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寻梦者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un200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画界提起步欣农的名字,很多人都会很敬重地告诉你“他是一位长者”。
  说他是长者并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他今年七十岁,刚过古稀之门,在上海画界他还不是辈份最高的。说他是长者也不是因为他曾任上大美院油画系主任、副院长,人们敬重他是敬重他的人品画品,他是位温文尔雅、画风优美、为人忠厚、潜心艺术的谦谦君子。
  他是陈逸飞的挚友,陈逸飞生前与他相识相交四十年,在上海画界,年长的人大多称步欣农为“大步”,这一称呼包含了稔熟、尊重、亲密、信任;这一称呼就是陈逸飞最先叫出来的。我知道这是因为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们就一起合作过。第一次合作作画是在1965年,那年陈逸飞19岁,他27岁。我曾问他:“那个时候应该是您带着陈逸飞画画吧。”他马上很认真地纠正道:“不能这么讲,陈逸飞是真正的天才,我一直很怀念当年我们一起合作绘画的日子,那时我们年轻,充满激情。”
  他的学生都很喜欢他,尊重他,他们说他当系主任时是优秀的系主任。为支持教学,他会把一切都安排得有条有理,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学生们安心学画。当院长时他又是位思想解放、学术开明的院长。他虽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人,但他坚决反对用任何框框来限制学生们的艺术创新。何纪平曾给我讲过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由于长期受苏俄油画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大多数美院对色彩的教育偏重俄罗斯油画那种阴暗低沉、灰褐黑色的基调,而生性浪漫的何纪平却不太喜欢这种色彩基调,常在作品中大胆使用红色、蓝色、粉黄色等色彩,其结果可想而知,经常被评为不合格。几次下来,不服气的何纪平找到了当时任副院长的步欣农评判。步欣农端详半晌笑眯眯地说:“看来你对色彩的理解已超过我们了,试试吧,或许也能走出一条路来。”果然,何纪平现今已以她迷蒙优雅的色彩在画坛中声名鹊起,有多家知名拍卖公司找到我们画廊希望得到何纪平的作品。所以何纪平常说: “如果当时他把我狠批一顿,我只能投降了,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了。”
  他是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教授。但他没有一点点“大家”的架子。他的学生告诉我:“步老师很有劲的,看到哪个学生画得好就很开心,常说,嘿,那个谁谁谁的,你画的那个什么什么的真好,什么时候教教我,我要跟你学一点。他是老师,但更像朋友。”他几乎记得所有他教过的学生的名字。这使我联想到当今画界少数略有小名便傲视天下狷狂张扬的画家,无怪乎人们敬重步欣农称其为谦谦君子。
  他七十岁了,但看起来很年轻,至多六十岁的样子。但他的内心更年轻,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简直不能相信这些画出自一位年届七旬的老者之手。它给我带来的震憾就像看到画界前辈陆国英老师2006年以后的作品时的感觉。我当时曾十分震惊地对陆老师说:“陆老师,您八十岁之前的作品与您的年龄是相仿同步的,而您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却使我感到了无比潇洒的青春张力,甚至还有几分狂野,我在您的作品中已完全看不到颜文樑大师的影子了。”陆国英老师当时十分开心地笑道:“我的心现在已十分宁静,所以我反而放得开了。”步老师的画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你在他的画中能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生命的喜悦。如空山幽谷,暗香传来,鹧鸪落处,溅起阵阵林涛,回声远去,反而更觉空灵平静。无论是在奥地利看阿尔卑斯山还是在威尼斯看贡多拉,从桌面上静静地开放着的花朵,到月色中的女人体,这些作品都默默无语地为你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这种宁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它是一位艺术家献身艺术,心无傍鹜时的宁静,唯有那些早已对世间名利淡泊视之,把灵魂都奉献给艺术之神的人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是一种非常祥和的心态!放眼当今中国画坛,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已如凤毛麟角了。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浮燥和不安,太多的欲望和焦虑。你仔细看看他画中那种白色、黄色、紫色的运用,你一定能感觉到体会到。
  步欣农真正是一个成功的寻梦者,他实现了他童年的梦。在孩童时代他就梦想成为一名画家,喜好绘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在初中时代起他就乐此不疲地承担了班里大多数同学的美术作业,在大多数孩子看来这是个很没劲的事,而他每逢“抱着二十几本美术作业本回到家时,心中显得十分得意”(步欣农自述),乃至高中毕业时班主任都建议他去考美院。于是,他为自己学历留下了很正规很响亮的轨迹,初中——上海向明中学;高中——上海位育中学;大学——浙江美院(即现在的中国美院)。他是1958年考进浙美油画系的。当时的浙美师资力量雄厚,油画系更是人材济济,如费以复、吕洪仁、吴德隆、罗诒、方干民、汪诚一、于长拱、王德威、全山石、肖峰等。在这些名家之手的调教下步欣农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四十多年无论是在上海博物馆还是在上大美院,无论冬夏春秋,他从未停止过他寻梦的脚步,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画着,四十多年来他有超过一百多幅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大展。入选作品超过98%,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西方民谚道:“如果有梦就不会老去。”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步欣农的确没有老,就是与很多比他晚一、二辈的画家们比,他仍是年青的。他的心是年轻的,他的画是年轻的。在他的画中你感觉不到一丝所谓“老成持重”的自鸣得意,有的只是那种寻梦人特有的梦般的美丽和孩童般的心情。他一直在追求着用一种拙朴简练的绘画语言表述心中的梦,我曾就此问他,步老师告诉我,我们中国人认为大道至极即返朴归真,老祖宗六法中提到“骨法用笔”,我一直追求意到笔不到的境界,只是尚未到至高境界。他还悄悄地告诉我: “我不想让人看出我的画是老头儿画的,一沾暮气则年轻人不要看了。”
  我笑着对他说:“步老师,您已经做到了!”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过去这段时间内遭受较大创伤的股票,如消费类股票和金融股,已经具备了估值的优势,未来5年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眼下正是吸纳金融股的最好时机。    “在大家都觉得害怕的时候,反而是一个市场机会。”日前,美盛资金管理公司资深副总裁、投资组合经理人玛莉克斯·盖伊(MaryChris Gay)在上海发布《2008年美国市场展望》时这样表示。盖伊现任美盛资产管理旗下最富盛名的基金——美盛价
期刊
现代人的金融生活已被各式各样的密码包围。由于密码大多数与存款、信用卡、投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密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一旦遗忘,找回密码途径也不尽相同,往往需要办理不同的手续。    稍作留心,你便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地被形形色色的密码所包围,数字或是字母符号的组合,取代了各种烦琐的个人认证方法,密码无所不在,如影随形。但相伴产生的是,一旦遗忘密码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利。
期刊
温总理报出的这本经济大账中,似乎隐含了资本市场的长期走向:一是今年股市涨幅有限;二是大盘股不宜作为今年投资的主要标的;三是在经济增长的重点方面,温总理强调“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2002年到2007年,我国GDP增长65.5%,年均增长10.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97%,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67.2%,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71倍;2006年国有企业资产
期刊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真的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为了适应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探讨未来一段时期中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房地产企业理解政策、判断形势,推动房地产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于4月18日下午举办主题为《地产风云不息,如何直面“危机论”》的论坛,《理财周刊》的合作伙伴金德机构协办。  前不久“地产大佬”王石的“拐点论”适时抛出,使得原本有些飘摇不定的楼市前景更
期刊
女性在投保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年龄、身体情况、家庭角色等等,针对不同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才是明智的做法。也更能保证家庭的幸福稳定。    妇女节来临,女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我们说,总的一个原则,就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角色、年龄、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差异化安排。    年轻单身女性宜选意外险    刚从事工作不久又是单身的年轻女性,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其中当然不应忽略保险。这类
期刊
将债务指标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准上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对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根据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潜力的不同年龄段,在给你的债务做检查的时候,标准也要相应调整。    在日常理财的过程中,承担一部分债务,例如通过贷款来购房、买车,对于一些大宗消费品,应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实现先使用、后付款,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接受。  举债消费的方式,可以让今天的我们花上明天的钱,达到提前享受生活
期刊
摇新股能赚钱,这恐怕是内地和香港市场投资者都知道的事情。但你知道吗?在国际市场上,认购新股也可以有不错的收益。这不,香港市场上出现了首只环球IPO基金,通过其可在全球新股市场认购新股赚钱。    认购新股很容易赚钱,这是很多香港投资者去年的炒股心得,不过,自从10月份大市进入调整以后,新股市场也刮起了冷风,赚钱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打算年初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的公司也为躲避寒流推迟发行,包括新
期刊
想要知道今后需要多少钱养老,其实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将会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方式?是居家自理型,还是社区互助型,或是直接进入养老院?选择好不同的老:年生活方式,并测算出不同的养老生活直接成本,也是你退休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没有100万元,无法养老。”  “不攒够1500万元,我是不会考虑退休的。”  这样的说法,如今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可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到底要储备多少钱养老,有一
期刊
前不久,宗庆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爱国心》的文章,文笔虽一般,“爱国情怀”却叫人吃惊。  他写道:“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外面不断被西方国家压制。我想到类似的情景,就像我们在和达能的问题上,吃了哑巴亏。自己心如冰清,外面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却吵得沸沸扬扬,虚假的言论一条接一条,不实的报道一篇接一篇,真是有苦说不出……”  这种“心如冰清”的琼瑶腔实在叫我受不了,更受不了的是,一个人明明涉嫌偷漏自
期刊
没有一张保单的设计,可以完美到保护你一辈子。但如果随着自己人生生涯的变化、经济状况的起伏而及时调整手中的保单。就能让自己的保障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伞作用。  有不少人会问,有没有一种保单,可以保护人的一生?如果人生历程能永恒静止在某个阶段,答案或许是肯定的。但这种科幻情节与事实不符,更何况保险是家庭理财的基石,内容虽繁琐,却必须与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同步进退。  说实说,没有一张保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