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核算分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高校贷款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巨额贷款的还本付息也给高校带来了潜在的债务风险,若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学校将陷入债务危机。所以,高校应建立正确的贷款核算机制,以化解和防范债务危机。
  【关键词】政府性债务;高校贷款;核算
  一、高校贷款产生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办学规模70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人,教育资金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资金短缺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拨款占所有教育拨款总额比重已达四分之一左右,但是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扩招近五倍,而财政预算拨款却增加不到两倍。因此许多高校不得不向银行寻求帮助,以贷款的途径来满足一定时期内对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相应的负债运营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高校贷款的产生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政府负有一定责任,同时,银行也看到了新的资金投放市场,并且高校还具有良好的信用保障,若高校发生债务危机,政府就很有可能拨出资金帮助银行归还债务,因此银行不再对高校贷款设置严格的条件,忽视了贷款偿还的及时性,导致高校出现了多头贷款,以旧贷还新贷的现象。
  二、高校贷款的核算现状
  我国的高校属于全额拨款教育事业单位,其会计记账基础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在此记账基础下,高等学校的财务收入与支出只包括现金实际收支的部分,对于已发生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则不能反映,这样学校的财务状况就无法全面体现。而且,在高校对实物资产的计量中,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并且一次作为支出进行账务处理,只要固定资产不报废,均以原值在财务报表中加以体现,不能如实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高校在该记账基础上,根据学校对债务的内部核算需要,也可以适当采取权责发生制。由于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没有确切规定用于基本建设的银行贷款及其利息的一套核算体系,使高校贷款的核算体系不统一。若采用事业财务的核算方式,向基建账目拨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自筹基建”科目结转,将贷款资金的数额转到基建账目上,这样在年终结账时,如果贷款基金还未偿还,“事业基金”科目可能会出现巨额赤字,当年就可能出现过大的收支逆差;另一种方法是将贷款资金作为“往来款项”转到基建账目上,使“应收及暂付款”科目反映出大量资产的存在,而且不将巨大贷款利息数额纳入基建成本中核算,这些操作都将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在完工后交付使用时,只能运用财政拨款或自筹资金才能进行冲销,如果银行贷款不能全额偿还,也就是说该基建项目未形成学校的净资产,这将导致实际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却不能及时入账,由于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两个账套核算体系的分离,这种情况也不能反映在事业财务中,形成资产的“账实不符”。这说明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的分离,不能准确反映高校的会计信息和财务状况,也不再适应高校贷款核算的需要。
  三、适当核算高校贷款
  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收入的范围进行合理界定。高校的收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部分:教育事业收入,高校可以根据在校生数量和各专业收费标准来测算学生的学费收入额。科研创新收入,高校可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额度,科研项目的种类以及该项目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来测算科研创新收入。财政拨款,学校可以本年度财政拨款的增长率为依据,并以上年度的财政拨款额为基数,来确定本年度财政拨款的数额。其它收入,该部分收入包括的方面主要有利息收入、社会捐赠收入和其它杂项收入等等。合理测算支出,高校的支出大体主要包括:公用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用合理测算出的收入减去支出计算出本年度现金结余量。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到资金周转因素,年度用于还贷的资金数额不应超过年度现金结余量的50%,这也是高校的年度最大信贷额度。按照谨慎性原则,高校应尽可能多的测算支出,尽可能少的测算收入,以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应将高校的会计核算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求得进一步完善。对高校贷款采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是防范和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根本对策。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对高校贷款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利用有限的贷款资金提升学校的层次等级,保障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天佐.高校经费筹措与管理新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肇洪斌.当前高校贷款存在问题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3]陈俊忠.高校贷款的核算与管理的研究[J].经济师.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客观需求,阐述了超冷却技术的原理其应用于水产品保鲜质量指标。  【关键词】超冷却;水产品;货架期;质量指标  一、超冷却的原理和应用  超冷却的原理:超冷却是使产品快速降温至产品冻结点以下的一种保鲜预处理方法。在超冷却处理时,外部数毫米的冰能够吸收食品内部的热量。冷却以后,食品便处于保藏的合适温度了。超冷却处理的食品货架期远比冷冻食品来得短,在超冷
期刊
【摘 要】作为烧碱工业的重要产品,氢气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气体,具有广泛的用途,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材料。然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的氢气一般温度较高,而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严重影响产品的纯度。此次设计任务是解决氢气的干燥问题。由于氢气性质不具有腐蚀性,采用普通冷却器和除雾器对其进行干燥。  【关键词】氢气;温度;干燥;腐蚀性  一、氢气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由电解槽出来的饱和湿氢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和其它气体
期刊
【摘 要】绿茶提取物(GTE)备受人们青睐,这主要得益于其抗氧化性、抗菌性、抗癌性、抗炎性等。此外,天然绿色的植物提取物的活性物质仍需利用静电喷涂和纳米粒子包裹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绿茶提取物;抗氧化剂;抗菌活性;食品安全  一、GTE的抗氧化性机理  脂质氧化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化学变化之一,会降低食品保质期,降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不稳定,易氧
期刊
【摘 要】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精馏塔,实现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的分离。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分离工段的精馏塔设计。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精馏塔;分离工段;筛板塔  一、确定方案  (1)设计方法。本设计在给定的已知条件下采用逐板计算法,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筛板式连续精馏塔。(2)设计流程。本设计采用连
期刊
【摘 要】鱼肌肉的生长和发育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的影响。本文从温度、光照和饲养水平不同角度对鱼类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鱼肌细胞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环境因素;鱼肌细胞生长  鱼肌肉的生长和发育在不同层次受许多因素如环境(气候、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众多研究表明非生物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例如喂养)对鱼的肌细胞生成有重大影响。本文就鱼类生活环境中影响鱼肌细
期刊
【摘 要】在本次实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生活饮用水中的铁、铜、铅、镁、钠、钾、钙、锌八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犀浦校区内饮用水水质较平均,所采集水样均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饮用水;重金属元素  一、实验原理  标准样品溶液经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为一条直线。采集的样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测定
期刊
【摘 要】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中,他阐述了各自如何产生、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强调了社会是产生心灵和自我的先决条件,而心灵和自我的形成有助于社会结构更好的维持和运行。  【关键词】心灵;意识;自
期刊
【摘 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种成份,是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抗癌方面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EGCG的理化性质,综述了近几年EGCG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部分研究。  【关键词】EGCG;抗氧化;抗癌  茶叶中的儿茶素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是多酚类物质的主体成分。茶叶中的儿茶素是2-苯基苯并吡喃的衍生物,主要可分为4种主要类型:
期刊
【摘 要】管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创造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得到共识,且管理学也日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学独立学术地位的确立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者、企业家们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泰罗就是其中一位很著名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泰罗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史上的里程碑,它开创了用科学化的方法研究管理的先河,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时代跨入科学管理时代。虽然科学管理理论最初的提出是针对企业管
期刊
【摘 要】文章概述了企业资源观,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研究企业股权进入模式。构建了简单的竞争优势模型。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假设两家企业股权合资后,往往能给双方带来的不等的核心竞争优势,即使双方所增加的核心竞争力有差距但这并不影响股权合资企业的存在。  【关键词】资源观;股权合资;进入模式  一、基于资源观的股权合资企业的研究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等级模式可以将进入模式分为股权模式和非股权模式,将非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