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18年11月24—27日广宁国家基本气象站雾日常规气象自动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NCAR逐日的1°×1°再分析资料,对11月24—27日连续4 d辐射雾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地面逆温层、水汽上干下湿、夜间云量少、风力微弱和较弱的辐散下沉运动是形成辐射雾的边界层特征。辐射雾生成前6 h升压、降温、增湿、低能见度等地面气象要素的演变是浓雾发生的前兆,气温明显上升是浓雾消散的指示。同时辐射雾的发展、形成和消散过程中能见度的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能见度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