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境修复的闽江湿地生态设计策略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失衡也越来越严重,当前对于生境环境的修复已经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从湿地生境修复、湿地生物修复、湿地生态格局修复、湿地文化塑造修复四个方面提出闽江湿地生境修复设计策略,从而构建自然与城市、城市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关键词:生态修复理念;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生态系统平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闽江学院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基于生境修复的闽江湿地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成果。
  福建闽江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北部,是当前国家重点的海洋以及海岸类型的保护区域。随着流域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当前的湿地环境中,其本身的功能开始逐渐衰退,出现各种问题。作为福州城市生态前沿的重要节点,闽江湿地生境修复已然成为研究热点。
  一、闽江湿地现状特点与问题
  (一)现状特点
  闽江湿地西起福州侯官,东至长乐梅花镇。地理坐标为118°08′~120°31′E,25°15′~26°29N[1],在南亚热带以及中亚热带区域之间,年均温度舒适暖和。
  闽江湿地地处淡水与咸水、热带和亚热带的交接地,因此该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湿地保护区是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也是闽江流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湿地[2]。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湿地中,有种类多样的生物以及美丽奇特的景色。该区域同时是我国候鸟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是这些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
  在保护区域中,河口浅滩占据了整个湿地的大部分面积。这个区域是闽江河流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长期淤积而形成的。闽江湿地的滩涂是鸟类的主要栖息、繁殖、越冬地和迁徙地又是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重要的维护价值。
  (二)现状问题
  1.湿地面积减少
  闽江湿地位于闽江流域下游,闽江入海口处。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城市湿地的占用和城市湿地用途的改变,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功能出现退化。据不完全統计,从1986年到2002年,闽江湿地总面积减少了9564.36hm2[3]。2006年福州市政府通过了《闽江河口湿地概念性保护规划》,提供了闽江湿地保护的相关依据;2007年,福建省政府也通过了《关于申报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同意福州市新建闽江湿地保护区。但从2002年至2020年,受到采沙、滩涂围垦、建设占地等因素影响,闽江湿地依然在减少,大量原生湿地流失,生态受到破坏,湿地干旱迹象加剧。湿地面积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整个湿地的生态功能,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生长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湿地水资源匮乏和污染
  由于圈圩养殖,泥沙淤积情况复杂,闽江地区的蓄水能力以及水质的指标降低,影响到其防水、供水、生态等作用的正常发挥[4]。对于这样的湿地保护区来说,保护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恢复闽江湿地的蓄水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退圩还地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生态廊道也比较缺乏,这就很容易使得整个湿地公园变成一个孤立的岛屿,最终使其生态功能进一步削弱。
  3.湿地珍稀动植物减少
  保护区周围有大量社区及新兴开发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使得原有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随着水流,污染逐步蔓延到保护区之中,濒危生物也开始受到一定的威胁,导致闽江湿地地区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生态不断恶化。
  4.湿地外来物种侵入
  入侵闽江湿地的外来物种主要是互花米草。1979年,作为固堤造陆的最佳植物引入罗源湾的互花米草,近几年扩散到闽江河口,成为当地最为优势的植物群落,使芦苇、咸草等植被只能退缩到堤坝周围。同时,伴随水域污染,外来微生物也逐步侵入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基于生境修复理念的设计思路
  基于生境修复理念,我们可以在退湖时,加强湖坝的建设,保护和维护这些湖坝。我们可以优化当前的湖泊形状,对湖泊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在实施之前,要根据有关部门的指导对其进行监测与保护,再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改善,增强其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根据流域内各节点的具体情况,制定设计各种湿地栖息地,从而恢复和培育被破坏的原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整个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发展。由于保护区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并不相同,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出不同的保护项目,使得整个湿地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三、基于生境修复理念的设计策略
  (一)闽江湿地生境修复
  1.湿地基底修复
  为了防止整个海岸被侵蚀并使其和其他的保护区形成连通,要使用工程措施保护基地的生态和湿地的面积,科学重建生态湿地的地形地貌。
  2.湿地水文修复
  第一,主要是通过对河道所连接的鱼塘进行疏浚,除去保护区中的淤泥和藻类,并通过水库引入新水源,提高整个保护区内部的连通以及净化效果。
  第二,在保护区中增加可以对水体进行净化的植物。通过补种能在当地吸收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生植被,有效改善水生环境,引导水生动植物群落良性生长。
  第三,对于淡水的生态恢复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调节生态环境和保证湿地面积,保证整个湿地的完整性,实现污水的自然净化。
  3.闽江湿地土壤修复
  对于闽江湿地土壤的修复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污染防治和修复手段。主要针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分析,分析其生态环境结构,对其生态系统进行再建设,采用生态集成技术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对其进行适用性技术研究和修复。
  (二)闽江湿地生物修复
  1.湿地植物多样性修复   对于植物的种植需要因地制宜。要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种植,以减少整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还可以选择一些抗逆能力、自然演替能力强的植物,以促进整个生态的恢复,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将适宜的植物种植在保护区中,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改善生态群落,在当前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进。进行生态堤防设计,增强其自净能力。建立生态绿色长廊,形成闽江湿地整体绿化体系。
  2.湿地微生物群落修复
  对河流浅滩等地区的恢复,既可以满足当地保护区不同种类的需求,还可以恢复当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5]。再通过培养植物以及一些微生物,就可以使得整个地区的污染降低。这样的湿地修复技术有助于实现改善城市流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特征的双重目标,从而实现湿地微生物群落的自然净化。
  (三)闽江湿地生态格局修复
  景观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必须是微观的,景观规划则不是,它必须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设计中应遵循环境的生态和经济原则[6]。在整个系统中,可以对微生物以及生产物进行设计与创造,保持整个环境中生态系统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
  (四)闽江湿地文化塑造修复
  修复整个闽江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对闽江湿地的文化进行塑造和修复。
  首先,游憩功能是整个公园经济建设的基础,主题公园以及风景公园都是如此。要采用生态经济的手段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多元分析加强其游憩功能。
  其次,要设立科普区。科普区主要利用科普館、湿地植被展示等,向公众宣传介绍湿地等相关常识,加强对湿地保护的宣传。
  再次,我们还需要遵循对该区域干扰最小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湿地本身的植被以及地形等,保证整个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以及功能,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系统的效益,最终确保湿地保护系统能够持续发展下去[7]。
  最后,在湿地保护区中还需要设置度假旅游区域,这些区域不能影响到湿地保护区的效益。适当对该区域进行开发,可以给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四、结语
  为了落实生境修复的各项策略,必须有效配置资源,完善法律法规等相关配套设施。实施闽江绿色生态改善总体规划,必须开展多学科协作,以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再现闽江湿地的自然风貌,实现闽江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8]。
  对于公众而言,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宣传,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和整个地区的人民素质,减少对湿地的人为性破坏[9]。有必要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基本国情协调湿地公园的基础建设,动员全民参与湿地保护和修复行动,以落实闽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这就是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一个重要步骤,也同样是一次非常积极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张东水,兰樟仁,陈亨霖.遥感和GIS支持下景观最佳观察尺度选择[C]//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福州:中国地理学会,2004:70.
  [2]蔡海洋,葛宏力,方妙真,等.闽江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5):89-93.
  [3]艾金泉,方伟城,陈丽娟.闽江河口湿地生态退化现状与保护对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3):37-41.
  [4]杨小秋,冯爱国,胡永春,等.宝应县运西地区省管湖泊退圩还湖工程的思考[J].治淮,2018(10):53-55.
  [5][7]李勇.湿地的生境修复及景观规划设计:以潍坊市白浪河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1(8):17-20.
  [6]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城市园林的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6(3):96-97.
  [8]卢萍.浅谈滁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J].安徽农学通报,2019(16):72-73.
  [9]张馨文,臧德奎,郑曦.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规划方法探讨:以山东莱州湾金仓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10-615.
  作者单位:
  闽江学院海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的研究,研究社会系统重要原则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机遇与考验,需要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对当前乡村振兴的道路方法进行引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纳兰村乡村振兴改造项目为例,结合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社会系统;乡村振兴;村落改造  一、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由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摘 要: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装饰材料的作用往往是不能忽视的。在对造型、质感、色彩进行组合时,可以通过装饰材料来进行室内空间环境的展示。装饰材料具有质感美、色彩美和性能美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地区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装饰材料通常也蕴含不同的文化。通过对装饰材料特性与其组合方式的探讨,研究如何将装饰材料运用进商业空间设计中。  关键词:质感;隐喻性;装饰材料;商业空间  设计师可以通过装饰材料来体现设计物
摘 要: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在现代城市艺术设计中的有效融入体现出了独特的效果。植入人文精神,需要寻求相应的合理形式,使人文精神的影响力更强,确保其和城市艺术设计的融合效果良好。因此,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在城市艺术设计中最大化的价值,需要综合分析并探讨合理的人文精神植入方式,使城市艺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城市艺术设计;人文精神;城市景观设计  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本身存在比较
摘 要:以城市更新进程中市井文化的“再生”为视角,对成都市近年来改造更新的特色文旅街区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其街头公共景观营造中对市井文化的演绎,以及通过公共艺术延续并升华市井文化的方法,总结出将市井文化植入街区公共艺术景观的应用策略,推动未来街区空间有机更新中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发展。  关键词:市井文化;公共艺术;城市更新  一、市井文化与公共艺术  市井文化是由街区场所中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
审查起诉阶段自行补充侦查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具有降低“案-件比”、完善检察职能的重要作用。但实践中,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却存在使用少、侦查措施不足、补查质量不高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好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的重要作用。从域外制度经验来看,侦查与补充侦查并非截然分开,补充侦查中具有检警配合密切并配备有专业辅助人员等显著特征。我国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的完善首先应明确补查范围,提高补充侦查数量,通过“检警”协作、配备专业辅助人员等措施,促进自行补充侦查的质效提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休闲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必须着手打造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合理规划其发展路径,促进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打造休闲文化特色小镇的价值意义,指出江西省休闲文化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以推进江西省休闲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休闲文化;特色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据21世纪初的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家庭结构正朝着小型化、核心化方向发展,空巢家庭逐渐增多,对养老的需求也有新的变化。社区养老是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使机构养老加入社区之中为老人提供多项服务,并结合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所具有的优势
摘 要: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城市景观规划,确保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质量。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作用,分析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探讨基于地域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