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循环标志物与罪犯斑块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治疗以血运重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降脂治疗为核心,没有充分考虑冠状动脉罪犯斑块病理类型、斑块下微结构和全身生物学风险等因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标准治疗后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准治疗策略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表明,体循环标志物可以帮助判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并提高传统预后模型的准确性,有望成为识别斑块类型及实现早期风险分层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骨康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OP)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作用靶点、通路的异同.方法 首先通过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分别筛选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各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库得到OP相关的靶点;通过Venny 2.1分别筛选出君臣佐使-OP的交集靶点;然后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骨康方中君臣佐使-OP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分别对君臣佐使-OP的关键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并使用Venny 2.1对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养老居住意愿的选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养老政策和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居住意愿选择现状,采用卡方检验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1.26%的老年人倾向于与子女住在一起,46.46%的老年人选择独居,2.28%的老年人倾向于居住在养老机构.个体基本特征(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社会支持(子女数量、经济支持、照料支持、社区服务)和
心房心肌病(AC)是一种以心房重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密切,其引发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预防AC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可以选择抗凝药物、左心耳封堵术等方法.本文结合近期的相关文献,就AC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历史和定义、A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AC引发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以及预防AC导致缺血性卒中的方法等进行综述.
烟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新型烟草制品正逐步进入青少年视野.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而现代电子烟正是新型烟草制品的代表.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计划,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本文阐述了电子烟的结构、危害和国内外青少年对电子烟的使用现状,同时对影响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电子烟的管控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