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孩子未来”正在危害国人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表示,因“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新京报》)
  王司长的这段话可谓一语中的,指出了中国人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表现出的过度焦虑和盲目从众心态,并道出这是不可取的。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官方首次明确否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说法。
  如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乌云笼罩着每个中国家庭,君不见,各种早教书籍、早教网页在中华大地、网络上泛滥成灾;各种胎教、早教思想风起云涌;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推波助澜,把年轻的父母们推到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境地。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不可能对这些教育现象熟视无睹,更不可能给自己的孩子建造一个“真空地带”,在众人都拼命给孩子“喂食”的时候你去“散养”孩子。试问,普天之下有几人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当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思想把家长们变成了焦虑症患者,从而把他们的孩子逼成了有各种人格障碍的病患者。研究发现,一些家庭处境不好和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反而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更容易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极端,因为他们太急于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了。
  让人意味深长的是,竟然有中国人把这种焦虑、野蛮的家庭教育思想带到了国外。据《文汇报》报道,前段时间,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自传《虎妈战歌》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蔡美儿梳理了中国父母育儿三大“成功法宝”:对孩子自尊心置之不理,孩子须孝顺父母,孩子需父母指引。蔡美儿拿出十项禁令来圈养孩子,偶尔还剥夺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中国式家庭教育”竟如此蛮横如此暴虐如此奴役,“悍母”在美遂成为“中国妈妈”的代名词。
  中国人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时何以如此焦虑、如此疯狂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赵延东近日在2010-2011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发布暨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表示,“大概92%的中小学家长已经开始考虑子女的未来职业问题了。”如此看来,正是备受国人诟病的高考制度和社会就业压力,导致家长们过早地开始为孩子谋划未来的人生,可怜的孩子才变成了考试这台疯狂机器的牺牲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规划孩子未来”的思想正在危害祖国的未来。
  王司长说“这是一种忽悠”,太蜻蜓点水了,显然仅靠几句批评是不能扭转整个社会风气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如对高考制度、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对就业环境进行改善,对社会价值取向重新定位等,只有破才能立,才能从根本上破解难题,从而不再让孩子们过早地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还他们一片自由学习、快乐玩耍的天地。
其他文献
<正>近几年来,家禽生产在市场、舆论、疾病、环保等压力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安的蛋鸡养殖业发展和全国蛋鸡养殖的趋势基本一致,一方面过去那种"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饲养
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钨铸铁经980℃&#215;2h空冷+400℃&#215;2h回火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