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合,提升盲生阅读水平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广州盲人学校小学高段某班盲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障碍,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低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针对盲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二元结合,以此提升盲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高段盲生;二元结合;阅读工程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培养阅读能力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途径。而我们这些仅靠手摸来获取知识的盲校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怎样呢?
  为了比较准确地了解盲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笔者对班上盲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小学高段盲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障碍,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表现在对课外读物种类的选择上
  虽然已是小学高段的学生了,但他们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与普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相当,更愿意选择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的读物。从所读书的“图书类别”的调查可以看出,童话、故事类读本比例高达44.3%。究其原因,这类书籍的特点是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符合盲生的阅读水平。
  (二)表现在盲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不浓
  调查显示,阅读过《西游记》等名著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6.2%,且调查后的个别访谈表明,学生所读的名著均为青少版,较原版浅显易懂,内容也作了大量删节。即使这样,85.6%的学生也只是读了一部分,并没有读完整。究其原因,这些名著的内容离盲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更重要的是大批量的文字给盲生造成了阅读障碍,盲生读不下去。
  (三)表现在阅读的书籍因读不懂而不能读完整的学生较多
  调查显示,小学高段盲生只有50.5%的阅读书籍能读懂,且也仅处于大致理解文意的层面,有49.5%的阅读书籍处于读不懂或只能读懂部分的状态。有15%的学生因为读不懂而选择“不喜欢看书”。有74%的学生读了书,却写不出作者的姓名,有49%的学生读了书,书中人物一个都不知道。
  二、问题的分析
  导致盲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视觉障碍、缺少指导、丧失兴趣等等,但盲生先天的生理缺陷是内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一)视觉障碍是造成盲生阅读缺失的主要原因
  人们能感知大千世界,视觉和听觉是起着主要作用的分析器。而盲生看不见事物的外形、色彩,很难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成视感觉、视知觉和视表象,这些感性材料的丧失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盲生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例如:色彩方面的词汇,对于盲生来说根本不知什么为红、黄、青、绿等。所以,视觉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二)缺少阅读指导和系统训练导致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有些教师或忙于赶教学进度,或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没有静下心来指导盲生阅读。而盲生正是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时他们只知道听声音或摸文字,却不知怎样阅读才有效。阅读时,他们注意力的能量主要耗费在辨识字词上,而缺少对句、段、篇的理解。缺少了理解这一过程,阅读能力就不能提高。
  (三)缺少阅读成就感导致丧失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兴趣,首先要让盲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成功感,但或文章篇幅长,或盲生较为急躁,从而不能完整地阅读,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享受不到阅读的幸福和快乐,这种没有成就感的阅读导致盲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三、解决问题的实施策略
  如何帮助盲生提高阅读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笔者把研究的对象限定为六年级的阅读能力低下的盲生,仅从课内课外阅读的二元相结合来指导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设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迪。
  (一)一元:通过课内阅读指导提升盲生阅读水平
  1、指导盲生进行系统的渐进式训练。对于盲生阅读能力的不足,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进行系统的渐进式的训练。
  (1)进行系统的句式训练。我整合了各种版本教材上出现的句式,然后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句子,补充相应的句式练习。句式练习由易到难,课内指导,课外练习。每天一句,每个句式写三个句子,及时批改,及时讲解,然后同学间互相交流学习。练习后及时评价反馈,强化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进行系统的段式训练。训练分三个层次,首先是认识段式,第一层次的训练是根据整理出来的教材进行的,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理解段式中包含的不同关系。第二层次在进行课文教学时,结合课文中的不同关系的段式进行强化。最后层次是应用环节体现在写段上。
  2、教给概括段意的方法。盲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应对复杂学习的策略,因此,在对盲生的阅读训练中,我特别重视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如概括段意的方法等。我们首先教给学生最常用的概括方法——抓重点句。重点句一般包括“总——分——总”段式中的总起句、总结句,“概——具——概”段式中的概述句、概括句,还有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中心句等。
  3、教给阅读理解步骤。面对一篇文章,盲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但如果由老师带着他们逐步阅读,读懂了每段内容,概括了每段段意之后,文章的结构也随之清晰了,于是文后阅读题的正确率就会有明显提高。因此教给盲生阅读理解的步骤非常重要,这些步骤一定要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中,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能力。
  4、教给自我提问的方法。长期的实践证明,带着问题读文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但由于盲生阅读理解水平低下,提问题的意识差,即使想提也不知怎么提,因此教给盲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培养盲生有目的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之前给他们布置几道具体、简单的问题。比如四个阅读步骤,共有四次“读”,每一次“读”分别带一个问题,问题由浅入深。
  (2)教给盲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问方法,培养盲生的提问意识。如根据课题提问,根据每段内容提问,根据文体特点提问等。   (二)二元: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提升盲生阅读水平
  盲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应增大课外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阅读能力。为此,我不仅创设阅读氛围,还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以提高阅读实效。
  1、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保证盲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目前,广州盲人学校小学高段的课程设置类似于普校,但进度安排相对宽松。盲生绝大部分住校,课余时间较多。这一切都为盲生读好课外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盲校小学高段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以上有利条件,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周安排一堂语文课作为阅读指导课。二是规定每天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午时间和下午第三节一般不排课,老师都还在学校,我们可以利用好这段时间,并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使之产生阅读效应。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盲生的课外阅读实效。为了让盲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提高阅读实效,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力度。具体包括选书指导、阅读过程指导、阅读后期反馈指导等。
  (1)在选择书籍时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盲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选择相应层次的书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书籍类型;同时也要关注到课外读物的内容、格调和艺术性。正因为盲生与同龄的正常学生不同,我们更应该引导盲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找到能真正读得懂、有兴趣读得完的书籍。
  (2)在阅读过程和阅读作业时进行指导。教师要常常关注学生是否能读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平时,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如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并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3、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培养盲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于盲校语文老师来说,培养盲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盲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盲生只有爱读书才有可能学好语文。
  (1)开展“课外阅读大PK”的评比活动。我在班里组成5个阅读小组,进行两周一次的“课外阅读大PK”的评比活动,我们根据各组阅读量及所写的读后感情况,每期评出“阅读之星”5位,阅读优胜小组3个。“阅读之星”的照片、姓名及时公布在“课外阅读大PK”的总表上,5个小组的“课外阅读情况登记表”。每期都进行张贴,并由教师小结。从小结中,他们了解了本期阅读的情况,学到了写读后感的方法,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切之情。到了期末,再根据总表评出学期“阅读之星”和阅读优胜小组。
  (2)定期召开班级主题读书会。有计划地召开班级读书会,根据不同的时期确定不同的主题,如:“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快乐的”;“读后感写作辅导:阅读给我们带来了感动”等等。
  (3)进行读后感写作专题训练。结合读书活动,进行读后感写作专题训练。根据盲生的实际水平,分阶段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教给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方法。结合“读书乐”作业进行一个单元的训练,盲生对读后感“述”、“感”、“联”、“结”四块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了解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第二阶段:摹仿写作阶段。对读后感的写法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老师要指导盲生进行一个单元、三个主题,共3次的写作训练。每次作品的反馈评价都能使盲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收获。
  第三阶段:写作竞赛阶段。赛前定下写作竞赛时所选阅读材料的主题范围,以降低难度。围绕平时训练的三个主题“母爱教育”、“师爱教育”和“残疾人自立自强”,选择三篇较简短的文章,让盲生从中选择一篇写一篇读后感。给通过评比产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评出优胜奖和进步奖。
  (4)开展“我爱读书”的抽查评比活动。阅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长期的引导、督促。我每周进行2至3次的抽查,登记好课外阅读的盲生名单,每周一次张榜公布进行表彰。在小结中,不仅对爱读书的盲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还会为盲生提供一种读书方法,和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警句,以扩大盲生的视野,促进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成效和体会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1、促进教师基本素养。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研究,我们在盲生课内外阅读指导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促进了自己专业水平。
  2、提高盲生阅读能力。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训练和指导,盲生已经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从书的海洋里感受到了成功、幸福,他们都爱上了阅读。
  3、带动其他班级阅读。由于研究有了一定成效,在本班的影响下,其他班级也形成了浓浓的读书氛围,使这项研究产生了辐射效应。
  虽说实践研究有一定成效,但这绝不是一剂万能药方,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有待我们继续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著.视觉障碍儿童和心理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2]莱维斯(英).双语教育在丹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刘翔平.不会阅读的孩子——如何帮助阅读障碍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州市盲人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支付方式的普及和老百姓消费理念的转变,如今刷银行卡已成为国内居民节日消费首选的支付方式。记者今天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2012年新春佳节期间(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客户使
钢琴课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之一,通过钢琴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钢琴知识,提升学生钢琴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授课整体效果较差,而且每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
长江中游的江湖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自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这种关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对洞庭湖和鄱阳湖会带来哪些影响,新的江湖关系与近些年长江中游极端干旱和洪水频发
期刊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一门教学艺术,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以小学五年级为例,主要阐述了小学数
作为境内最大的信用卡发卡银行,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积极转变信用卡增长方式,采用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强化事前、事中风险防范与贷后风险管理,在信用卡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把词汇放在首要的地位,以致词汇教学效率低下。文章就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展开论述,提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采取对策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的交际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地位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学习英语最困难的在
新媒体的高度发展让人们开始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的应对范畴,不少研究者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上.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们将基于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内涵之上,深
有一句警示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说:“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地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无数寒冷的冬季。”比喻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美育教育尤为重要,作为我国高校美育中的舞蹈素养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舞蹈艺术在我国艺术的发展史上却具有非常独特之价值,体现民族之文化、精神,高等
近些年来,因为学生入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生源的结构也产生了很多变化,这两个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的职业学校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更加使得职业学校学生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