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特点、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病虫害防治首选推崇无公害的防治思想,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依赖,坚持林业生态发展的路线。采取高质量、低成本、低污染的防治方法发展林业,以此来达到降低病虫害对林业产生的影响,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保障。
  我国林业种植面积广,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防治也相对复杂,给林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病虫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应增加资金的投入与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此确保更好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1、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
  ①人工林增加,天然林减少
  目前我国人工林种植高于天然林的生长比例,是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生态系统相对来说较为脆弱,林内的生物物种比较过于单一,导致大部分的病虫害缺少了天敌的灭除,从而给病虫害提供了繁衍发展的机会。病虫害对天然林的危害虽然较小,但对人工林造成的破坏却极大,最终导致整个林业的发展与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
  ②天然林大量砍伐
  因国家的高速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增多,致使大部分的天然林遭到长期的砍伐与破坏,最终导致天然林的数量以及种类急剧下降,森林多物种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天然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有所改变。
  ③化学农药的不规范与过度使用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大多采用化学药物方法防治,因此种方法省时省力被大多数种植者与林业工作者广泛使用,因长期的不规范操作与大量药物的违规使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力增强,森林环境也受到了破坏,给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增加了极大难度。
  ④病虫害防治手段、方法落后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还处于发展与落后阶段,发展的进程也相对较慢,无法满足现如今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即使在林业发展较好的省区,林业新技术与设备投入的力度也有限,致使防治工作无法更深入的开展,变得比较被动。防治手段也缺乏创新无法应对病虫害多样化的发生。林区生态环境也得不到多样性的发展、维护与建设,使得生态系统平衡、调节能力以及恢复功能被削弱。
  ⑤病虫害发生的种类、数量、面积增多
  林业病虫害目前的种类有8000多种,危害较为严重的高达200多种。近十多年,每年都约有3~5种的主要病虫害发生,使得众多林业面积受到严重破坏,同时还有新型的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损害的林业面积呈逐年上涨趋势,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主要诱因之一,此些问题的出现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地挑战。
  ⑥营林的方式不科学、不合理
  在整个人工林的管理和种植的过程中,很多种植者与管理部门比较看重林木的生产效率以及生长速度,而对营林方面关注度却不高,不科学、合理的营林方式使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加大。人工林的密度栽种不合理,苗木的方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导致林内通风效果差,阳光照射不足,透气性差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给病虫害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条件。
  2、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①合理的封山育林
  结合当地林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封山育林管理,此项工作实施要与当地林木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结合开展。结合栽植环境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以及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树种,以此完善植物树种合理化的构建,增加病害的天敌数量,以此增加林木的自然保护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②加强、完善病虫害监测预报机制
  人工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在使用必要的抚育手段外,更应当建立和完善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从而避免了病虫害大面积的发生与扩散。林业工作者应定期对所负责的林区巡查,要对林区的土壤情况以及空气情况全面掌握,同时作好数据统计。
  天气监测站应与林业企业单位加强合作,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天气、气候的变化信息,以便可以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此外,在病虫害发现的早期应及时治理并进行隔离措施,以免病情扩散及蔓延。
  ③提高科技防护含量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与建设,为了打造绿水青山,更应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对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改变现有的防治手段,不断研究探索出新的防治技术,并做到全国推广及应用。经费可以采用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等多渠道的方式。
  以往病虫害防治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目前国家在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杀虫脒等高毒性、高残留药物的使用,积极提倡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以及仿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生防制剂等药剂的使用。大力倡导并推崇使用无公害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通过使用飞机、6HY-25系列喷烟机等新型的防治器械对病虫害加强防治,利用無人机对病虫进行监测,通过新型的监测设备的使用可以更加准确的、更早的获得相应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与时间。
  ④综合防治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为发展的战略方向,在防治上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与用量,发展并保护害虫天敌,在结合物理以及生物等防治措施。充分掌握整个林区的湿度、温度、通风、光照等情况,对林区内的各种物理环境进行充分调节与控制,充分的发挥出林区内有益生物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发挥出相互依存与牵制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的系统。在此种生态系统下病虫害的发生数量,以及对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一定水平下。林业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与修复作用,可以较好的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上升。
  总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影响林业发展的关键,也影响着我国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治理时应结合本地环境、土壤等多种条件进行。
  (作者单位:125000辽宁省葫芦岛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这座形式别致的东京彪马屋坐落在东京的青山设计街区(city's Aoyama design district),由日本的知名设计公司nendo全力打造。这个室内空间别具一格,它也是设计师第一次尝试将品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在当前实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中成为排头兵,是一支富有生机活力、充满希望的队伍.谁掌握了青年教师,谁就掌握了教育
期刊
林业生产的过程中,林木种子的处理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长效率,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使林业生产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我们有必要针对林木种子的处理技术展开研究。采取有效的种子处理方式,来提升林木的生长效率以及生长质量,从而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进程。文中,就从林木种子的处理技术以及林木种子的储存方法入手,对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林业生产的整体质量。
摘 要:体育教师即是体育课程的执行者,也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体育教师为主体,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而教师的工作,教师施教的成功与否与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所以作为主体的体育教师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与其自身的教育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怎么样才能展现出城市的良好发展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城市的园林发展状况,例如园林植物保护措施实施的情况如何、城市实际整体的园林艺术的占比、城市园林的具体实
体育教学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新的景观,令人欣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曲解了新课标的某些理念,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忧患的现象。    一、刻意求新,热闹非凡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三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只图课堂气氛活跃,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基本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高附加值、高度市场化的特征的现代化农业呼之欲出,这就
期刊
松毛虫的主要栖居地为松树,并且会对松树叶、松树皮进行噬食,所以松毛虫对松树的生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发展,松毛虫得到了大范围繁衍,许多地区的松树林都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松毛虫产业化防治技术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在众多危害我国森林产业的病虫害因素中,松毛虫位居前列,每年会对大面积的森林形成危害,造成树木枯萎而死。为了对松毛虫进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