德而又自私放荡的“妖妇”形象。
  三、小结
  综观中西文学作品,许多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实际上就是男性对女性的艺术想象。吉尔伯特和格巴也曾形象地指出:“男人的一支笔创造了女人,也禁闭了女人”。[3]我们从女权主义批评的立场出发,不能把潘金莲和康妮简单地看作男性作家笔下的“妖妇”,因为她们的命运都是不幸的,这不幸也体现了女性这一性别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悲哀。在男性掌握着控制权和话语权的时代,他们支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女性则一直处于被支配被压抑的无声地带。她们要么克制自己的个性追求,遵守社会道德原则,卑微而悲惨地活着;要么为了追求自我价值挑战当时的社会权威,最后被封建传统的道德例律勒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构建着和谐、统一的两性关系。一个平衡发展的两性关系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最终会得以实现的。
  注释:
  [1]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2]邢建昌.《残酷的朝圣之旅》——重读劳伦斯《查莱斯夫人的情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8.
  [3]格巴·吉尔伯特(1979). 阁楼里的疯女人:女作家和 19 世纪文学想象[M].耶鲁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潘知常.水浒传》人物说[M].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李军.男权主义的试金石——对《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边缘性阅读[J].华夏文化论坛( 第三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岩冰(1999). 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
  [5]特雷·伊格尔顿(2007).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潘金莲虽然对外表现的是飞扬跋扈、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内心并非如此。笔者将其与林黛玉对比,并非认为她和林黛玉一样柔弱,柔弱其实也是林黛玉对外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性格特征,而是要从她们家庭、生存环境和自我认知的角度着手,来分析其内在性格的相似处。  关键词:潘金莲;林黛玉;内在性格  作者简介:朱熙钰(1994.8-),女,汉族,江西吉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李冉(1990.8-),女,汉族,内蒙古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人物方向。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在当今画坛的女画家中,魏恕教授始终静心追寻着自己的绘画风格,不追潮流,不求怪异,只为表达内心的澎湃与波澜。正所谓画如其人,在与魏恕教授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她的温柔、
作者简介:岳林修斯,原名高方圆,皖籍合肥人,最是诗词曲大家的仰慕者,自由创作者,诗人;擅长古体诗,尤其七古,从事十年的创作,特别专注于诗词曲的研究,成诗已达千余篇。  锦瑟华年如梦里,谁自弦歌笑答迟?  不明方寸先已乱,独暗忆对阳关辞。  寸寸柔肠知谁谓?声声犹记是何事?  暖日蓝田玉生起,却化尘烟难寻时。  冷月花魂堪断后,还泪漫言情也死;  如此潇湘妃子何?秋窗风雨只谁诗?  蕙些兰骚成会意,
摘 要:美国小说《冷山》和中国戏曲《五典坡》中所塑造的都是为了爱而苦守等候的独立女性形象——艾达与王宝钏。通过《冷山》与《五典坡》多方面的对比,揭示出中西文化差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两部作品所呈现两性之爱的坚贞、忠诚的普世价值观,是超越了民族、种族与国界的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  关键词:爱情;艾达;王宝钏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摘 要:中国有名的园林很多,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而游览各地名胜,仍为小说构建的“大观园”倾倒。《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个现实中难以复制,曹雪芹记忆中再创造的,文人心灵休憩的梦中园林。笔者以《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初探大观园的游览顺序为线索,浅析园林风格与主人公性格的相互映照。  关键词:大观园;园林艺术;宝玉  作者简介:孔雨瑶,女,汉族,新疆籍,新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符号学视角下陶瓷文化景观汉英翻译研究”(编号:14WX210)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符号学视角下的陶瓷文化景观翻译要求译者从陶瓷文化传播的翻译目的出发,解读陶瓷文化景观中的文化符号,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生产出符合西方读者接受能力和语言习惯的译文。  关键词:符号学;陶瓷文化景观;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子不语》一书,近二十篇涉及与“龙”有关的内容。该书不仅从外形特征、本领能力、性格特点三方面塑造了作为图腾动物的龙兽形象,而且记载了龙女归宁、龙人报恩等龙仙故事,极具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子不语》;龙形象;文学意义;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李爽(1994.8-),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童年的记忆里  您坐在椅子上戴着金丝框眼镜  用黑色木把的水果刀削着金帅苹果  果皮的宽窄厚薄那叫一个均匀  一口咬下去  金黄脆甜的苹果带着香烟的味道  那种美味无以言表  村西头儿的玉米地里  您在收割玉米秸  我坐在地里仰望空中的纸风筝  手里抱着您在雹泉集上買的红色金鱼水壶  心里乐的开了花  清明时节  您用从北山精挑细选的柳条做成哨子  一个个分给儿时的玩伴  响亮又美观  每天上下学
摘 要:刘慈欣是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近几年他的《三体》三部曲系列被翻译成英文版风靡海外,《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了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的同时,还入围2017年的雨果奖,《三体3:死神永生》在海外广受读者好评,译者刘宇昆功不可没。本文通过研究译者对《三体3:死神永生》中虚构词汇的翻译以期为科幻小说中虚构词的英译提供参考意见,加快我国科幻小说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三体3:死神永生
春风里,您透彻着海一般的阔达与安详;阳光中您与阳光一道灿烂阳光;那北大荒几十年狂烈翻滚的风沙,吹皱了您那本如凝脂般的白皙与娇嫩;却难以征服您那柔情的目光和比男性还要强悍、艰韧的情怀!三十七年前那个马踏霜月的夜晚,像一只从巢穴中掏走的小鸟,带着母亲的体温,在那个宛如长龙的钢铁巨兽的轰鸣、吼叫声中,在好奇与陌生的引领下,您从胶東半岛的肥沃与丰厚中走进了,北大荒这片冰冷和坚硬覆盖着的洪荒世界。在以后的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