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 TOF MS的代谢组学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

来源 :药物分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肝脏中脂类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 TOF MS)联用技术对给予药物辛伐他汀后小鼠的肝脏样品进行代谢物指纹信息采集,使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5℃,进样室温度4℃,进样量10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000,毛细管电压为3.1 kV,锥孔电压为30 V,采用100 pg·mL-1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 LE)溶液为质量校正溶液。通过数据采集进行代谢轮廓分析。读取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峰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候选的差异代谢物后,通过一级、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比对数据库鉴别差异代谢物的结构。利用免疫印迹、同位素放射代谢流分析,验证辛伐他汀对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给予辛伐他汀后,在肝组织发现8个代谢差异物,各剂量组溶血磷脂的含量增多,其中LysoPE(18∶1)在低、中、高剂量组中分别是对照组的1.14、1.24、1.31倍,LysoPC(16∶0)在、中、高剂量组分别是对照组的1.58、2.05、2.32倍。花生四烯酸、岩芹酸、O-花生四缩水甘油、17(S)-HETE、PC(16∶0/O-1∶0)、DG(16∶1/17∶1/0∶0)等脂肪酸和磷脂的含量减少,并呈现出剂量相关性。其中PC(16∶0/O-1∶0)的下降幅度最大,低、中、高剂量组中分别是对照组的0.68、0.43、0.38倍。通过同位素示踪验证辛伐他汀对脂质合成的影响并呈现出剂量相关性,对脂质合成限速酶具有调节作用。证实辛伐他汀可以抑制肝脏脂质的合成,最终导致脂类总量的降低。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通过调节肝脏脂类代谢是辛伐他汀实现降脂作用的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联用的方法探究色胺酮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的代谢通路。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色胺酮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自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法分析恩杂鲁胺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RPC)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探讨恩杂鲁胺耐药CRPC所改变的代谢物和途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其CRPC细胞系C4-2和恩杂鲁胺耐药CRPC细胞系C4-2R,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等)鉴定组间
二程开启了《大学》诠释的先河,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把《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做章句集注。自此以后,其被合称为“四书”,并逐渐取代“五经”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大学》为“四书之首”的观点,将其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还认为,“格物”是《大学》的核心观念,通过“格物”可以达到“致知”和“穷理”,最终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程、朱均推崇《大学》,认为《大学》为孔子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麦冬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连续4周灌胃给予麦冬水提物后,检测血清中糖尿病相关指标,且以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麦冬对T2DM小鼠血清中代谢物质的影响,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的空腹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文章利用2000—2021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和世界银行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整体不强,在报告国的空间份额也偏低;2021年国家贸易竞争力指数,在1.1%左右的国家,只有日本和德国;(2)报告国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报告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部分指标,通过示范效应、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产业链嵌入效应和市
背景: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一直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以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尽管初始化疗的有效率为70%,但大多数晚期卵巢癌患者最终因化疗耐药而复发。近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根据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卵巢
心学与理学自产生之后就被诸多学者视为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两套学说体系,其实不然。心学在本质上还是理学,它是理学发展的新形态。作为心学之代表的阳明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朱熹在心理、知行、天人等关系问题上的思想主张,而且还在朱熹心理合一、超越性等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将外在天理内化为人的良知,这一方面凸显出人类在宇宙中的主体性和与天地万物的一体性,另一方面也将传统儒家关于人的问题的思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理学与心学不
从诚敬之辨入手,可以探究思孟学派与程朱理学之关系。“诚”之本义,与“信”相近,而“敬”乃“忠肃”之义。《中庸》正式提出了“诚者天之道”的概念,这是思孟学派的重要贡献。到了宋代,“敬”的地位提升了。程朱以“诚”为天理之本,以“敬”为人事之本,发扬了思孟学派“由天即人,由人而天”的思想。荀、董、陆、王之徒,或蔽于“圣王”,或蔽于“本心”,皆非“本天”之学。就儒学而论,思孟以“诚”通天,程朱以“敬”灭欲
本文以宋明理学研究中理学转型的问题为基础,从心与理的关系、心与性的关系,以及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阐释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历程,亦由此揭示出心学先驱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纵观整个宋明儒学,心与理之间的关系是基本的哲学问题。自程颢体贴出“天理”以来,便开启了以天理为形上本体的论域。但是,后来的程朱理学过于强调以理为本,从而使道德意识的普遍规范性,取代了个体的自觉自愿性,亦使普遍性的理抽象化。陆九渊主张“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