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开支都是怎么花的?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显示,大众2014年的研发开支为135亿美元,高居全球企业榜首,三星以134亿美元排名第二,英特尔以106亿美元位居第三。我想知道大公司的研发开支都是怎么花的?
  —Dobson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研发开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会计学上面,研发开支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好了,其实从这个定义上面我们就应该初步了解研发开支都是怎么花的了。
  研发经费的多少某种程度上跟一家公司的创新能力联系在一起。一家公司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每年都会在研发上面有一定的开支。而那些高技术公司则更甚,它们需要快速迭代自己的产品以应对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半导体行业巨头Intel,每年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就占了很大的比重。Intel在2013年的总收入达到483.21亿美元,研发费用达到了106.11亿美元,占到了总收入的22%。那么如此巨大的开支,Intel是怎么花的呢?
  Intel在2013年的年报中对研发这一块做了详细的说明。投资的产品线有Intel Xeon处理器、Intel Atom处理器、第五代Intel核心处理器、无线技术等等。Intel的技术创新主要聚焦的领域为发展高级计算机技术、发展新的微体系结构、提升晶片制造工艺、构建新一代的平台、提出可穿戴设备以及嵌入式应用中新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强安全性和多核架构的可扩展性、提升系统管理以及可操作性。
  除了自己研发,Intel在2012年的时候开始和ASML Holding N.V.(ASML)合作,购买了该公司的有价证券(Securities)以及承诺支持该公司研发5年。另外还会和相同研发领域的公司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或者直接购买它们的专利。
  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在研发上面的投资似乎没有那么豪气,根据苹果公司2014年10月所发布的年报,2014年总的研发费用达到60亿美元,相比较2013年的45亿美元以及2012年的34亿美元却也是增长了不少。根据年报,该研发费用主要用来自主研发、申请专利以及购买第三方公司的技术。
  苹果公司在年报里面进一步说明了为何研发费用会年复一年地增长,其实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以及相关支出的增长,相关支出指的是以股权支付的补偿以及购买用于研发的各种设备的费用。公司相信研发有助于未来的发展以及保证在市场上面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在研发上面的投资。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李嘉文
  微博互动专区
  咨询_huxiao:@第一财经周刊 收到移动电源了,感谢!这赠品发得太低调,快递没有注明任何一财信息,都忘了这回事儿。另外,得寸进尺一下,订全年的送了这个还有机会参加抽奖么?
  RE:抽奖应该照常进行。不过就看运气了。
  李赫宰是笑笑的光:#李赫宰##guest house##李东海# 刚在《第一财经周刊》上看到李赫宰的图,当即就买了一本,跟着做这个动作,真的是忍不住再次吐槽李赫宰的裤子,你真的不冷么?
  RE:杂志推广,看来得靠各种粉丝。全是不假思索的爱。
  海浪0518:一本好的杂志,如果总是5天后才能收到,便不想再看了。想想以前还总是第一时间去报亭购买。@第一财经周刊
  RE:很抱歉啊,邮局递送这件事有点老大难。我们也很心塞。
  读者来信
  能否做3C产品售后服务类专题
  一财君好!阅读周刊已有5个年头了,感谢编辑们的辛勤工作!今天来信主要想说,3C产品目前正遇到发展的瓶颈,而在3C产品的背后,3C类的售后服务遇到的是更大的困境。PC业务持续萎缩,消费电子风光不再,通讯产品售后已经简单到直接更换的阶段。加上目前市场上企业的售后体系一般采用外包,而顾客往往会忽略。但购买是一时冲动,售后才是终身大事。售后服务问题重重,急需重新洗牌,因此希望一财君可以做相关的专题。如售后服务怎么接上互联网思维,售后服务新的发展思路等等。
  以上,十分感谢!
  —忠实读者唐杰
  RE:谢谢你的“5个年头”,另外建议很好,我们会关注的。
  一个疑惑
  在微商当道的今天,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在做手机微商,而且很多人都表示商机无限,但是真正具体投入之后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在淘宝大热之后,大家都发现了通过网上渠道来建立“商铺”可以省去实体店的店铺费和人工费,但是当这一商业渠道被迅速扩大之后,到底是好是坏呢?还有,微商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收益呢?—
  天使撒旦
  RE:微商现在有点泛滥,估计不适已经产生,不过尚在忍受范围之内。人品好、人缘广、货正点的,估计就能卖得动一些。人人都是微商的问题就是货卖给谁。另外假货的消极作用很大,骗子若太多,傻子也存在不够用的问题。
  小错误
  2014年第44期封面故事《11.11,购自全球》一文中,截至13时31分交易规模已超过2013年全天销售额,读了N遍都没读懂,伐开心,应该是全年吧!
  —Alex
  RE:应该是超过2013年同一天的销售额,加“同一天”会减少歧义。谢谢!
  关于iOS系统不兼容
  突然发现更新iPad系统后不能下载杂志了,心里那个急啊!被迫重新刷系统,向客服反映,可怜我这真爱啊!另外最近关于美剧查得挺严,给我们美剧迷带来不少影响。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广大网友进行了一系列“破冰行动”!我在想有没有更为商业化的模式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大的市场,应该有利润可赚吧!希望一财君能关注下!   —loongwayne
  RE:真抱歉,因苹果系统升级而导致不能下载的问题,技术团队正在寻找问题所在。在问题解决之前,您可以用网站帐号先在周刊官方网站www.cbnweek. com、iPhone客户端等其他平台阅读杂志。后一个问题我们会关注的。
  新粉丝来信
  哈哈,我想在这个年代写邮件的人已经相当少了吧,我是富大人的新粉丝,第一次看到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旅行的,刚刚翻开一期,竟然还有她的文章,叫《在吗?》喜欢这种风格,也可能,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心情,就不会写这个邮件,生活就是这么神奇。加油~~
  —somogd
  RE:如今写邮件的人,都是古典主义者。谢谢你的喜欢。每期都在的。
  寻求意见
  你好!我在2007年从杭州一所三流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500强的台资企业做业务工作,客户是日系的笔记本电脑公司,现在在这行业已经7年多了。因为个人兴趣,一直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想法,尤其是在上海这座金融城市,所以我有报考交大在职MBA的打算,金融专业方向。您觉得毕业后金融企业会招聘我这个没有金融领域工作经验的人吗?自我审视了一遍,虽有一腔热情,但感觉没有优势。盼回复,谢谢。
  —mtswz666
  RE:不会容易。读书机会是有的,但毕业后的机会,得看你具体学到什么了。
  一个疑问
  一财君:
  你们好!目前在淘宝等各大网站充斥着各种高仿款的鞋子,比如New Balance最近特别流行,你就会发现淘宝上高仿款比比皆是,甚至标题写着高仿款New Balance直接上架。我想问的是1.淘宝就对这些商家放任无视吗?2.为什么New Balance从来就没有想利用法律或其他手段围堵这些高仿的假冒产品呢?难道它也希望在中国市场利用一直以来穿高仿的消费群体来帮它满大街做实物广告么?谢谢!
  —cenyi
  RE:这个问题很有趣,这鞋跟夏天的洞洞鞋一样,已经无孔不入,如果单靠公司盘查,估计有点措手不及吧。淘宝对这些商家的处置大概是按批次来,难免有漏网之鱼。彻底根治山寨目前有点难。
  一个主题
  一财好,刚想到有个主题,不知道是否合适?题目:电梯大堂,请闭上眼养神!内容是现在的公司人在等电梯时,会遇到很多广告内容,而对于广告主来说,会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投放渠道。在大堂,我们会看到分众的大屏,还有现在会加插在梯门正上方或两个梯门之间的小屏,还会可能有X展架;进了电梯间,会有框架传媒的相框,还有就是现在通过显示楼层和天气而加插的小显示屏;最重要的是公司人自己手上的智能手机屏幕—拿报纸的确实越来越少 了。
  在这样刀光剑影的场合,渠道想方设法见缝插针—有的甚至是物业管理自营,对于广告主来说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也有可能是整个经济的一个缩影,品牌的不断迭代,或者不断出现的新品牌—因为互联网创业简单。另外,我们会看见很多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会在这些传统的渠道上做广告,感觉大有与原来的快消品和汽车品牌等分庭抗礼的感觉。祝好!
  —ARTDENG
  RE:谢谢老读者的又一次专门来信。这个小地方,早就有很多商业上的争夺,投资热的确促进了品牌迭代。
  本周我推荐






  一张猪皮价值100万元?
  比利时艺术家Wim Delvoye坚持给猪文身已经20年,现在据说一张猪皮卖到了100万元。为了逃避国外动物保护法律的监管和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他把艺术猪农场搬到了中国。
  推荐人:flower
  上榜理由:比起取熊胆,这个仁慈一点?
其他文献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企业领导者之所以有着较高的年薪,是因为他们要针对潜在的经营项目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但对于要做类似决定的企业管理新手来说,没有哪门学科或者哪个人可以给出有帮助的建议。  这类决策永远无法像计算机编程那样,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算法来进行。它更像是坐在陪审团席上参加庭审:只有在所有合理怀疑都有了确凿解答之后,你才能判定被告是否有罪。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企业的决策很少涉及
期刊
C=CBNweekly S=Howard Schultz  跟不少跨国公司一样,星巴克在中国和美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象。在美国,星巴克进行各种层面的创新,甚至被视为一家“技术公司”。而在中国,星巴克仍保持着一家传统消费品公司的风格。进入中国内地15年来,星巴克已将门店数量扩充至1400多家门店,而在2014年10月,星巴克旗下高端咖啡品牌“臻选”在中国内地正式落地,首批臻选门店为7家。在星巴克咖啡
期刊
“原来蓄电池还需要换?”今年10月,吴江在瓦尔塔举办的车友活动中听到一个车主这样的问题。这又一次提醒了他,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年轻的市场。  去年,吴江加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江森自控,担任能源动力业务汽车售后市场中国区副总裁,负责旗下品牌瓦尔塔(VARTA)蓄电池在中国的后市场业务。  一辆汽车平均2到3年就要更换一次蓄电池。在成熟市场,人们会自觉地这么做。他们能在各种地方买到用以替换的
期刊
说起英国您想到的是什么 王室以及辉煌的庆典场面和传统 伦敦的地标性建筑国会大厦 抑或远古时代的巨石阵 或者活力之都伦敦拔地而起的新建筑 新开放的旅游景点,如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推出的哈里·波特奇妙之 旅  这种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体现在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埃加尔和甲壳虫乐队原创的前卫曲风;英国诞生了莎士比亚,也孕育了欧文·威尔士和丹尼·博伊尔;牛津和剑桥,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学术中心,也是以引领创新理念
期刊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沙菲尔的著作《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研究的话题,可以说切中了几乎所有人的痛点。要想理解稀缺状态,解决“稀缺”问题,我们就要先来理解两位作者引入的“带宽”的概念。当我们难以打开一个网络视频,或者打开和播放速度过慢时,我们会说,这是因为带宽问题造成的网速过慢。两位作者把“带宽”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他们谈论的带宽,指的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
期刊
潘石屹试图表现出自己已经与创业者打成一片。  2月1日一早,这位SOHO中国的董事长在微博上宣布,他专门为年轻的互联网创业团队设计的“移动办公”产品SOHO 3Q正式上线。首批开业的是位于北京望京和上海复兴广场内的两家SOHO 3Q。  此后两天,潘石屹分别在京沪两地举办了SOHO 3Q的开业开放日。受邀者除了媒体和他的朋友,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在SOHO 3Q以橙黄色为主色调的空间里,潘石屹几乎和
期刊
在各种大型机器的包围下,一名工程师正盯着两块并排着的液晶屏幕。一块屏幕上呈现着水下的情景,仔细看,还能察觉出水的流动;另一块屏幕上是一组曲线图,分别代表着水流速度、水轮机转速等参数。这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水轮机内部的情况。  作为阿尔斯通法国格勒诺布尔水电实验室中的一员,他和这里另外49名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免不了要和“水”打交道—不过,并不是水电站中的水。  水电装机容量占全球25
期刊
APEC刚刚闭幕,家人决定进京来耍。我也得跟北京市政府一般,做点样子,整治内务,迎接客人。家里除了暖气,没什么好招待的。果然,大家到达之后,对其他不置可否,唯独对暖和表示了艳羡。  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也没有额外做什么安排。著名景点他们都去过,一开始的想法是冬天滑滑雪泡下温泉,但是都遭到了拒绝。我弟问是野生温泉吗?我说不是,我爸接着说如果是洗脚城那类就算了。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意兴阑珊,澡堂子似的,
期刊
1997年上映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代表作《第五元素》中的科幻场景,现在看起来其实并不那么遥远—在这部电影中,未来的人类可以用机器直接生产出肌体,像织毛衣那样修复缺损组织。  虽然“编织”出肌肤还未完全实现,但自己生长出被称做“第二层肌肤”的衣服已经成为现实。时装设计师Suzanne Lee和两个生化学家Paul Freemont、Alexander Bismarck合作的生物时装项目BioCout
期刊
进入一家企业做金融,在如今已经毕业两年半的黄正宏看来,应该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职业选择之一。  大学刚毕业时,黄正宏原本打算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进入传统的金融行业。可是就在他准备入职基金公司负责区域销售的时候,由于当时的A股行情很不好,他即将要去的岗位被临时取消。这使得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求职方向,并将目标设定为进入公司内部的金融部门。  在公司里做金融,是对公司资产进行管理,这需要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