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组分对智能分选X射线识别规律研究

来源 :洁净煤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煤和矸石智能分选过程中的分离依据问题,利用X射线识别矿物原理,结合图像灰度值提取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矿物及煤炭在不同尺度及密度情况下的灰度值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单一矿物及混合矿物的灰度值随其厚度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相同厚度时,矿物密度越大,其灰度值越小,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不同煤样.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单一矿物和混合矿物厚度灰度值的回归方程,其中单一矿物石墨、石英、高岭土、蒙脱石在高能区和低能区下的回归方程系数a分别为59.25、65.69、61.61、58.02和174.95、177.31、186.95、161.81;利用石墨分别与其他3种矿物混合制得石墨∶石英、石墨∶高岭土、石墨∶蒙脱石、石墨∶高岭土∶石英、石墨∶蒙脱石∶石英、石墨∶蒙脱石∶高岭土样品,其高能区和低能区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51.12、156.00、153.13、152.43、152.98、151.98和193.34、201.34、192.93、191.26、194.68、193.08,并用单一矿物回归方程对混合矿物进行验证,发现灰度区间与密度区间相对应,符合X射线识别规律;不同煤种(焦煤,肥煤,气煤)的灰度值与其厚度和密度具有高度显著的规律性,且变化趋势与单一矿物和混合矿物一致.
其他文献
结合三德宜SDE家居品牌策划项目案例,阐述一种基于细分生活场景的用户聚类方法与实践。研究者针对小户型客厅生活场景,通过调查问卷与用户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年轻人居家生活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的“封闭性”教学而言,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教师“善意”的暗示是否多多益善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想、去说,不断进行提醒、暗示。结果往往
直觉体验是儿童接触身边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感受,往往是无意识状态。本文意在直觉体验的理论要旨探求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引领教学。直陈当下的美术教学现实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