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启发式教学模式教育理论和教育原理的研究,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式要素、程序、框架等教学过程因素分析,为构建化学课程启发式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化学 启发式教学模式 构建
  
  0 引言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在当今教学改革浪潮中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同,并对其实施了广泛的研究。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教育观念中也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是贯彻新的课程理念的关键,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有助于教师构建探究性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传授,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思想建立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 启发式教学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启情设疑,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在发问尝解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实现完满人格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1]。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学生观察、阅读、思考、探索、操作等手段,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知识内化,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2 构建化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要素分析
  
  化学教学过程即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或完成化学教学目标的过程,其基本教学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媒介四类。
  
  3 化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分析
  
  化学课程教学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来划分可以为化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化学实验课程两大类。
  化学基础理论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设计程序:
  教师:讲、看、听、析、评;
  学生:听、读、看、说、议、评。
  化学实验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设计程序:
  教师:引、启、看、析、评;
  学生:思、辩、作、议、评。
  在化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完成讲、看、听、析、评五项工作任务。讲: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知识点传授,一般我们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将其简单理解为启发式教学必须是在“启”之下获得知识,然而将教师应用“讲授”、“传授”教学就是“贯”入式,这是一个片面认识思想,也正是说明我们许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认识还不够。其实,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启”还是“贯”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加以选择,然而不能通过表面现象来说明问题。但“讲授”、“传授”也绝不是教师一言谈,讲是讲基本原理,然而基本原理的对与错,教师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检验来判断。看:主要指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基本原理的检验过程,获得第一手评价资料。听:是我们在建立启发式教学模式过程容易遗漏的程序之一,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将自己检验过程或是结果讲给教师听,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程序化思考方法,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析:指分析,解决问题。对学生在检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加以进一步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在此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检验的过程或是结果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但我们教师应以指导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过分批评或是过分表扬都不可取。评:教师对学生检验的过程与结果加以肯定,并对其作进一步的评价。学生主要完成听、读、看、说、议、评。听:认真听取教师对基本理论的讲解。读:阅读相应教材或是教师给予的参考资料。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学之间相互观看,查漏补缺,另一各看即是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或是资料后,确定自己的检验程序或是方法。说:将自己或是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教师。议:与教师、同学进行集体讨论,分析结果。评:可以采取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相互评价。
  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与化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程序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学生参加实验课学习之前,对基础知识具有基本了解或是掌握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活动,因此,教师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活动中应更加强调“引”与“启”,引:主要是通过介绍实验研究的社会或是现实意义,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动机,提高学生参加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启:是指学生对实验的基本内容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教师应加强对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加以启发,保证学生能够建立完善的实验方案。学生方面强调“思”与“辩”程序设计,思:指思考,对教师“引”的内容加以思考,建立解决方案。辩:现阶段我国教育过程,还仍然体现出教师是教学过程最有说话权力的主导者,学生对知识内容,特别是对已经形成俗成的规律,部分教师无法接受学生的思想,这同时也标志我国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还没有完全在根深每一位教师思想中。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对“事实”的个人认识。作:主要指体验实验过程。其它的基本程序内容与化学基础理论课程程序内容一致。
  
  4 化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框架
  
  化学课程启发式教学式框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分别为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设疑引学部分、辩疑解难部分、释疑巩固部分。依据此三个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分成五步完成,分别为激发兴趣动机、阅读自学练习反馈、学生讨论分析、学生讲解得出结论、课堂小节。其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评价等。
  
  参考文献:
  
  [1]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祖浩等主编.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3]戴有根.化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7:38-40.
  [4]尹洁安,李焕文.化学课讲授中启发式教学的实践[J].药学教育.1996.4:29-32.
  [5]马志成,周志红.化学启发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J].武汉教育学院党报.2000.6:88-91.
其他文献
目前《机械制图》是高职学生最难的学习科目之一。因为很多图形结构复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反复练习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区别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国家对社会弱势群体已初步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但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却很少。本文力求从学校体育
摘要:文章在认识人职匹配思想和岗位胜任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王熙凤管理宁国府事件的分析,着重阐述了企业领导的岗位核心胜任力。  关键词:企业领导 人职匹配 岗位胜任力    0 引言    人职匹配,就是科学配置领导人才资源,使领导能力水平与所承担的任务相统一,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领导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是科学用人的基本要求。  岗位胜任力是指
力偶分为静力偶和动力偶。本文将静力偶以等值、反向、平行且相距很近的两个力等效代替,用加权残值法给出了静力偶作用下薄板弯曲的挠度计算;用拉格朗El方程建立了动力偶作用下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环境恶化、核心企业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问题对策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森林资源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是最根本的基础性资源,它的优劣直接激励或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 行政许可证    1 森林资源及森林资源资产    1.1 森林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森林,包括竹林。林木,包括树木、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土的乔木林地,疏林她,未成林
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环境中,在浏览器中上传各种类型的文件一直是困扰用户文件管理应用的难题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服务器端安装文件上传组件;第二种方法
GPS在伐区调查技术应用的突破,也是增强外业调查科技含量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