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进入技工学校的生源减少,且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薄弱。虽然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点基础课,可部分学生提前就业导致机械制图课时每年都在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学好机械制图,并能满足后续专业课的要求,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为此,笔者和本教研组内的机械制图课任课教师在2008至2010学年开展攻关,摸索出提高技校学生机械制图课成绩的有效策略——“考试”。
技工教育与学术型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培养目标不同,技工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必须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该如何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呢?方法就是通过考试来提高技校学生的成绩。
一、影响技校生机械制图成绩的原因
首先,技校生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其次,一些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机械制图考试屡次不及格,导致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再次,机械制图课程虽历经5个版本的变化,但内容体系变化不大。许多教师多年来习惯用一种模式教学和考试,既不善于反思,也不咨询学生意见,久而久之教学程式化,教学能力原地不动甚至倒退,教师对学生已没有吸引力,学生对机械制图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二、机械制图考试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是期中、期末各考一次,按30%和70%的比例给出总评分数,这样的考试方法会导致学生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学好。鉴于上述原因,应本着内容够用的原则,突出绘图、读图、测量的应用,突出AutoCAD与机械制图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考试方法为:阶段考试(45%)+期末测绘装配(15%)+平时作业(10%)+学期考勤(10%)+AutoCAD绘图(20%)=本学期总评。
1.阶段考试
教材有九章内容,每部分学完后,进行一次考试。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有机械制图教师5名,每人负责每章出一份试卷(共5套)组成一个题库。当某班级进行单元考试的时候,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单人单坐,前后左右试卷各不相同,学生可以看书、看习题册,但不能交头接耳。教师根据试卷给出每个同学单元考试成绩。
2.期末测绘装配
学期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工厂学习拆卸减速器或者台虎钳等。让每个同学都现场测量,记录好尺寸,并把拆卸零件分组,回教室在图纸上准确画出并标出尺寸以及误差,画完后再次回到工厂把拆卸的零件装配完整,教师根据现场测绘情况及绘图的精度,给出学生的期末测绘装配成绩。
3.平时作业
根据学生上交作业的次数和质量给出平时作业分数。
4.学期考勤
根据学生在整个学期中上课出勤的情况,以及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给出学期考勤分。
5.AutoCAD绘图
让学生使用AutoCAD软件画出零件的三视图以及立体图,并根据其操作的熟练、准确程度给出分数。
三、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的效果
在整个2008~2010学年,笔者和其他制图教师进行了考试跟踪,并设计了问卷调查(如表1~5所示)。
四、收获与思考
1.收获
(1)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考试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益。好课率已由原来的15%上升到现在的19%,提高了4个百分点;差课率由原来的12%下降到现在的5%,降低了7个百分点。作业尽量做到了当堂完成,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机械制图课大面积教学质量也逐年上升。如08级数控专业学生成绩普遍比07、06级数控专业学生高11分左右。
(2)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机械制图考试改革课题实验要求全面、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状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认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如机械制图考试改革以来,在学校组织的机械制图竞赛中,学生的最高分和平均分均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教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坚持把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实验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几年来,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进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实验以来,笔者所在教研组的教师在省、市级及以上期刊发表关于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论文和教学设计12篇。业余时间里,机械制图教师相互探讨教学心得,积极参加各种提高教法培训和学历教育。
2.思考
在进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的试验过程中,笔者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要建立题库和检测等级。要进行考试改革,要客观、公正、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就要提高命题的信度、效度,为此必须建立题库;为了看出学生成绩的发展变化情况,又要建立起检测等级。这两项工作虽然要耗费很多精力,但完成后不仅可以为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保证,而且能少走弯路。
(2)考试要力争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肯定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旦定型形成模式时,要力争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这样的考试改革才有生命力,才能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实践证明,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考试改革比较适合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上,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符合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即不仅仅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后判断,还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随时把握学生的发展态势,改进教学方法,使之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改革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及手段是一个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技工教育与学术型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培养目标不同,技工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必须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该如何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呢?方法就是通过考试来提高技校学生的成绩。
一、影响技校生机械制图成绩的原因
首先,技校生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其次,一些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机械制图考试屡次不及格,导致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再次,机械制图课程虽历经5个版本的变化,但内容体系变化不大。许多教师多年来习惯用一种模式教学和考试,既不善于反思,也不咨询学生意见,久而久之教学程式化,教学能力原地不动甚至倒退,教师对学生已没有吸引力,学生对机械制图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二、机械制图考试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是期中、期末各考一次,按30%和70%的比例给出总评分数,这样的考试方法会导致学生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学好。鉴于上述原因,应本着内容够用的原则,突出绘图、读图、测量的应用,突出AutoCAD与机械制图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考试方法为:阶段考试(45%)+期末测绘装配(15%)+平时作业(10%)+学期考勤(10%)+AutoCAD绘图(20%)=本学期总评。
1.阶段考试
教材有九章内容,每部分学完后,进行一次考试。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有机械制图教师5名,每人负责每章出一份试卷(共5套)组成一个题库。当某班级进行单元考试的时候,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单人单坐,前后左右试卷各不相同,学生可以看书、看习题册,但不能交头接耳。教师根据试卷给出每个同学单元考试成绩。
2.期末测绘装配
学期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工厂学习拆卸减速器或者台虎钳等。让每个同学都现场测量,记录好尺寸,并把拆卸零件分组,回教室在图纸上准确画出并标出尺寸以及误差,画完后再次回到工厂把拆卸的零件装配完整,教师根据现场测绘情况及绘图的精度,给出学生的期末测绘装配成绩。
3.平时作业
根据学生上交作业的次数和质量给出平时作业分数。
4.学期考勤
根据学生在整个学期中上课出勤的情况,以及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给出学期考勤分。
5.AutoCAD绘图
让学生使用AutoCAD软件画出零件的三视图以及立体图,并根据其操作的熟练、准确程度给出分数。
三、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的效果
在整个2008~2010学年,笔者和其他制图教师进行了考试跟踪,并设计了问卷调查(如表1~5所示)。
四、收获与思考
1.收获
(1)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考试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益。好课率已由原来的15%上升到现在的19%,提高了4个百分点;差课率由原来的12%下降到现在的5%,降低了7个百分点。作业尽量做到了当堂完成,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机械制图课大面积教学质量也逐年上升。如08级数控专业学生成绩普遍比07、06级数控专业学生高11分左右。
(2)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机械制图考试改革课题实验要求全面、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状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认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如机械制图考试改革以来,在学校组织的机械制图竞赛中,学生的最高分和平均分均比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教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坚持把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实验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几年来,教师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进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实验以来,笔者所在教研组的教师在省、市级及以上期刊发表关于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论文和教学设计12篇。业余时间里,机械制图教师相互探讨教学心得,积极参加各种提高教法培训和学历教育。
2.思考
在进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的试验过程中,笔者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要建立题库和检测等级。要进行考试改革,要客观、公正、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就要提高命题的信度、效度,为此必须建立题库;为了看出学生成绩的发展变化情况,又要建立起检测等级。这两项工作虽然要耗费很多精力,但完成后不仅可以为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保证,而且能少走弯路。
(2)考试要力争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机械制图考试改革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肯定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旦定型形成模式时,要力争做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这样的考试改革才有生命力,才能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实践证明,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考试改革比较适合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上,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符合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即不仅仅要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后判断,还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随时把握学生的发展态势,改进教学方法,使之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改革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及手段是一个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商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