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和滤过性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APACG)周边虹膜切除(peripheral iridectomy,PI)和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手术前后眼前段结构参数的改变.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6~12月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连续性收集57例57只眼APACG患者,周边虹膜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范围≤6个钟点者行PI术,PAS范围>6个钟点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月行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AS-OCT)眼前段扫描.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rce,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 iris area,TISA)、房角隐窝面积(angle recess area,ARA)、前房宽度(anterior chamber width,ACW)、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和晶状体矢高(crystalline lens rise,CLR).结果 两组间的平均年龄(t=-0.176,P=0.862)和性别(P=0.39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及术后周边虹膜切除术组的TISA和ARA均明显大于小梁切除术组(P=0.013~0.049).周边虹膜切除术组术后AOD、TISA、ARA及ACV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0.044),ACD、ACW及CLR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102~0.609).小梁切除术组术后除ACV较术前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外(P<0.001),余参数手术前后无变化(P=0.056~0.585).结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增加APACG眼的ACV,但ACD和CLR无明显改变.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APACG眼房角参数改善,但小梁切除术对房角参数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RGPCL配戴前后,全眼球和角膜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与瞳孔中心位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21例志愿者(42眼),平均年龄(26.7±4.1)岁,平均屈光度(-3.59± 1.36)D,散光度(-0.67±0.24)D;用鹰视角膜地形图测量瞳孔中心相对于角膜中心的偏移量、瞳孔直径以及角膜像差,鹰视波前像差仪测量裸眼的全眼球像差.然后由同一名视光师给予验配美尼康RGPCL,
来稿经本刊采用后通知作者并要电子文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第一次清样由作者校对。请作者校对时不要对清样做较大改动,不要增加篇幅。不要改变或增减作者姓名及顺序,如必须改变须经作者单位加盖公章。校样要按时寄回编辑部,否则会影响您的稿件按期出刊。
期刊
目的 评价2.6mm与3.0mm两种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将69例(69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2.6mm与3.0mm两种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随机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性角膜散光的情况.结果 A组(3.0mm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
目的 探讨维生素A对结膜巩膜手术切口所致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兔结膜巩膜切口手术模型,随机分2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维生素A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未接受手术组.术后不同时间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手术区结膜组织学切片HE、PAS染色及印迹细胞学检测,并运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A、B组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少于C组(P<0.0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潜在致盲性疾病,近年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报道日渐增多,已不是罕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文中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生物学、临床表现、诊治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药物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药物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的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12例(14只眼)行激光虹膜成形术以开放房角、控制眼压,而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随访(3~12)月,观察房角、眼压、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激光虹膜成形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
青光眼作为目前全球第2位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视觉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切,近年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可导致小梁细胞的进行性丢失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在青光眼的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氧化应激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的倾斜和偏心及其对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和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取50例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只眼,30只眼随机植入AMO公司的球面IOLSensar AR40e,30只眼植入非球面IOLTecnisZA9003.术后3到4个月,检测患者在
近视是常见的眼部疾病,其形成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高度近视与遗传密切相关,笔者就高度近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展开综述,进一步阐述遗传因素对近视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由角膜缘切口取出眼内硅油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及该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 表面麻醉下,用20G巩膜穿刺刀从颞下和12点角膜缘做两个长约1 mm隧道穿刺孔 进入前房.灌注针头白颞下方角膜缘隧道切口插入前房进行灌注;20 G静脉穿刺套管经12点位角膜缘隧道切口插入前房,手动抽吸出全部硅油,再行气/液交换3次.回顾性分析接受该手术方法的硅油填充眼23只眼(无晶体眼19只眼,伴白内障5只眼).记录手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