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幼儿持续探究的指导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园大力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在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究,但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对一个主题活动热情延续并不长,在把玩一阵子之后。大部分幼儿放弃了探索,转向别的游戏或玩具:如何延续幼儿持续探究一个主题活动的兴趣,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为了能解决此问题,我们决定以中大班幼儿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探究性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出如何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延续幼儿持续探究的有效指导策略。下面我们就以大班探究性主题活动案例《石头也疯狂》为载体。谈谈我们对幼儿持续探究的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一、保护好奇心,点燃持续探索的火花
  
  我们在一日活动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索活动中。
  案例:保育员阿姨把岑岑带到我身边,生气地说:“何老师,岑岑爬上桌子,去博古架上搬木化石。要是摔下来怎么得了!”岑岑低下头为自己辩解:“我只是想看看木化石里面的木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下面看不到。”原来是这样。
  在主题活动——石头展览会上,我们与幼儿共同搜集了许多石头制品和工艺品,这其中当属奕杨小朋友带来的木化石最为珍贵。经过岁月的沉淀,木头已和玉石浑然一体,从玉石外清晰可见木头的纹理,孩子们对木化石兴趣很高,在听奕杨妈妈讲解过程中鸦雀无声。但由于木化石价格不菲,讲解完之后,我们将它置于较高的博古架上供幼儿欣赏,却忘了架子与孩子的身高悬殊较大,不便于孩子进一步观察与探究。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致电奕杨家长征得他们的同意,将木化石放在窗台边。并请保育员阿姨帮忙老师一同维持秩序,让所有的孩子在不损坏木化石的前提下,都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这块神秘的石头。每次课后总有一群孩子围着木化石叽叽喳喳讨论不休。“你看这个地方的木头有个小洞,是蛀虫蛀的吗?”“化石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形成?”“我见过恐龙化石,和木化石有些不一样呢?”……对于“化石”的探究正悄悄酝酿形成。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幼儿探索、创造的源泉,没有兴趣,幼儿产生不了好奇心,更谈不上主动探索学习了。《纲要》科学领域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岑岑的“危险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指示信号,它告诉我们,幼儿在探索中光“听”是不够的,他需要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触摸新事物。这样他才能有自己的体验和反应。才能从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引发思考,激起探究欲望。案例中孩子们那一连串的问题是在与木化石亲密接触后才进发的,如果木化石一直高高在上,如果岑岑不爬上桌子,也许我们就在无意识中熄灭了幼儿心中的那簇探索的火花。
  
  二、“等待”与“点拨”,推动持续探索的深入
  
  “等待”与“点拨”,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方式。教师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是推动幼儿深入持续探索的必要手段,
  案例:下午3:00大活动室 制作奇石盆景活动
  场景一:元元小朋友要将两块石头粘在一起,她尝试用了白乳胶、万能胶、透明胶等来粘。都以失败告终,她转身喊:“老师,我不会!”老师问她:“所有胶都试过了吗?”元元说:“还有泡沫胶没有用过,但肯定也粘不住。”“试试看,试完后还是不行再来找老师。”元元改用泡沫胶粘石头,粘完后还给石头刷颜料,这样又盖住泡沫胶的颜色,终于成功了。
  场景二:睿睿手里拿着几块石头,反复翻看,眼神一片茫然,老师问“睿睿,想出要做什么吗?”睿睿摇摇头。“你去看看石头盆景画册,还可以到讲台上看看老师的奇石盆景,模仿着做一个,好吗?”“好的!”睿睿高兴地开始他的创作。
  场景一中元元在尝试了许多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于是放弃了继续探索的勇气,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她方法,而是鼓励她继续探索,最终她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那种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而场景二中睿睿能力较弱。想要独立完成一个活动过程有一定困难,教师则让他从模仿做起,积累经验,激发他的探索热情。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技能上或是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的难题,这都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
  案例:上午9:40班级活动室 科学活动《称一称》
  在称一称石头重量的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利用自制的天平,找一找什么样的石头一样重,并为活动做好记录。活动近尾声,大家都在收拾整理,我发现雨宏还在寻找相同重量的石头,这块不行,又换一块还不行……我没有着急催促她收拾,只在默默观察她的举动,同桌的阿杰要帮她,她没有拒绝,可阿杰试了三次也没有成功。一直目不转睛注视阿杰操作过程的她突然眼睛一亮,她抢过阿杰手里的石头,屏住呼吸轻轻把石头放在天平上。一边是大石头,另一边是三块小石头,天平平衡了,雨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等待”是一种特殊的介入,在“等待”中,既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又更显示出教师对幼儿能力的信任。从上面的案例记录可以看到,当雨宏沉浸在思索的过程中时,她可能会暂时没有明显的行为表现,这时做为老师“等待”比“帮助”更可贵。
  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采用“等待”、“点拨”等介入方法,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感到成功的滋味,也只有感受了成功才能唤起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三、借助表格记录,促进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再验证再发现
  
  观察记录是探究活动(特别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借助表格真实记录活动的各种现象结果,便于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过程,能促进幼儿对探索过程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萌发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幼儿在探索后会乐于拿着记录表与同伴交流结果,在交流中一经发现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便会产生争论,有了争论就会相应地产生再次实践验证的动力。
  1 这是幼儿在探索吸铁石吸附能力的记录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对吸铁石吸附物体属性的判断已经很准确。活动后幼儿借助记录表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吸铁石是石头吗?为什么和平常的石头不一样”幼儿发现的新知识体验是:有的东西看起来像铁但不是铁,有的叫做铝,吸铁石不能吸附铝。
  2 这是幼儿在区分泥土和石头实验过程后的记录表。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活动后他们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互相交流,“为什么我把小石头放进水里。水也变浑浊了呢?”“回家我也要把泥土和石头放在火里烧,看看有什么发现”……幼儿通过交流记录表,发现了许多新问题。进而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验证、再发现,并且从图表中不难看出幼儿探索的方法呈多元化,探索的热情也相当高涨。
  
  四、及时评价,强化幼儿的持续探究欲望。   
  评价是科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幼儿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话时,都无一例外地笑逐颜开,但教师的评价仅仅是为了增添幼儿所谓的成功的喜悦吗?其实,评价的目的远不止于此。我认为,在探究性主题活动中,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评价是为了支持幼儿更深入探索的需要。思维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在此过程中推动幼儿的思维进程,强化他的探究欲望,这才是有价值的评价。就如下面片断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案例:科学活动《泥土和石头》中,幼儿正动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区分泥土和石头,突然“砰砰砰……”一连串刺耳的敲击声吸引了在的目光,“国国你在干什么?”老师走过去问,“我在区分泥土和石头啊,用大石头一敲,是泥土就扁了,不是泥土的小石头是砸不扁的。”他得意地回答。“可是你敲击的声音太大了,影响了别组的小朋友。”老师说:“这样吧,如果你想继续在教室里实验就要考虑换个方法,如果不愿意换个方法就到活动室继续探索。你觉得呢?”国国想了想选择去了活动室。
  其次,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和行为能力,教师的评价应当如实地体现出这些差异。如在下面片段中对记录表的评价,教师能针对每张表格的优势展开评价,引发幼儿的讨论和思考,并让幼儿从中学到可为自己所用的方法。这才是评价的关键所在。
  案例:科学活动《泥土和石头》结束,老师和全班幼儿对记录探索过程的表格进行评价,晗涵的记录表被评为“最清晰的记录表”,她虽然也采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可她在每幅图的边上配上数字,让我们了解整个流程顺序。奕杨的记录表被评为“详细的记录表”,他用的是图式加文字的记录方法。小萱的记录表是“最佳方法记录表”,她采用的区分方法能很快区分泥土和石头,但没有标注顺序,看起来有些费劲……孩子们听得饶有兴致,最后老师说:“这几种记录方式都很好,让人一看就明白刚才你的实验过程,你喜欢哪种记录方式?下次在记录时也可以学习记录。”
  
  五、开设区角,提供自由探索的条件,延续幼儿探究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重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提供有利的支持。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的物质环境,充裕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是孩子们自由操作、持续探究的重要保证。鉴于这一点,我们在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将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与区角活动有机结合。使幼儿与主题活动环境、区角活动形成三维互动,使幼儿在没有压力和框架的状态下,随时随地直接操作,自由进行持续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石头也疯狂》中,石头已深入班级的各个区角中,美工区里有用石头作画,建构区里有用石头玩叠叠乐,科学区里有各种矿石和孩子们超级兴趣的打火石,另外班级还有一条用石头铺的小路,每个孩子都喜欢光脚在上面走走踩踩,既有趣又达到健身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区角中,孩子自由探索,轻松创意,每次分组活动孩子们就分散在各区角中,平时爱玩的玩具和游戏此刻都被打入冷宫。各类石头成了他们的新宠,在游戏中他们发现问题:“打火石碰撞后会有一股味道,那是什么味道?”“为什么有的石头有尖角,有的石头是圆溜溜的?”……
  幼儿在轻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面对如此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刺激,就会集中精力毫无顾虑的持续探索。幼儿心底的意图、潜在的创造力才能充分地发挥与展现,他才能体验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和成功者。那份自豪和满足是不言而喻的,这对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持续探究、创新精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石头也疯狂》主题活动,虽看似简单却深受幼儿的喜爱,且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我们懂得了:探索性主题活动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求老师关注知识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动手。探究解决问题,才会获取有意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要在活动中使幼儿有持续探究的热情,有乐于学习的态度。有积极的体验,这才是衡量学习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为了让幼儿理解“摩擦力”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园开展了“哪个跑道更快”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把小汽车放在不同材质的路面上(砂纸、硬纸板、瓦楞纸、塑料板、绒布等制成的路面)滑行,感受小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速度差异。最后根据小汽车停留的位置做相应记录,体验摩擦力的大小。  【案例描述一】欣欣先摆出砂纸制成的路面。让小汽车从滑道中滑下。小汽车沿着砂纸路面滑行了一段,停下来了。随后她
有段时间,我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反映教师给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太少,教师则抱怨这是由于幼儿园场地太小,而作为管理者,我又有点埋怨教师安排户外活动不够主动灵活。我想,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幼儿园的管理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与教师一起分析设计。将户外活动的开展与季节特点结合起来,提出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自主流程。即通过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统筹协调时间、空间、人员等关键因素,使幼儿和教师都能成为户外
风花雪月,流年四季,那颗有梦想的初心始终不变,就这样坚持不懈地追求着,你追梦的样子,很美。  初遇·燃梦  五岁那年,我在电视上看到舞者们穿着华丽的舞裙,在璀璨的灯光下翩翩起舞。那时我一心羡慕,便闹着妈妈也让我去学舞蹈,妈妈当时告诉我,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我点头答应着,从此,我穿上了那条粉红舞裙。  那一年,我与舞初遇,我决心要不懈追梦,让它伴随我一起成长。  再识·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作为古城苏州的新城开发而整体规划的 自园区的建设以来,其建设成就一直作为国内的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标志而存在,成为最具当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新洲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1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选址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的社区中心,毗邻社区中心公园,地势开阔平坦,占地约7000平方米。  设计师在接手项目之初综合分析了用地条件以后,试图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将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发
在早期阅读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思索着这样的问题:在阅读活动中怎样让幼儿体验各种情绪?怎样让图书像火种一样激发幼儿探索世界的欲望?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还能收获什么?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能为今后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围绕儿歌《小蜡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片段一:引发动机  为了引发幼儿对蜡烛的关注,教师将自己家停电的情景拍摄成录像请幼儿观看。播放前教师提醒幼儿:看一下老师
他拿起泡泡手柄,对准轻呼出一口气,我的眼眸中映出琉璃般五色交辉的泡泡……  ——题记  夏日的午后,太阳如刚吃饱喝足的小孩子,懒洋洋地卧在空中。白云闲闲地躺在它的身旁,為人们敛去些许阳光。我半捂着眼,从指缝间探出目光——这天可真热。我瞥见墙角那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心中微动,那瓶罐中的泡泡水是时候拿出来“晾一晾”了。  我喊上爷爷,一同到了后山。我找了一处平坦的石面,将那些瓶瓶罐罐小心翼翼地摆放开来,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中学龙韵文学社  濮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85年,是濮阳市历史最悠久的三所学校之一,35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龙韵文学社成立于2012年,帝都龙乡,濮水流韵,故曰龙韵。文学社以“繁荣校园文化,丰富课余生活”为宗旨,以“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读写能力,培育文学新苗”为目的,积极探讨写作方面的规律,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贡献力量。  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
《巧用颜色标记》  顾小梅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分左右,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左手拇指上涂上颜色标记,再在右手拇指上涂上其他颜色标记,然后,我和幼儿一起做“指一指”游戏,即请幼儿根据我的口令用左手或右手指一指××物体。比如,高举左手指一指天花板,伸出右手指一指钢琴。由于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做辅助,幼儿基本上都能正确地区分出左右。    神奇的七色花  李红霞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
中国实在是一个诗意的国度。中国的诗意文化不急不徐地酿造了五千余年,直到今天,风韵依旧不减。生于诗歌,长于文墨,对此,我感到很幸运。  世人眼里的浅黄绿色,中国古人在其中看见了秋天疏疏的山林,绿色已不那么鲜润,染上了些微淡黄,满身是秋露的薄荷味道。人们唤它秋香色,这色彩一下子就优美起来,唇齿间尽是风情。  来自千年前桌案上的一只精巧的杯盏,温润透明,似玉非玉,浅蓝又带着月白的光泽,唤作雨过天青色。若
过河  沈紫霞    今天的我对体育游戏“身体总动员”作了一些改变,要求孩子们尽量想出和同伴不同的方法通过铁丝网和小河。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玩得也很投入。他们的大胆尝试使这个游戏比以前生动多了。在过铁丝网时,孩子们用各种姿态的爬法顺利地通过了,过小河时他们更是各显神通,有模仿游泳的。有根据自己能力选择立定跳远或跨跳的……轮到绿囡了。只见她紧张地站在河边,眼看着同伴们都已过了河,在对岸向她招手,绿囡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