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化时代下,大学生在学习阶段易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各类思潮涌现,各类思潮的传播方式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言传身教”,而是方式多样、内容混杂、传播速度快,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和正确世界观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消费主义的实质,进而分析其如何影响大学生,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媒体三方面找到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消费主义;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70-0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消费主义加重了大众情绪的扩散,泡沫的幻影持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其消费理念已经让人们沉迷于追求奢侈品牌的“购买欲”。这样的消费方式更多地被冠以“特立独行”和“新潮”的帽子。消费者渐渐开始看中商品的符号价值,并在无意识中影响消费者的决定,进而刺激消费欲望。尤其是年轻人极容易受到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下消费主义思潮传播的时代背景及其实质
  (一)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
  1.大学生正处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今天的大学生以95后为主,从小生活在电子产品充斥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手机的更新换代日益迅速,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的出现,使我们的消费更加便利。如今,我们处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着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其中有利有弊,使我们的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行为个性化。显然,大学生市场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消费状况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负翁”“月光族”“剁手党”等随着网络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团体。那么,在新的消费环境下,大学生的这些消费行为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是我们所要探寻的。
  2.大学生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改革对教育尤其是高校尤为重要,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上的支出逐渐增加,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高校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对高校的改革仍在继续。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是我们新的目标,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适应时代潮流,适应深化改革的进程。
  (二)新媒体时代下消费主义思潮的实质
  消费主义加速了大众媒体和时尚催化的增长,其消费理念已经让人们沉迷于追求奢侈品牌的“购买欲”。消费者渐渐开始看中商品的符号价值,并在无意识中影响消费者的决定,进而刺激消费欲望。
  消费思潮呈现为一种欠缺批判性思维的无度消费,鼓吹煽动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激起公众的购买欲望。正是消费主义思潮的这种运用语境,才导致了大众的消费不是停留在满足“物质所需”的层面,而是不停地追寻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的精神需求——“欲望”。作为消费品,其功能发生了本质变化,显现为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化,既没有节制,也没有终结,这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渐行渐远。消费已不是目的转换,而只是满足欲望、追求新潮的手段。
  消费主义思潮认为人类的幸福和消费商品的数量和级别是正相关关系。从这种角度出发,年均消费10万元的人没有年均消费100万元的人快乐。其次,消费数量多才民主,也就是说所有商品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对所有不同阶层的人开放,这就使大众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才能摆脱生产过程中的压抑状态,成为自己的主人,并把社会是否民主的标志看作是消费的多少,消费越多就越民主。最后,在消费主义看来,消费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持续提升取决于消费的不断增多,消费者购买得越多,经济的发展越迅速,反之经济将停滞不前。
  二、新媒体时代下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他们认为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是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满足,认为信仰、德性等精神层面的追求都是空幻的,生命的价值是通过物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的。他们注重利益,贪求功名,有些甚至提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这种错误观念的传播必然会导致大学生摒弃优良传统,甚至以奢侈浪费为荣,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造成了大学生的冷漠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一部分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以享有物质财富、追求感官幸福为其人生的终极奋斗目标,完全陷入到物质享受和追求之中,因此缺乏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的同情,缺乏对自然世界和生态环境的亲密接触,缺乏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缺乏对人类意义、生命价值的最终思考。这种自满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社会和民族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变得淡然。一些大学生在错误价值观即花钱就理应享受各种服务的指引下,对服务人员不尊重,对社会的弱者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他们认为这个社会的规则是弱肉强食,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冷漠心理。一如弗洛姆(Erich Fromm)所说:“它使消费者忘记了在他自己的国家和更贫穷的国家中还有许多衣食不济的人,他所浪费的东西对这些人就可能是最珍贵的东西;总之,我们浪费的习惯表明,我们幼稚地无视人类生活的现实,无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经济斗争。”
  (三)弱化了大學生对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认同
  作为西方社会思潮的一种,消费主义思潮不仅宣扬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消费娱乐性,西方的特定伦理价值取向和政治意识也得到极力倡导,这一定程度上弱化和消解了思想单纯的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比如有些大学生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占有越发热衷,致使其形成与如今主流价值观完全相悖的将满足个人欲望放在首要地位的价值观,轻视理想追求注重物质享受,轻视奉献精神注重金钱价值,不愿付出一味注重等价交换等。而且在一次性消费、享乐消费、符号价值消费等成为主流的浪潮中,一直以来为中华民族所歌颂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吃苦耐劳、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等,被深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大学生无情地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节俭、重义、节欲的消费文化被消费主义所推崇的享乐、自私、奢侈的消费观冲击着。   (四)造成了大学生的消费异化和精神贫血现象
  事实上,消费主义提倡的生活观念与人性本身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物”的束缚的摆脱的精神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它极力鼓吹人们在消费中找到生命的真谛,大肆宣扬“我所占有的和我所消费的物就是我的存在”。这就直接导致人们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即拥有的数量多并且流行的商品,物的价值就成功取代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如此,“物”就不再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而存在的客体,反而成了具有精神价值的主体使人受到控制,人自身自然而然被异化为承载消费活动的肉身客体,成为“物”的奴隶,从而人与物的关系完全被颠覆。就如一些大学生“购物狂”,花钱消费就会心情舒畅、具有存在感,一旦停止购物、消费,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著名的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穷无尽的需要却只能在精神王国实现,在物质王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那些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他们在不断变换的时尚面前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他们的精神理想将永远漂泊在变幻莫测的、低俗的欲望之海,他们最终将变成孤独者,没有人生厚度、精神贫血而被社会所抛弃。
  三、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下消费主义思潮产生的影响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理性消费的价值观
  消费主义思潮自身就是一种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大学生内心理想信念的空虚,致使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成为统治他们生活的意识形态。为此要用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諧,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入,以此来督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消费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回答“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正好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实际上,作为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批判性继承,是当今时代最为科学的价值观,也一定会科学引导大学生理性价值观的树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不是只单单停留在口号上,不能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互相分离的现象,而是要脚踏实地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将其归入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全过程,归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全程培育、全员教育、全面传播的局面。
  (二)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乐观、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指引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要利用好自然山水、花草树木、名人名言、雕像字画、校风学风等方式,合理布置校园的格局,营造优美的物质环境。这些都能够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受到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另一方面从文化环境来讲,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例如,书法字画展、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运动会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大学生建立乐观向上的文化环境。另外还要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或公众号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特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宣传理性科学的消费理念,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同时,还应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先进个人作为宣传的着力点,起到对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大学生明白享受的生活一定是建立在自己辛苦劳作的基础之上,指引他们要学习先锋模范的精神,破除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负面作用。
  (三)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要抵御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侵害,一定要规范数字化网络的传播行为,提升网络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引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1.文化产品要以社会利益为先
  倘若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属性取代了艺术的属性,转向商品活动,文化产品也就失去了它本有的价值内涵。所以,文化产品应坚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努力营造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舆论导向,用优秀榜样力量来指引学生的消费心理,在舆论导向的指引下广泛宣扬理性消费观,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和辨别是非的科学准则。
  2.政府要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管力度
  网络传媒在履行监督社会的义务时,其自身活动也必然要受到社会监督。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在政策、法律法规上的管理,以及社会大众在舆论上的监督。在引进和制作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和广告等时要进行严格审查,坚决避免带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骄奢淫逸意义的低俗文化产品的出现和传播。对于网络平台上的文章、评论、新闻等都要实时监督,把握时效,及时处理。
  3.培养一批高素质媒体从业人员
  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认为,网媒发表或强调的即使是一部分少数人的看法,但在网络空间中被一些宣扬消费主义的有心人利用,瞬间就会使这种观点被大众当作是“多数人观点”来看待,这就使得启动“沉默的螺旋”,使普通的大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产生连锁反应,致使占绝对认同优势的“多数意见”的舆论产生于社会现实生活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告诉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制造、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价值观导向。所以,必须加强各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深度,尤其是新媒体,提高其社会使命感,使其自觉践行社会道德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新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子嘉.论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2]刘喜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市场开发[J].学术交流,2013(3).
  [3]曹莹娜.当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4]丁莉.新媒体时代的消费奇观——社会学视野中的裸贷和“女大学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
  [5]李婉玉.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6]徐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
  [7][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国家大政方针“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任务。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应做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对接;创新理念与大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视角,以Z县回族的职业分层现状为考察对象,关注散居回族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地位。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对Z县回族的职业分层结构、职业获取途径和影响职业分层的因素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和讨论该地区回族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特点。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中部地区回族;职业分层  中圖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它以精辟而又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述内容科学而有深度,它有力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等错误思想。其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关于费
期刊
摘 要:文章立足《张万年军事文选》,对张万年军队廉政建设思想进行了初步梳理,总结了张万年军队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启示包括:高度重视军队的廉政建设,注重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設,完善人民军队的制度建设、推动人民军队走向正规化,选择性取消军队的生产性活动,强调领导干部和接班人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张万年;廉政建设;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
期刊
摘 要: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使得这种阶层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关系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本文从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的视角,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及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及这些利益博弈引发的诸如扶贫资源被精英俘获、瞄准偏离、参与不足、利益表达沉默等扶贫困境,并根据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及贫弱阶层的特性与需求探寻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此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优配置。  关键词:农村社会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建立起一个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够统筹原有支部建制的工作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本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为试点,以党建工作指导站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实现了党员管理与党建育人的一体化。  关键词:高校;党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
期刊
摘 要:康有为的思想理论是晚晴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康有为作为晚晴维新变法的发起人之一,其思想在晚晴晚新思潮中极具有代表性。一方面, 康有为受过多年的传统教育,并且有着科举出身的身份,难以避免其思想具有相对保守的一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思想、有志气、心系国家生死存亡的爱国青年,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不得不放下“天朝大国”的优越观,寻求“师夷长技以
期刊
摘 要: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国、菲律宾将中国视为新的共同威胁,从而使得菲美同盟在原有共同威胁消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存在。从阿基诺政府到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美同盟关系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源于菲律宾所处的不同国内外环境导致的。在阿基诺政府时期,菲律宾所感知的外部威胁大于国内问题的影响,因此选择了强化菲美同盟;而在杜特尔特时期,由于国内问题尖锐,且所感知的外部威胁下降,因此选择弱化菲美同盟以更好
期刊
摘 要:协同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对于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从协同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发展的适用性分析为出发点,研究二者实现联动发展的现实困境,最终提出了优化发展思路。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
期刊
摘 要:借用安德森提出的去商品化概念,延续福利体制理论及后续研究的思路,从去商品化水平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医疗卫生体制变迁。医疗卫生体制需求面的去商品化水平经历了由高到低后又回升的变化,供给面的去商品化水平则处于表面高实则越来越低的状态。福利体制理论为考察医疗体制变迁提供了一个清晰适用的分析模型,保障社会公平、降低市场因素对社会各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福利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