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的胜利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1日,《大众力学》在乌镇戏剧节的第四场演出,露天剧场下着雨,台上演员穿着雨衣演戏,台下观众穿着雨衣看戏。有人感动哭泣,没人提前离开

  “我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说罢,第一个来到台前的《大众力学》演员马建东,按下了手中的计时器。
  马建东第一次出演话剧时,因忘词而在舞台上呆站了一分钟,他想分享那种感觉。
  他做到了。计时结束时,现场的许多观众都长舒了一口气,吐出了那让人窒息的漫长的尴尬。人们发现,同样是一分钟,却完全不同于早上赖床时的一分钟所产生的贪恋感,以及考试收卷前的最后一分钟带来的慌张感。
  简短的自我介绍,加上别样的“一分钟体验”,就构成了马建东第一段表演的全部。
  这也能算是表演么?是的,在《大众力学》的舞台上,这算是表演。
  《大众力学》在2018年的乌镇戏剧节上首演,16位素人演员,身着各异的私服,在舞台深处坐成一排。轮到的人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和上一位表演者做简短的问答,然后开始自己的“独角戏”,等到与下一位表演者做完问答,便重新回到原来在队列中的位置。
  表演内容是一段戏剧独白,有人用声音表达,有人用肢体表达,有人选择经典译制片中的片段,有人选择极具现代感的音乐剧。
  他们共同的表演核心是:展现个人的“表演梦”与现实的拉扯。

梦想的实现与消逝


  用素人演员无逻辑联系的片段式表演组成的一部舞台剧,会好看吗?让戏剧本身去回答。
  “住在一个小城里边,每天过着没有变化的日子。早晨买完了菜,总喜欢到城墙上走一趟。这在我已经成了习惯,人在城头上走着,就好像离开了这个世界。眼睛里不看见什么,心里也不想着什么。要不是手里拿着菜篮子和我先生生病吃的药,也许就整天不回家。”当杨琳娜在舞台念起这段独白时,我的心跟着紧了一下。
  她微低着头,眼神向下,没有表情的脸平静却透着忧伤。头发随意地垂着,风吹起来她也不去管。她沒有叹一口气,但是她说出的每一句都像是叹息,对生活与梦想的无奈的叹息。
  整段表演只有台词,没有任何表情和动作,但却把观众一步一步越来越深地带入到她的表演中。那股引人入胜的力量并非演技,而是一个素人演员所拥有的、可能也是仅有的最本真的情感。
  杨琳娜是一位生活在小城里的护士,她觉得自己很木讷,时常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她不喜欢当护士,梦想能成为一名演员,可当她终于鼓起些勇气走出小城去追逐梦想时,她开始脱发,然后“腿也坏了”。人生仿佛被卡在了那里,动弹不得。
  与其说杨琳娜在舞台上完成了一段独白演出,不如说她在舞台上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诉说。
  16位演员,每一位都是来诉说的。
  快到退休年龄的图书编辑张淑,自年轻时便在心底埋藏着一个当演员的梦想。终于她获得了这个机会,走上舞台,她选择了《海鸥》中的片段,因为其中的那句“我终于成为一名演员了”是她由衷的感叹。
  崔玮,德州扑克牌手,曾做过演出经理,从来没有登过台,但是常在后台吐槽台上的演员演得没有他好。终于,他在《大众力学》的舞台上,用契诃夫的《樱桃园》证明了自己。
  所以《大众力学》是期望为素人演员提供一个圆梦的平台么?或者去佐证情感比技巧更重要?导演李建军说,他没想过这么多,他就是想把一些日常的故事和情感带到舞台上。“整部剧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关于表演梦的故事。”
  而编剧庄稼昀与导演李建军之间的灵感碰撞,来源于舞台。当李建军说要在为乌镇戏剧节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上做一出戏时,“瞬间感”袭入庄稼昀的脑海中。于是,在庄稼昀的剧本中,随着舞台的“瞬间存在”,演员们在舞台上也是“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的。每个人从集体中走出,来到台前完成自己的独白,然后又重新“消失”在集体中,带着他们的表演梦一起。但其实他们还是在舞台上,就像演员虞洋感叹的“第一次到了舞台上还是在当观众”。
  庄稼昀认为,这种瞬间感也能体现梦想实现的瞬间。“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是哪一种梦想。然后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你实现它的那个瞬间要么是不自知的,要么是非常短暂的,你还没有抓牢就又失去了。”
  按照这样的编剧思想,马建东在第一段表演结束后,把计时器给了舞台旁边的执行导演。之后,每个演员开始独白前,都会响起号角声,冥冥中给予演员一种使命感,去完成表演。待表演完成,计时器便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声响,提醒演员:结束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是哪一种梦想。然后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你实现它的那个瞬间要么是不自知的,要么是非常短暂的,你还没有抓牢就又失去了。”

  残酷,却现实,充满拉扯感。
  1995年出生在内蒙古边陲小镇的孙悦星,性格豪爽。她的第一段表演是演唱《爱乐之城》中米娅唱的《The Fools Who Dream》,唱给自己,也唱给所有人。
  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孙悦星曾自命不凡。而在《大众力学》的“拉扯”中走了一遭之后,她内心发生了变化。
  “我开始明白,要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要正视自己是个普通人,回归日常的琐碎生活。”她说得十分诚恳。

凡人的剧场


  选素人做演员,讲述素人自己的故事—早在2013年,李建军便开始尝试用这样的概念做戏剧,于是有了《美好的一天》。而与《美好的一天》单纯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大众力学》需要素人演员去完成前后两段独白,尽管不长,但到底是需要些功底的。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建军在北京和上海办了六次工作坊,从一百多位报名者中选出了这16位素人演员。到达乌镇后,又在当地选了一位8岁的小演员,在演出的最后登台,“收尾”。   演员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则,一方面是他们与表演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每个表演者之间的差异性。在选择演员的过程中,李建军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素人演员自选的表演片段,会折射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
  李建军回忆说,杨琳娜在面试和第一次排练时,都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那是属于她的一种特殊的本真,是不同于工具型演员的,也是我在这个剧里最想要展示的。”这种本真,甚至包括错误的重音、不够标准的腔调,以及马建东长达一分钟的忘词。
  正因如此,《大众力学》的演员培训和排练也不同于其他戏剧。素人演员缺少表演技巧,如果本人和文本产生不了共鸣的情感,是很难把作品完成的。而如果与文本的共鸣十分强烈,台词、嗓音等对专业演员培训的内容,就会显得是过度且无效的。
  由于和李建军以往的经验不同,在整个排练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试错。“以往的经验会把我拉扯到另一方面,把他们当演员去使了,然后发现不对,就再回到最初的设计。”
  “其实在北京排练时的样子,与后来在舞台上呈现的是不同的。”演员李辰川说,起初,每一个人在念独白时都会有群体活动,来呼应独白的内容,但是后来全都拿掉了。因为形式感的美反而会吞噬掉最想保留的淳朴。
  与其他演员相比,李辰川和戏剧的交集多很多,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他,会在业余时间从事剧场创作。
  “有人说《大众力学》是戏剧春晚,听起来很尴尬。”李辰川的语气有些无奈,也有些反讽感,但他坚定自己的想法。那些形式感的东西是戏剧人擅长的,反而信念感和安全感是很多戏剧人缺失的。他们怕,怕观众觉得不好看。只有增强信念感,才能牢固地树立起初心。
  在他看来,自然的表演不同于导演给排戏,告诉演员哪个是逻辑重音、哪句语气有问题。“排戏其实容易把角色给排‘死’。就是走几步导演都要算,那其实是很抹杀人性的。”而戏剧被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大家一直在拔高技术而不是审美,所以组成戏剧的更像是一个个精巧的零件,而不是有灵魂的故事和演员。

戏剧的仪式感


  张淑每天去排练,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大概要三个小时,远远多于排练的时间。可是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在地铁线上像兔子一样穿梭是很兴奋的,仿佛自己浑身的血液都更新了一样。
  李建军认为,这源于戏剧带给人的仪式感。演员们每天排练时经历困难,甚至会产生挫败感,而这些都是重要的经历。在他们登台以后,这些经历会内化为他们心中仪式性的支撑。
  所以他经常组织演员们去做仪式性的训练,例如一起唱歌,一起静默。在训练中很多人会哭泣,这种情感是不会在舞台上展现的,但也恰恰是这种情感凝聚着戏剧人共同去完成创作,并吸引着观众。
“排戏其实容易把角色给排‘死’。就是走几步导演都要算,那其實是很抹杀人性的。”

  对于观众来说,需要戏剧其实也是需要一种情感的出口,而戏剧的仪式感造就了戏剧无法被其他娱乐替代。戏剧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当下真实的情感,这是在家里看电视、在地铁里听音乐、在电影院看电影所收获不到的。
  “而戏剧最根源的,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问题抛给观众看,不一定给答案。”李辰川说,观众看到这些可能就发生在他们生活当中,而这些也可能就是他们生活中最脆弱的地方,经历了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发觉到问题的根源,通过一出戏可能就寻找到了答案。
  作为戏剧人,戏剧对于李辰川来说,更像是一件心爱的玩具,一旦失去便会感到空虚。“其实古代人画画、写书也像是一种娱乐,因为当时的娱乐项目太少了。到我们这一代资源其实已经非常开阔了,可以选择的东西很多,就是看你通过哪种方式度过你的生命。”
  李辰川之所以选择了戏剧,是因为每当他考虑到某种关系时,大脑便会不自觉地生成出一个完整的戏剧概念,包括一些文字,如何表达,期望的效果等等。“这种生成是逃不掉的,像一种惯性思维。”他说起来很随意,反而显示出戏剧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同样随意的还有孙悦星。
  “我并没有那种一定要做戏剧的执念。”经过认真地思考,孙悦星肯定地说。但是自从上大学后接触到了戏剧,她的生活中便总是有戏剧的存在。念书时参加戏剧社,毕业后从事过某戏剧公号的运营,换了工作后也会时不时地在朋友的戏剧中演个角色。
  又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孙悦星同样肯定地说,做戏剧像是一种习惯,不做就觉得生活中缺点什么,然后就会在不自觉间向戏剧靠近。尽管要搭时间搭精力,也没什么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孙悦星还是在做,推动她的就是大家努力完成一件事的仪式感。
  人生总是充满了纠结与矛盾,于是便有了各种作用力的拉扯。但拉扯感很微妙,就像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大众力学》,全文没有给概念,也没有给结局,但始终充斥着拉扯。
  李建军确定下“梦想与现实拉扯”的主题后,便用了《大众力学》这个名字。
其他文献
现代的政治理论家已强调,“安全”已转到生活面,国家必须致力于,人民可以呼吸到清洁的安全空气、清洁安全的饮水、安全的居住环境等。  1944年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到了尾声,当时美国总统小罗斯福前往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但因为他临时感冒,现场演说取消,改成对全民的广播。因为那篇演说相当冗长,后人大都忘了。其实那次他广播演说,可能是小罗斯福所有演讲里意义最深远,对当代最有启发的演说。因为在价值上
2018年7月6日上午,张小林从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明晃晃的阳光就打照在脸上。握着红本本,看了眼身旁的娇妻,张小林笑了。  此刻的太和县,晴空万里,万物生辉。和这天天气一样,张小林的内心也一下子亮堂起来,毕竟,“终于结婚了!”  张小林是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人,今年30岁。对城市人而言,这年龄不大,但在农村,这意味着已过结婚年龄好几年,并有迈向孤独终老的危险。棚改让张小林“幸运”地逃离这一危险处境。 
李少威副主编  倘若问我是什么东西第一次触动了我跟哲学挨点儿边的思考,我将回答说:“棺材。”  出身乡土,棺材是见得多了的。童年玩捉迷藏,我有一个不被人找出来的法宝,那就是钻进我奶奶的棺材里去。那东西除了我,没几个孩子敢靠近。  我奶奶的死去,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但她的棺材早就置办好了,并落满了灰尘。那时的人过了中年,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往土里插的意思了,就要张罗打一口棺材的工作。打好之后,架在房梁上面
冯友兰先生写于1940年的《新事论》可谓“中国新叙事”的先驱,现在读来仍觉意蕴深远。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模式成为国际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相应地,从中国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这便涉及所谓的“中国新叙事”。其实,中国新叙事并非现在才开始,早在清末民初就开展起来。  在笔者看来,冯友兰先生写于1940 年的《新事论》可谓“中国新叙事”的先驱,现在读来仍觉
近日,一项针对泰国608个社区领袖所做的民调显示,泰国过渡政府总理巴育的支持率在他出席亞欧峰会后攀升到九成以上。在政局长期动荡的泰国,一个军事政变者能有如此之高的支持率实属罕见,也说明自8月21日在立法会上以几乎全票当选总理以来,巴育与民众的关系正步入一个蜜月期。  同时,泰国过渡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军方已基本完成国内整顿,开始进入推进国家改革的攻坚期。而体制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对这场政变的终极评价
中国反性骚扰的进步  英《自然》5月18日  20年前,北京大学的教授沈阳被指控性侵女学生高岩并间接导致她的自杀身亡。这个案子当时无人问津,现在却在中国社会被众多人关注。#Me Too反性骚扰运动在中国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也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上个月正值高岩去世的周年纪念日,北京大学证实当年对沈阳进行了处分,因为他和学生高岩之间维持了6个月的不正当关系。但是沈阳向中国媒体表示所有舆论对他的指控
中国社会的气象渐渐不一样了。  “气象”这个词含义上很虚,但在描繪软性力量方面又很实,是对“势”这个典型的中国概念的形象化。而我们都知道,先辈们说的“势”,主要是人心,剥离政治动员带来的暂时性效果不谈,人心本质上是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不断被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里不但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根
2015年2月7日,湖北,横店村。  等到余秀华“消停”下来了,才去找她。坐着摩托车到了她家门口,她听到声响,嚷嚷着从屋里出来,穿过院子来到门口,动作相当迅速。见了面,她就指着《南风窗》记者的破洞牛仔裤说,你这一路上是摔了多少跤啊?  “穿过小半个中国来找你,不容易。”配合了一下她的小幽默,她歪着头笑开了颜。  头一天打过电话给她,但她说,这么多人,谁记得你呀。  她说话总是这么直接。  的确,2
邓女士最近有一件烦心的事,属于那種想帮人做好事,事没办成功,反而揽了一筐子苦恼郁闷搁在自己心间,挥之不去。  事情的起因大致是这样的—某天,邓女士的一位好姐妹找到她,很伤心地说,自己的丈夫找到了一个“小三”,这个情人就在邓女士的单位,她很气愤,想告,想打,想大吵大闹,可想来想去,那只会把事情闹大,闹个翻天覆地,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夫妻俩和孩子,而且自己并不想离婚,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小孩身心健康和维护
关于教育,可以说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一个聚焦了全社会的心理能量的领域。  但在这个策划里,我们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把它放到中国社会大变化的背景中,去看一看一种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对整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关系。  准确来说,是教师-学生-家长关系,至于影响到了这一关系的教育部门的权力运作,我们悬而不论,假定它是已知的背景。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常识。  “关系”最能说明处境,也最能切入教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