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诊断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ing5322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存在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只进行PCR诊断。结果表明,病猪患有猪细小病毒7型病毒病。可见采用PCR反应技术可有效、快速地诊断猪细小病毒病。
其他文献
为破解油茶产业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在潜山市槎水镇开展了油茶生态化栽培试验,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化栽培平均年产量增加642.0351 kg/hm2,年纯收益增加23
为明确桦甸市玉米适宜的用氮量,进行氮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生育期、叶面积指数、SPAD值、产量、百粒重等多个指标,当地玉米用氮量以200 kg/hm2为宜。
以孢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铁线蕨原叶体增殖、孢子体分化的影响,以期获得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铁线蕨原叶体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IBA 0.1 mg/L,增殖系数为4.28±0.41;孢子体分化最佳培养基为1/2MS+KT 0.1 mg/L+NAA 0.1 mg/L,分化率达91.11%±2.22%。
为实现国产花卉的规模化、高品质生产,对盆栽小菊橙色雨燕开展潮汐式灌溉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栽培基质为国产泥炭:进口泥炭:珍珠岩=4:4:2,最佳生产管理参数为供液高度3 cm、浸盆时间20 min。该栽培模式在提高花卉品质的同时,可节约水、肥、人工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属于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本文分析了甘蔗间种花生的意义和甘蔗间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农艺技术要求,总结了甘蔗间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选用优异的种茎(种子)、选择适宜的土壤、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加强田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土地利用率、水肥利用率以及综合效益,促进甘蔗、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为例,对耕地整理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经过基础权重的确定,评定该区耕地整理适宜性等级,并划分等级区。结果表明,涞源县耕地整理适宜性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适宜整理区、比较适宜整理区、基本适宜整理区、不适宜整理区。其中,适宜整理区占涞源县耕地总面积的43.8%,比较适宜整理区占33.2%,基本适宜整理区占3.5%,不适宜整理区占19.5%。可以看出,适宜整理区、比较适宜整理区、不适宜整理区占比较大,基本适宜整理区占比较小。
加强辣椒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增加辣椒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本文对辣椒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策,以期为脱贫攻坚下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近年来,在卷烟降焦的形势下,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开展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降焦。其中,滤嘴通风稀释技术较其他工艺简单,目标值实现更快捷,在线打孔通风率符合性控制较好,但稳定性控制存在波动。为了研究在线打孔设备参数对卷烟通风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的方式观察在线打孔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同打孔孔数、控制参数与通风率的相关性,为在线打孔通风率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来,霍山县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介绍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霍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稻鳖生态种养是根据生态学原理与稻鳖共生、互利互惠的关系,通过稻田改造及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使稻、鳖在同一稻田中共同生长发育,实现产品提质、效益增加、环境优化的一种新型综合生态种养技术。本文总结了稻鳖种养技术,包括基地规划、基地选择、稻田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鳖养殖等,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