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康复质量和情绪的影响,为改善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12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
【机 构】
:
528305,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康复质量和情绪的影响,为改善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12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在干预6月后,比较两组遵医情况、负性情绪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按时复查、劳逸结合、合理饮食、控制情绪、规律生活等遵医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χ2=17.479、7.670、5.018、10.141、9.605、4.480, P<0.05)。观察组干预6月后SAS、SDS和SF-36评分分别为(27.35±6.80)分、(26.83±7.12)分、(88.45±18.51)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t=5.732、5.539、6.133,P<0.05)。经社区护理干预6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9%(65/68),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的治疗有效率(χ2=9.386,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肺结核患者康复,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小RNA分子,在基因的转录后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许多microRNA被证实与各种肿瘤相关,包括肺癌.某些抑癌性microRNA的缺失和致癌性microRNA的过表达已经在许多肺癌中被发现.近年来,microRNA与肺癌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日益成为焦点,也为临床靶向治疗肺癌提供了可能性.现就microRNA与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
我国护理人文课程存在理论多实践少、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对其改革势在必行。遵循高等护理教育的指导思想,围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题,探讨护理人文课程的内容、师资以
颞叶癫(癎)(TLE)是癫(癎)中最常见的难治性类型,临床上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癎),手术切除致(癎)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MRI技术的迅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癫(癎)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也居于前列.因此,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现在仍然被临床所采用.但鉴于以上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来有关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就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生物作用及其在肺癌诊断、治疗及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 CNP)应用于尘肺患者大容量肺灌洗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5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护理模式,
脑组织半暗带是可逆性脑损伤,临床上若能及时治疗可以防止脑组织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脑组织半暗带的变化特点、病理改
18F-FDG PET是一种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功能显像方法.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明显增高.近年来,18F-FDG PET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最新研究表明,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18F-FDG PET在评估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本文就18F-FDG PET在评估非小细胞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