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浪子”李永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罗洲(Borneo),由北婆罗洲、文莱、加里曼丹等洲所组成,是世界第三大岛和亚洲第一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的岛屿。著名作家李永平的作品,就多与婆罗洲有关。
  李永平的父母都出生于中国大陆,父辈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到了砂拉越,本想存够钱后返回大陆,由于战争原因,未能如愿。李永平就这样出生在婆罗洲,成长在婆罗洲。早在高中时期,李永平就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并尝试创作。高三那年,为获得高额奖金以作出国留学之用,李永平参加了由婆罗洲文化局举办的征文比赛,花费一个学期完成了中篇小说《婆罗洲之子》,并获得第一名。牛刀初试就脱颖而出,这不能不说是李永平文学天赋的最初展现。
  中学毕业后,李永平到台灣就读于台灣大学外文系。李永平说过,到台灣是他个人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在砂拉越成长的岁月中,虽然对文学有着懵懂的偏好,但受教育水平所限,李永平对文学没有太明确的概念,直到进入台大外文系开始,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文学,“才知道写小说不是写一个故事而已,是有意思的,还是境界极高的艺术”。可以说,在台大念书的经历,才是李永平文学之路的启蒙,更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后来在美国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学教育,但对李永平来说,理论化的内容远不如在台大外文系的九年更有实际意义。当时的台大外文系正是台灣文学的重镇,早期有白先勇、陈若曦、颜元叔教授,任教于师大的余光中也在台大兼课。众多优秀的文学教授带来了一波文学热潮。在这样的氛围下,李永平深受熏陶,在大一暑假时权当消遣所创作的《土妇的血》,受到颜元叔教授的赏识。在颜教授的建议下,他将这篇小说修改成《拉子妇》,也由此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李永平留系担任助教,并任《中外文学》杂志执行编辑,后赴美深造,获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回台灣高雄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历时八年创作了《吉陵春秋》,被余光中赞誉“为当代小说拓出了一片似真似幻的迷人空间”,该书更获得了1986年时报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那时的李永平,突然不想再教书,而想专心写小说。在他的创作受到经费牵绊时,联合文学发行人张宝琴表示愿意为他的创作提供经费支持。李永平遂辞去教职,蛰居四载,终于完成了长篇浪游小说《海东青》。李永平说,这部作品本想写一个南洋来的人对台北的感受,但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浪游小说。写完《海东青》上卷,李永平就决定不再写了,因此这算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海东青》没有写完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浪游本就不可能有尽头,不可能有结局。
  2002年9月,李永平出版《雨雪霏霏》一书,借由记叙主人翁与一位似真似幻的童龄女孩,漫游在时空交错的台北街头与婆罗洲古晋城,述说着童年的记忆。这段虚实揉和的旅程,不仅揭示了人性中的某种魔性,也靠近了那个始终处在漂泊感之中的作家内心一个永远安稳的地方。这本书也被他视为婆罗洲三部曲的第一部,写的是他十二岁以前的经历。
  婆罗洲三部曲的第二部,则是李永平耗时六年完成的《大河尽头》。该部作品分上下两卷出版,下卷完成期间,李永平更是经受住了心脏手术的巨大考验。作品讲述的是少年的成长故事。15岁那年的农历七月,少年永与洋姑妈克丝婷和30名洋人男女,开始了一趟奇幻旅程,顺着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溯流而上,想要在月圆之夜登上当地原住民心中的圣山“峇都帝坂”。他们进入情欲激荡的原始密林,看到奇特的部族,甚至见到乘船归乡的亡灵……故事的线性时间只有15天,七月初一到十五,但故事的氛围却前后纠缠数十年,气势亦如婆罗洲雨林似的磅礴与滂沱,使得这一部李永平再三强调是“抒情浪漫小说”的作品,成为华文界大河小说的典范。
  可以说,《大河尽头》就是婆罗洲版的《海东青》。一个是生养自己的地方,一个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李永平的心中,婆罗洲和台灣就像是自己的两位母亲。《大河尽头》和《海东青》就是书写这两位母亲的代表作,同样带有自传色彩,同样讲述浪游故事。婆罗洲和台灣,都是李永平心中将自己养育成人的土地,他对它们都怀着深切的爱。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永平一再强调自己对马来西亚毫无感情,并对于自己一直被界定为“马华作家”而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对婆罗洲的书写,与马来西亚毫无关系。在他看来,马来西亚是一个政客炮制出来的国家,因此他对自己的马来西亚公民身份缺乏认同感,也不乐意被视作“马华作家”。他认为,马来半岛是马来西亚联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华作家书写中的重点,而自己描写的是婆罗洲,并不适合冠上“马来西亚”的标签。相比之下,他更希望被称作华文作家。
  尽管如此,仍不能改变李永平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旅台马来西亚作家的事实。而纵观李永平的作品,便能发现一个共同点:作品总逃脱不了“浪游”的意味。除了早期的《拉子妇》和《吉陵春秋》之外,《海东青》、《朱鸰漫游仙境》、《雨雪霏霏》、《大河尽头》都是这样的作品。李永平认为,这是受到了三十年来漂泊流浪的经历的影響。父辈从中国大陆去到婆罗洲,自己从小生长在婆罗洲,自认为是英国公民,却不想有一天突然变成了马来西亚公民;而后漂流到台灣求学,远赴美国深造……地理位置上的变迁以及身份上的不断转变,使李永平的一生似乎一直处于四处漂泊的状态。生活一定会影响心境,心境则会反映在作品里。于是,本没有刻意书写浪游的李永平,总是会将作品写成浪游小说。
  处女座的李永平说自己不喜欢肮脏——不是实体的肮脏,而是精神上的肮脏。李永平希望通过创作小说,把内心的杂质清除掉,达到心平如镜的境界,因此,写小说让他觉得很快乐。
  台北市的十二个行政区,李永平几乎全都住过。离婚之后,更是居无定所。至今为止,他还没能在同一个地方住超过二十年。朋友说他是天生的浪子,喜欢漂泊不定。但到了现在的年纪,这位漂泊一生的浪子也想要回归。他希望能在砂拉越丛林盖一间小屋,不时往返于台灣和婆罗洲两地。人,还是要落叶归根,而李永平说,他的根,在婆罗洲这块土地上。
其他文献
马华文学我读得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完整的概念。第一次读黎紫书,是花城出版社出的一套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其中有一本黎紫书的短篇小说集《出走的乐园》。黎紫书以短篇小说见长,所涉题材也广,文字细密带些许冷峻,故事的张弛把握得很好,十分耐读。有段时间她住在北京,结果写出来的故事都带着京味,很有意思。从出版角度来说,首先确定的是她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像《告别的年代》写的是三代人的故事,是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
期刊
“香港、台湾还有马来西亚等地的华文文学,从文字到文学观念,到实践操作,都与大陆的极不相同。这个差异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1949年后中国白话文的书写方式是分裂成两半的,一半属于大陆,一半属于海外。这个系统过去一直被大陆的读者漠视,所以我觉得这些作品都需要被引进到大陆。任何一个语种在文学上都有很强大的表现力,像英语,因为内部的纷杂、多元、混乱,使得它的语言表现的丰富程度加强,今天的英语文学的表现力
期刊
玛雅历法中的末日预言,让2012年的到临显得与众不同,世界经济的波动、各地气候的异常、多国政局的动荡,让恐慌阴云弥漫全球。但近些年被不少人斥为夕阳产业的纸质出版业,却在末日之年的开始收获了不俗的成绩。根据1月份的开卷数据显示,开卷综合指数高达365.64,比上月增加了106.78点,环比上升41.25%,同比上升13.85%。从全国9个主要细分市场(文学、经管、教辅、少儿、法律、英语、医学、生活、
期刊
命名,往往滞后于事物的存在。  这个现象在马华文学的发展中颇为明显。到底是“华人文学”还是“华文文学”?在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如果是前者,在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环境下,当地的华人文学无疑包括了马来西亚华人以华文、英文、马来文等语言写作的文学作品。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因素,马来(西)亚的分分合合,若以地缘划分,界线也是一直游移的。在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跨域的经验也不断进入到创作者的生命和书写
期刊
“香港农业式微,但全心全意去做好一件事,永远不会过时。看见农夫对着土地埋头苦干,那种耐性和韧力,会感动:香港原来除了地产,还有农作物出产,而香港人除了炒股票,竟然也有种田的。我想写的就是这些——从一条粟米、三粒蒜头,看到香港的好。”《香港正菜》一书的自序中,陈晓蕾这样写道。  《香港正菜》是一本通过对香港本地农夫专访,重新发现香港四时特色蔬果,分享有机种植心得的书。书中所呈现的香港人的生活,让许多
期刊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人发起,提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于孤山南麓结社。因地邻西泠桥畔,遂取名“西泠印社”,正所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  西泠印社先后由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名家担任社长。百年间,声望日隆,且云起而景从,诸多精擅篆刻、书画、鉴赏和考古的专家纷纷入社,李叔同、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以及河井仙郎、
期刊
是怎样的日子会让人念念不忘?  1996年9月3日,龚万辉离开马来西亚到台湾,进入师大美术系。一位在台湾认识的同岁友人后来跟他说了一个故事:  在离乡多年之后有一次寒假回家,打开了自己的房门才愕然发现整个房间就像离去之前那样什么也没有改变。墙上的日历仍旧是1996年9月3日。仿佛这几年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呵,醒来了原来还是在9月3日。(《静止时间》)  这成为他往后的文字中一个不断出现的意象。永远的
期刊
我没见过鲸向海,只知道他是虔诚的诗的信徒,写诗,也写散文,1976年出生,现为精神科医生,一直以来活跃于网络。印象中,鲸向海是神秘的,寡出的,少见他办什么新书发表会或公开演讲行程。本以为借由此次访问,得以亲炙,但终究没能见到他本人。  鲸向海甫于近期出版第四本诗集《犄角》,相继在其它媒体看见相关报道,也多是采取笔访形式。“即使我们无法真的见面,我们也因为共同理解了我们永远都是孤独的这个事实,而彼此
期刊
台北市市长郝龙斌  台北市一直期许成为华人文创的“首都”,而我知道龙图腾公司将来是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出版的一个平台。龙图腾的成立,我相信对于未来长远的两岸交流、文化的发展有着实质的意义。我们常常讲,两岸要经济交流,经济交流要手牵手,但更要有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心连心。我们透过手牵手、心连心,让两岸更紧密结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许,共同的愿望。我也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台北市真正成为华人文化圈的文化
期刊
1956年,张贵兴出生于婆罗洲西北部的罗东镇,其时正值马来西亚独立的前夕。1976年,张贵兴赴台留学,后定居台湾。从马来西亚到台湾,数十年的文学浪游,让他的文字,除了受马华文学的浇灌之外,也深受台湾文学的哺育,从而形成了马华文学特有的认同与被认同相互交织的特质。  “婆罗洲小说能算台湾文学吗?”,同样的,也不算马来西亚文学。这种身份上的不确定性,在他早期的《弯刀、兰花、左轮枪》中,就已初露端倪。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