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与“鹰一样的个人”相距甚远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著名中学其师资队伍都可以用“雁一样的团队,鹰一样的个人”来形容。他们既有团结合作的集体,又有能单枪匹马独挡一面的有才华、有能力的个体。在这样的学校,不仅学校整体因为老师们的智慧能取得辉煌成绩,教师个人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许多农村中学其名师、特级教师和“鹰一样的个人”却凤毛麟角。
   为何农村中学的普通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缓慢,距“鹰一样的个人”相距甚远?本文试从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作简单的分析,目的是通过问题的揭示及其解决,使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在中学涌现。
   一、学校方面
   农村中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地方经济落后,财政拨款少,教师收入待遇差。而且它的生源一般较差,一般都是重点中学“掐尖儿”招生录取完了,剩下的学生才轮到它。这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它不能把“鹰”一样的优秀老师引进来,即使进来的“鹰”往往是翅膀长硬了就飞走了。这些学校的普通老师成长缓慢,除了以上原因外,学校的一些政策制度、硬件设施也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青蓝工程”强制听课的规定造成模仿代替创新
   中学对“新”教师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青蓝工程”。“新”教师是指刚刚参加工作和新上一个年级任教的教师。学校给每一位“新”教师配备一名师傅,以师徒结对、手把手帮扶的方式带动青年教师成长。这种方式能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使其很快便能适应教学。这种途径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许多学校规定师徒结对中的徒弟每节课必须先听师傅的课,自己才能去上课,而且学校每学期都不定时地检查徒弟的听课笔记,统计听课节数。这种强制听课的规定既不人文,也不利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由于有的老师任教几个班级,有的老师甚至跨年级任教。这样教师上课、改作业的工作量本身较大,用于备课和休息的时间本身就有限。学校强制教师听课,虽然本意是给徒弟提供向师傅学习,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但是徒弟却不领情,因为听课要占据大量时间,这样他自己用于备课钻研的时间就减少了,许多教师把它当做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强制听课实际上成为教师的一个沉重负担。许多徒弟干脆就不自主钻研了,直接将师傅讲课的内容、板书、甚至表情、手势都直接搬进自己的课堂,现炒现卖。这样模仿师傅就代替了个人钻研。创新的机会就少了。而创新能力正是“鹰一样的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校本研究产出的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
   许多学校花费大量精力,让每个学科研究并建立出一种本学科适用的教学模式,如历史学科的“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模式。如果建立的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师教学时的参考,而不是僵化的固模,那对教学是有利无害的。但事实上,一旦哪种教学模式确定下来,学校每组的教研组长在行政听课时却把这种教学模式作为衡量组内教师上课的标准。这样教师为了自己的课有个好的评价,大多套用这一教学模式。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上课,给人的感觉普遍是:陈旧,缺乏创新。教学有模,但无定模,当固定教学模式成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的时候,教师对新的课堂模式探索的热情和动力就减弱或消失了。
   (三)评价机制与年级悬殊待遇激励的导向
   学校关注教师任教班级的成绩。成绩决定任教的年级(每位新教师要升一个年级任教,其所任教班级的成绩必须出类拔萃才行)。年级待遇差距较大。学校这种关注教学成绩并用悬殊的待遇来激励教师的导向,使教师对自己任教班级的成绩也异常关注。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师更多精力钻研的是如何教学,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学生状况、试题研究得较多。而对科研课题、论文、学科前沿动态、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学习、研究得较少。此外,学校为了保证考试成绩,让那些任教毕业班多年的教师年年继续任教毕业班,那些“老高三”、“老初三”也不愿意“下放”到非毕业年级任教,因为教毕业班的待遇要比教非毕业年级丰厚得多。这就使青年教师难有机会任教毕业班。一个不能循环教学的教师,怎能成为“鹰一样的个人”?
   (四)“顶端优势”造成普通教师继续教育机会的缺失
   对教师而言“鹰一样的个人”不仅要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而且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开阔的眼界。对农村中学的普通教师而言,后两者的缺乏是普遍现象,而这后两项素质跟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农村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状况。①研究生教育。对在职教师而言,教育硕士培训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很好途径。在许多农村中学长期以来,大学招收教育硕士的消息都不对外公布的,只是“内部消息”,普通教师不得而知,只有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知道,机会也就留给了他们。但是领导们行政事务繁忙,也缺乏进修的意识,所以多年来无人去进修,白白浪费了许多进修教育硕士的机会。②外出交流。到别的学校学习、听课、交流的机会也不是全面公布的,往往是备课组长等人学习回来后组内普通教师才得知消息。既然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为何学校不让普通教师都全面参与呢?因为学校关心的还是教学,担心教师外出会出现课务冲突和无人上课的现象,怕影响了教学。③课题研究。各级研究课题,在一些备课组也只有备课组长及个别或少数老师知道并参与,组内其他成员一无所知更无缘参与。许多老师连什么是“课题”都不知道。④外出旅游、考察。这是开阔眼界的好途径,但是学校组织的外出旅游考察在许多学校也只有任教毕业年级的教师一年才有一次机会,而任教非毕业年级的教师却没有任何机会。以上继续教育机会的缺失,使许多农村中学教师也许教的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但他自己却得不到多大发展,成为不了“鹰一样的个人”。
   以上都涉及到学校的政策、制度,如果把这些比作一所学校的“软件”(软件将会产生无形但却巨大的软实力),那么学校对教学的投资就是一所学校的“硬件”。
   (五)学校对教学资源投资不足造成的课程资源匮乏
   图书馆、互联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农村中学图书馆里的教学资料比较陈旧,跟不上教材更换的速度,与教材不配套,给教师备课参考带来不便。学校出资注册的教学网站只有英才苑等个别网站,而各学科一些使用频率较高、资源较丰富的网站,如历史学科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学校却没有出资注册,这样一些需要扣点或出资下载的价值较高的资料就难以下载。课程资源的匮乏,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对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不利。
   二、个人方面
   (一)教师学历整体偏低,个人发展的基础较弱
   学校有半数教师第一学历是大专,有小部分教师甚至是中师毕业。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是凤毛麟角。这就使教师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受限。
   (二)教师关注教学,个人发展的意识不强
   教师的发展包括道德成长、教学成长、科研成长。“鹰一样的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在教学方面能独当一面,还要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由于学校关注成绩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农村中学许多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其自身的发展也局限于教学成长,而在科研能力方面发展却十分有限。有些教师工作多年也发表不了一篇教学论文。
   (三)教师努力不够,个人发展的后劲不大
   俗话说“英雄莫问来路”,对于教师而言其实是什么学历,毕业于什么学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工作以后的个人努力。在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上写“教学反思”。这意在使教师勤于动脑,善于反思总结。反思并把思考的成果以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不仅有益于教学,而且有益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因为这些素材就是将来写教学论文或者进行课题研究时的第一手有用资料。但是每次检查备课笔记,都有许多教师没有写“教学反思”,使一些闪光的思想稍纵即逝,白白丢失了可贵资料。
   当士兵的都有将军梦,同样做老师的也都有名师梦。希望学校为教师的名师梦提供有利的环境,更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臺。教师个人在关注教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我的发展,要不懈努力。这样主客观结合,但愿有更多“鹰一样的个人”产生,但愿农村中学不仅成为“一流球队”,更有许多“一流球星”出现。
  (南通市东方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思维属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课题,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计算思维是当前计算机界广泛关注的概念,更是计算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计算思维,理论思维与实验思维并列三大科学思维,学习计算思维并掌握计算思维方法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思维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本文经过对高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际进行剖析总结,为更好的展开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参与;实践出真知;主体;“背实验”   在新课程课改的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学也慢慢的从知识学习转为技能培养。对生物课程来说,实验教学相当重要,是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化的关键。所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提高生物教学成
期刊
【摘 要】课堂,应该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阅读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叠加;课题研究,应该成为教学中的“撑杆跳”。经常阅读或者写作,可以更快地拓展精神疆域,可以更好地丰富、滋养、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经常阅读或者写作的人,对人性有更多的体察,对人的生命困境有更深刻的同情,因此也就更善于读懂别人,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拥有更透彻的理解,更多样的视角,和更柔软的包容。为此,要开展反思之旅、研究之旅、改
期刊
【摘 要】通过解析中考体育测试中的篮球选项要求,从平衡能力、跑动能力、篮球运球基本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检测学生的全面运动能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篮球教学既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品格培养,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严密组织教学,更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实现并达到考核检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篮球;中考;身心健康;教学策略   随着党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居家隔离的孩子们产生恐慌、压抑、烦躁等心理。如何抓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其学会感恩,培养责任与担当意识,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小学生;思品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有序推进,网络成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虽然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线上教學富有生机,
期刊
【摘 要】高三化学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理归纳使之条理系统化,从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是能做到“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以电离平衡复习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做到“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以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電离平衡;主要矛盾;统筹兼顾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B-learning)作为一种课堂面授(C-Learning)与在线学习(E-Learning)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工具为基础的“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本文以“雨课堂”软件为例,探讨了智慧教学工具在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物理教学;雨课堂  
期刊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经过化学课程学习所形成和发展的正确态度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本文基于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2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期刊
【摘 要】PDEODE策略是一种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学习者的概念转变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是Ranne和Kolari 对POE策略的改良和发展。PDEODE策略除了对学生的预测和实验演示给予较多的关注之外,还重视学生的解释和讨论。作者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巧用PDEODE策略”为观察点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测,并将课后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PDEODE策
期刊
【摘 要】盲校学生重专业技术训练,轻文化知识学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格局,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需要既一专多能,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盲校教育,无疑也需跟上时代步伐,共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努力。为此,本文在盲校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研究,以期让每一位盲校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为盲生铺就一条成长之路,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