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救赎

来源 :上海人大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在一个天微亮的凌晨5点半……
   也许是在一个空气骤凉的11℃傍晚……
   也许是在一段连续24小时未合眼的途中……
   也许是在刚读完半米厚案卷而点起的那一支烟后……
   由心梗引发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数,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家中,但由于缺乏急救知识,人们往往容易错过最初4至6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学习掌握自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有效减少心梗患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被国际组织定义为“世界急救日”,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
   55万!这是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统计的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的数据,居全球之首。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显示,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据称,在中国医院外发生心源性猝死者的生存率不到1%,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急救人员的缺乏,加上抢救设备的不足,使得我国院外抢救成功率较低。但随着社会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健康中国的推进建设,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的地方已越来越多,在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之外,对使用AED设备的普及成了第一要务。有了机器,还需要“人”,迫切需要提前介入、正确使用。
   近年来的急救现场已常常可以看到AED的身影,有2000余台AED被布置在上海的地铁站、机场、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场所,那一个个醒目的红白小匣子里装的便是“救命神器”。自2015年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应急办启动“上海市试点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公益项目”并将它们布局在本市的人流密集场所以来,这些“救命神器”已成功抢救国内外患者9人。市民自救互救的意识在逐年增强,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护水平,也为增添城市“软实力”提供助力。
   “想救不会救怎么办?”为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会于9月17日组织了一场“心肺复苏结合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由长期承担本市应急救援培训工作的市红十字事务中心进行现场培训。培训讲师运用4课时将CPR、AED应急救护技能以及气道梗阻急救等简单的知识技能倾囊相授,并指导了学员实训。
   培訓前,很多学员表达了心中的疑虑,短短4个学时就能学会这些技能吗?学完后,真的可以在危机关头救人吗?培训后,这些疑虑得到了解答。AED操作只需严格按照它的语音提示去用即可,所以AED被称为如同傻瓜相机般简单操作的“傻瓜机”。参训同志热情高涨,大家纷纷表示:“参加专业培训真的很有必要,看电视的时候以为CPR很简单,今天用人体模型实际操作才知道,真的要用很大的力量去按压,很费体力才是有效的CPR。”
   “想救还是不敢救怎么办?”虽然经过了CPR和AED培训,拿到了相关急救资格证书,但真遇上紧急实战,还是不太敢上,“又怕自己用力过猛按断对方肋骨、戳破内脏,又怕自己操作不当耽误对方救治时间”。被称为“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而今年起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也为救助活动提供了保驾护航的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生死瞬间并不罕见,“救命神器”的逐年投入大大增加了公益救助的成功率,然而最现实的一步仍在于如何提高大众的急救能力和出手意愿。学习应急救护知识不仅是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种本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惠及他人。当急救教育更多地被纳入学校与家庭教育,当急救知识越来越融入社会文明,每个人都应当将主动掌握一些急救技能作为公民意识,也把学习如何急救当作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脆弱的生命才更有保障。
   (作者系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干部)
其他文献
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  黄河流域首个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已正式签署。日前,山东省与河南省签订《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补偿协议》明确最高补偿资金规模达1亿元,分为水质基本补偿和水质变化补偿两部分。  在水质基本补偿方面,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
期刊
12岁,她将成为一名医生当作人生的唯一选择;23岁,她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医生,与宝山结缘;38岁,她调至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随后成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她是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党总支书记、区人大代表王倩。   因一场病埋下的“种子”   生于1972年的王倩在陕西咸阳长大。一场同伴间的打闹让年仅12岁的她患上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医生说我这种情况需要截肢。”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爸
期刊
本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五件法规.通过的《上海市水上搜寻救助条例》固化优化了本市水上搜救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了搜救能力建设的保障措施,对全面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建设国际一流水上搜救体系、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的《上海市慈善条例》对加强慈善事业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健全公众和企业参与机制、提升慈善工作便利度透明度、弘扬慈善文化等进行规范,将为促进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通过的《上海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是加强人大监督职能的重要法规
期刊
9月28日,《上海市慈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表决通过,《条例》动员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此前8月17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共同富裕”一词被高规格提及,“三次分配”一词更登上了热搜。   “三次分配”又称“第三次分配”,源自于1994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著《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一书,即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
期刊
经济活跃强劲、创新能力跃升、营商环境优良、要素流动畅通、公共服务便利……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新图景正向世人徐徐展开。   近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全面对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牢牢把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战略机遇,以“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为主线,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
期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从历史发展动态之维认识新型政党制度,其思想意蕴揭示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阶段屡次试错后的历史抉择;从中西政党制度比较之维认识新型政党制度,其思想意蕴体现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的新模式;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创新之维认识新型政党制度,其思想意蕴代表着中国本土政治智慧的结晶;从合作之维认识新型政党制度,其思想意蕴昭示了人类政治文明和政党政治的新范式。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和要求,将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情况列为2021年度重点监督项目。   今年4月初监督项目启动伊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就明确指出,要推动一场“长牙齿”的监督,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论英雄,高质量地推进人大监督工作。那么如何才能使监督“长出牙齿”,更好地推动本市“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呢?  提高站位
期刊
10月15日至16日,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松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海东带队出席,松江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同志、部分在松科创企业人大代表等参加。本次会议由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承办。   会议期间,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苏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人大常委会领导开展了工作交
期刊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频繁,产业集聚、大型商业综合体多,建筑总量大;一方面高楼林立、城市地下空间容量大,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工程任务重,虽然消防安全可控,但与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相比,还有一些短板和问题。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了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执法检查,并作为今年的重点监督项目之一。9月28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
期刊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上,“深刻认识学习上海等地经验”被多次提出。“上海经验”到底从何而谈?是上海的防控指挥体系,还是精准流调、口岸防控?我所在的同仁医院是上海众多坚守、奋战于抗疫一线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之一,在发现并治愈了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同仁經验”得到了市领导和市卫健委的肯定,由沪肺炎防控办发文并在全市推广,从中或许能一探究竟。  未雨绸缪,拿下防疫主动权  自新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