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的P波离散度观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P波离散度(Pd)变化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比67例甲亢者和67例体检人群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算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平均最长时限(平均Pmax),P波离散度(Pd)及两组间Pd≥40ms的比较。结果甲亢组P波离散度≥40ms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房颤动发生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波离散度(Pd)是预测甲亢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简易而独立的体表心电图观察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出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缺血性ST-T改变.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3导DCG机监测连续24h记录,同时记录24h活动情况.检出发生心肌缺血294例次,其中ST水
PQ段压低是绝大部分急性心包炎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之一[1],其意义与典型ST段偏移相同.当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出现的心包炎,则较少见到PQ段压低,且下壁AMI中PQ段压低的发生率和
<正> ISDN 的商用化和移动通信的普及,标志着只能利用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时代已经结束。智能网(IN)的导入使通信网能够及时增加或变更网路功能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282例共检出心律失常412例次,房性早搏最为多见(98.53%),其次是室性早搏(92.42%)、反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其脏器损害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心电图作为心脏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
临床常用心得安试验辅助鉴别非特异性ST-T改变是由心肌器质性病变引起,还是由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β受体高度敏感所致.口服心得安试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108例试验结果的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心电图诊断的内容复杂、理论抽象,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且它所占的教学时数又较少。怎样在较少的学时内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性强、抽
目的探讨对儿童功能性室性早搏是否应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的52倒功能性室性早搏患儿进行了5年的系统随访.根据忠儿是否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指超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雷电击亦属此范畴.临床上除表现在触电部位的局部损害,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
本文分析了在小同轴上扩容的3600路系统的经济性和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概括介绍系统的一般性能,着重阐述结合国情研制成功的系统的特点,并与荷兰飞利浦公司的3600路系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