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干细胞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因其具有过度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潜能、成瘤性以及放、化疗抗性等特点,被认为是胶质瘤容易复发和难以根治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清除GSCs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GSCs的免疫治疗因其具有靶向杀伤性和记忆性,比普通胶质瘤细胞的免疫治疗更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关于GSCs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应用.方法 选择拟行气管内全麻下手术的成年患者10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术前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共同进行术前访视,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及麻醉特点及相关知识系统讲解,同时对麻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当日麻醉前再次对患者进行麻醉苏醒期相关知识宣教,术后3 d随访.结
目的 探讨和总结结直肠癌手术中贯彻快速康复新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方法 选取120例需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新理念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人院率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新理念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0~3.6d,平均2.4 d;首次排便时间1.5~4.2 d,中位数2.6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蛋白质加工和钙储存的主要场所.内质网不仅本身参与Ca2+平衡的调节,还通过与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神经细胞的各种活动
躯干前曲症是指站立位时躯干的异常弯曲,于行走时加重,仰卧位时缓解,伴或不伴有疼痛.其发病机制不清,既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于帕金森病及各种肌病.随着MRI和肌活检技术的发展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并发症,可累及1届的卒中患者,使患者死亡风险增高3倍。其归因病死率在卒中后所有内科并发症中最高,也是卒中急性期后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30d死亡病例的30%。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关键的下游效应因子蛋白激酶B(PKB/Akt)表达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神经元突起的形态,对突起的生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叙述了Akt如何影响神经突起生长,
卒中后肺炎(post-stroke pneumonia)是急性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是卒中患者残疾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对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认识,Hilker等于2003年将其称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现通过1例卒中后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卒中后肺炎诊断和抗生素治疗个体化的重要性。
本文对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了嗅沟脑膜瘤患者临床表现及肿瘤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预后几个方面.分析表明嗅沟脑膜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以嗅觉障碍
目的 了解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疼痛信念,为解除疼痛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提高手术疼痛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20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疼痛信念调查.结果 腹部手术患者疼痛信念总分为29.26±2.20,麻醉性镇痛药不良反应评分为14.43±1.25,忍耐疼痛评分为14.86±1.16;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疼痛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整体疼痛信念趋负向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经典的调节途径.其中,组蛋白乙酰化途径在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受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