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仪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科研活动和市场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产。该文从苏州热工院近40年的发展经验和目前情况出发,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和仪器设备在企业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信息化高度发展、社会资源深度共享的时代要求,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分析、如何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开放共享机制的实际方法和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路和有效管理措施,旨在为广大科研企业的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仪器 设备 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a)-0186-02
  经过近40年的发展,苏州热工院已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我院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863、973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分批购置了不少仪器设备,其中大型仪器设备的比例越来越大,截止目前我院拥有仪器设备1315台,其中50万以上大型设备50台,100万以上设备15台。一些具有先进水平的尖端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创建一流的实验室,从事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管理这些仪器设备,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制,优化资源,有效利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是仪器设备管理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企业仪器设备使用的特点
  (1)核电及火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加快。
  (2)企业购置的仪器设备由单一配置的设备向技术含量高综合系统更性的成套设备发展。
  (3)科研企业对各类仪器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企业每年的科研经费有限,因此,设备采购及管理人员须提高技术水平,根据企业实际项目需要,保证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利用。
  2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技术研发和市场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合理选购仪器设备,利用有限经费获得最大使用效益,对于购买价格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尤为重要。因此,需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相关工作。
  2.1 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
  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审核的重要依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根据企业长远发展,各专业研发方向和科研项目实施编制预算,预算逐级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既要保证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又要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2.2 专家论证
  企业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具体专业和项目,组织院内外有关专家对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批。重点关注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既要满足科研、经营的实际需要,又要防止片面追求高端,尽量避免为某一项目、某一课题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以保证仪器设备较高的使用效率。
  2.3 审批制度
  企业设备科研管理相关部门根据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企业建设发展计划和经费投资计划,按照企业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会同主管领导审核,确认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项目。
  3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科研单位仪器管理的规章制度方面,应当首选遵循“归口管理,专人监督,明确权责,资源共享”的管理及使用原则。既要在宏观层面上有专人统一负责,掌握每一项仪器的使用去向,集中收集该单位设备仪器的使用信息,统筹调配设备的使用、归还和仓储,并做好设备仪器的报废和更新工作;也要将设备仪器使用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到每一位使用人,要在单位内部形成“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统一认识,集中全员的力量做好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1 归口管理、专人监督
  对于科研单位来说,设备仪器的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因此,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也需要设置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该部门内部的具体使用信息,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管理模式,确保单位内各部门各设备各使用人的信息均能得到有效监控。
  3.2 明确权责、资源共享
  在单位内部应建立起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将“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理念贯彻到单位每一位员工心中,真正做到“明确权责,资源共享”。归口部门应提前做好统筹安排,将设备仪器的申请、使用和归还落实到每一项细节,以利于各部门各使用人执行。因此,配合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的是明确的、可执行的设备仪器使用管理流程及规范。
  4 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大型仪器设备既是企业的财产,也是国家的财产。目前许多企业都需要一些仪器设备的补充,但是经费有限,因此,为提高资料利用效率,各个企业的仪器设备信息应互通共享。这就需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
  互联网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苏州市借鉴电子商务理念,集聚全国大型仪器服务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服务集成”四措并举,建立了研发资源共享平台www.sz-dy.gov.cn,建成立足苏州、服务长三角的集仪器设施、研发专家和中介机构协同服务的虚拟开放式实验室。
  5 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由于企业仪器设备数量较大,涉及人员环节较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管理,利用目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对所有设备进行计算机建档,并对设备状况(采购、入库、管理、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进行统计和内部发布,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记录、计算、汇总、分析,提供各种统计报表,这样既能够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各实验室、中心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仪器设备,更能够给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必要信息。
  6 结论
  总之,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按照集团相关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规律和科研规律执行,快速、高效、节约地做好仪器设备的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科研工作和市场经营的协调进行,提高科研及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贾功利.对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
  160-162.
  [2] 赖芸.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99-302.
  [3] 张伯乾,史彭,魏诺.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8):101-105.
  [4] 黄凯,周勇义,张新祥.大型仪器应用技术培训对其使用效益发挥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66- 167.
  [5] 兰心仁.优化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着力提高使用效益[J].福建分析测试,2006, 15(1):54-56.
其他文献
Kinetics and isotherms of Triton X-100 sorption on soil,base-extracted soil(BE),humic acid(HA) and humin(HM)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o get better unders
此浮点库包含16个子程序(数值转换、四则运算、浮点数处理等),不含函数库;占RAM(A,B,R0~R7,08H~0FH,23H);大小:1.6 KB;可任意浮动.
作为近年来的新蓝海,智慧水务已成为我国传统水务领域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一个拥有着400万城市人口的兰州,在智慧水务这一领域的进展速度却始终让人不甚满意。因此为了
1前言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SJY800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以下简称贯入仪),及该院制定的企业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Q/JY11-1998(以下简称规程),为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剖宫产产妇304例,根据双盲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
介绍一种将PIC16C711片内8位A/D提高到11位的方法.此方法电路简单,速度快,可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逐渐走向创新阶段。进而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使其在发展结构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比如,在过去,农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国有企业,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标准理念和规范意识,从固本强基入手,狠抓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
A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reatments differing in nitrogen supply (0, 5 and 15 g N/m2) and CO2 levels (350 and 700 μmol/mol) using OTC (open top 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