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温度对裂缝的影响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1987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会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混凝土自身温度差异和混凝土外部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使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混凝土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早期
  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为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残余应力。
  2.2中期
  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2.3晚期
  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相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速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出现后要恢复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混凝土早期拆模,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比混凝土表面气温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出现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筋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筋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钢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为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達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缝的作用。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常常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筑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统一的,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钢筋质量的优劣是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从钢筋的采购、入库、出库、施工现场使用钢筋的监控、资料整理等方面提出了监控措施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筋质量;工程质量;监控措施     0.前言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钢筋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钢筋混
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等工程的建设之中,在工程结构里承担着重要角色,它的质量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息息相关,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普遍的
【摘 要】近些年来建筑与生态节能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正不断出现,很多设计师纷纷开始探索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建筑。  【关键词】生态节能;办公空间;技术措施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膨胀,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同时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在不停地变暖,夏季高温现象频繁出现,而传统办公楼所呈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近些年来建筑与生态节能技术相结
不论现场管理的水平如何,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工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表面裂缝;(2)表面破损;(3)表面颜色不均匀;(4)表面露筋。  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
【摘 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筑设计就必须要有创新,只有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才能不断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无论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工程设计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对民用建筑设计通病进行了分析、归纳和剖析,介绍了解决問题的一些经验、做法。  【关键词】建设;施工图;建筑   工程设计及建筑专业存在施工问题。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方面介绍斜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自防水和涂膜防水层的质量控制.
文章结合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经验,根据叠合施工原理,对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控制结构转换层整体施工质量效果的目的,以供业内相关技术人
文章对当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目标组织的控削;加强工民建施工中劳动力
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利益合理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因此,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
【摘 要】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是危险性高的行业,搞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随着建设监理制度的不断发展,监理责任范围在逐步扩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是密不可分的,理应进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