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IL-17在TNBS(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的表达情况及益生菌对IL-17的影响。方法双歧三联活菌干预组(B IFICO组)与阴性对照组(TNBS组)小鼠自实验前5天起分别给予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IL-17在TNBS(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的表达情况及益生菌对IL-17的影响。方法双歧三联活菌干预组(B IFICO组)与阴性对照组(TNBS组)小鼠自实验前5天起分别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混悬液或PBS灌胃,实验当天及实验后第5天给予TNBS/乙醇溶液灌肠,实验第7天处死。处死后行组织学评分评价结肠炎症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方法评价结肠内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B IFICO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低于TNBS组(2.11±0.78vs3.22±0.97,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结合匹维溴铵、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可行性。方法符合罗马Ⅲ标准的62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匹维溴胺(50 mg/次,3次/d)+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目的四氯化碳(CC l4)皮下注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观察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肝硬化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臀部皮下注射50%CC
目的检测Galectin-3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92例结肠癌、20例管状腺瘤和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石蜡标本中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最佳CT检查时间。方法本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对确诊的172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发病≤12 h、12~24 h、48~72 h行CT检查。为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肝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是否需要治疗及如何治疗主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综述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PR)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在ERCP术后胰腺炎中的变化,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可能的原因及减少其发生的一些措施,提高ERCP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