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营销的“庐山真面目”

来源 :广告主·市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营销元年”的呼声,又一次响彻了营销界。尽管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被这么定义一番,但今年还是有明显不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亿!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移动互联网与产业链之间,特别是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囧状”—— 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拼命推广资源,而广告主却死活听不懂“移动营销”。
  在我看来,这种沟通障碍的根子在于广告公司偏重于强调“营销”,忽视了“移动”的重要性,更没想明白移动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颠覆性影响。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到了2014、2015甚至2016年,移动互联网也许依然仍是“营销元年”。
  我认为,想要做好移动营销,首先要跳出“营销”,深入理解和抓住三个关键词——“连接”、“商业模式”和“屏”。
  首先是“连接”。Facebook的成功,在于做好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谷歌、百度的成功,在于做好了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亚马逊、淘宝的成功,在于做好了人与商品的连接。而移动互联网的神奇之处,正是它激活了PC互联网传统上的时空限制,可让人随时随地在线,让“碎片时间”焕发了活力(比如等公交的闲暇,可以通过手机订购千里之外的商品)。同时,它利用APP等方式,将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信息的连接等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无缝整合,并发展出第四种连接——人与服务(典型如大众点评、丁丁优惠)。
  这种无缝连接以个人为中心,不但加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全面冲击甚至颠覆了媒体和广告主的商业模式。
  以PC互联网为例,传统上就是三大盈利模式:以门户、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广告模式,侧重曝光和转化;以游戏为代表的道具、点卡、植入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利差和佣金模式。三者泾渭分明。但移动互联网通过APP、社区等方式,使得三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同时通过地图、LBS、电子优惠券等方式,将本地化服务引入到消费者工作和生活之中(如O2O模式)。
  但必须强调的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媒介资源是高度碎片化的。这让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不得不更强调目的和整合。比如哪些是贯穿全年的品牌活动,哪些是终端促销活动,哪些媒体有利于消费者关注度、美誉度维护,哪些媒体是品牌曝光,哪些方式是引流量、哪些方式是线上线下互动,从而实现各种媒体的不同搭配。
  因此,对于广告主而言,“移动营销”的资源是什么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全盘计划中,移动互联网应占的位置——是强调连接人、商品、信息还是服务?才能进一步选择是会员社区、微博微信、电子优惠劵等新兴方式,并与其它传统媒体投放无缝整合。而这些,与广告主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也会重塑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
  但移动互联网有自己的局限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屏”的限制。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屏幕大小不同,给消费者的体验也截然不同。以电子商务为例,在PC端消费者往往会货比多家,最后才下定购买决心。但在手机端,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比起PC有天然的缺陷,但也有好处——成交转化率高,因为手机端购物的消费者受屏幕限制,能货比三家就是极限了,更多的靠对品牌商的感觉与信任。
  因此,与其说“移动营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需要加强对广告主和消费者的教育,倒不如说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目前这个阶段,“移动营销”必须要从“移动”、“连接”的优势出发,从“商业模式“的高度着眼,从“屏”的特点入手,在广告主的商业模式和战略策略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而不是像传统广告公司那样推资源。
  毕竟,“移动营销”本身是碎片化的,必须服从广告主的“个性化”。只有回到这个原点,才能告别该领域“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的“囧状”,才能让“元年”真正成为“元年”。
其他文献
内容营销方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有创意,尤其是与视频结合后。毕竟,借助影像的方式,更容易讲述具有传播力的故事。与贴片广告、品牌冠名、品牌植入等形式相比,品牌定制节目的可控性更强,故事或是情景与品牌的结合更柔性。运用巧妙,传播的效果往往能出人意表。  视频内容营销全面爆发  借助视频内容营销的方式,上海通用去年推出新款SUV Encore昂科拉时大有收获。在爱奇艺推出《说走就走!我们爱旅行》大
期刊
全国首发,引领电视节目新风尚  由中国茶领军企业龙润茶冠名的《中国灯谜大会》以“猜灯谜、迎新春、中大奖”为核心,集文化性、益智性、趣味性等为一体,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旨在提高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层次和内容深度,引领电视节目新风尚。  在当前众多文化类节目中,《中国灯谜大会》首次以“灯谜”为载体,注重“灯谜”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据了解,云南卫视在半年前就开始创意策划《中国灯谜大会
期刊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内容。对于视频行业来说,内容一直是吸引用户的重中之重,是视频网站的黄金资源。一方面,枕戈待旦拼抢优质的视频内容;另一方面,转向差异化思维,积极开辟第二战场,视频用户的数量即将超过5亿,针对网络观众的特点制作内容不是大有可为吗?  视频网站的自制内容由于新媒体属性的存在而迥异于传统电视的自制内容。发轫于UGC(用户自制内容),经过微电影的狂热,视频网站自制内容正呈现出更加规范化、体
期刊
几乎没有人会质疑电视、PC、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三足鼎立的多屏局面已初步形成。  在互联网能够到达的地方,已经极少有人只在一块屏幕上观看视频。可以预见,未来屏与屏之间的差异,仅在使用时间、场所、尺寸之间有所差别,屏幕间的交互将变得更加简单多样,多屏投放也会成为广告主视频战略的基本原则。  从网台联动到网台互动  仅在两年前,“网台联动”的内容其实只有热播电视剧的双平台播放。视频网站在逐渐
期刊
你一定听说过大数据,但你不一定知道大数据的真正价值。  大数据正成为企业新的经济资产,但大数据的价值并不仅在于其体量的巨大,更是由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可分析、可监测、可计算性。在大数据背景下,网民的浏览痕迹能够被追踪、分析,企业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企业的营销提供咨询、策略、投放等营销服务,这就是大数据营销。  虽然很多人都在讲大数据,但在国内互联网中,目前为止有能力构建大数据平台的企业
期刊
随着多屏趋势的演进,广告主对于视频营销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单一屏幕的投放已经无法对消费者进行立体覆盖。很多品牌尝试打通不同屏幕之间的联系,进行更精准、更多样化的投放,构建更大的传播平台。  “传统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受众人群基数,但到达的有效人群不确定,而新媒体在有效人群的到达上更加精准。”拉芳集团副总裁吴景璇说。在广告混投方面,拉芳做过很多尝试。它曾长期冠名安徽卫视的某电视剧剧场,当其中的热门剧在爱
期刊
编者按  盛世(深圳)整合传播机构是由盛世传播、昊业传播、青苹果传播、昊和传播、天使传播、明星传播等多家媒介专业代理公司组成的一家总部设于深圳的整合传播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整合全国媒体资源,以地方电视台为重心的综合性集团式媒介整合传播机构。至今已为上百家企业代理发布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户外等传统媒体和非传统媒体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盛世整合传播机构代理发布境内外几十家电视台广告,同时和百
期刊
网络视频自诞生以来就经历了各种残酷的“战争”——用户战、版权战、自制剧之战、排名战到如今的并购战,曾经许多视频行业明星,都已经陆续退出舞台,这个行业进入了强者竞争的“寡头时代”。经过八年发展,视频网站等到了视频大发展的春天,但同时也迎来了更为残酷的竞争,领军者优势和发展方向在哪里?它们将走向何方?  行业整合持续加剧  纵观网络视频的发展史,视频网站数量从鼎盛时期的3000余家,到目前只剩几十家,
期刊
8月25日,红豆集团与辽宁卫视、中外名人强强联手推出国内首个大型服饰文化真人秀节目——“《红豆·中国魅力》电视节目启动仪式”暨“中国服饰文化新浪潮圆桌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据悉,大型季播节目《红豆·中国魅力》是中国原创首档大型时尚文化节目,它将全新的中国形象代言人与中国服饰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打造“中国服装形象代言人”,致力于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文化,展示中国魅力。  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表
期刊
深圳卫视地处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拥有毗邻港澳台的独特区域优势,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卫视之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频道3月全新改版,强势推出极具原创力和竞争力的“晚间920”自办栏目带,其中《年代秀》、《男左女右》、《夜问》、《大旅行家》等一系列泛综艺栏目,平均收视挺进全国前五,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深圳卫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卫视频道之一,它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拥有众多忠实粉丝的晚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