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说、读、写,到语言技能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是最终目标。听、写、读、说技能是语言技能主要构成部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些技能基本上是分开教学,并不能充分提高语言技能培养质量。对此,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并以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Task”板块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听、说、讀、写;语言技能;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重要构成部分,其和语言技能之间属于分概念和总概念关系,需要对两者关系予以足够重视。然而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英语教学被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内容,此种分离教学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1]
   一、英语教学策略
   1.听、读结合,为读写提供保障
   说、写技能基础是听、读技能,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主要以教学讲解为主。听、读是初中生主要朗读发音与积累词汇的方式,学生在课堂初步形成发音意识,并借助阅读文本建立语感,丰富自身词汇量。学生借助“听”教师读英语学习语音,并借助“读”英语教材内容积累语言以及学习语法知识。
   另外,听、读属于学习输入过程,然而若是分开教学,则会导致学生把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作为独立项目进行学习,不能增强学习效果。所以,需要对听说进行整合,另外为说、写提供保障。教师应该适当确定难度,为学生合理挑选阅读材料,借助精准语调对文本进行阅读,特别应该对语调升降等内容多加注意。另外,应该为学生预留一些自学时间,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最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如果没有出现较大错误问题,则教师禁止打断学生朗读,一般学生在全英语环境中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需要对学生开口说英语加以重视。在学习初期,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而不是仅仅将语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借助学生充分朗读,能够深入解读文本,促使听、读学习得到充分整合[2]
   2.说、写创造输出,充分巩固听、读的基础
   教师可以借助说过程为写提供基础保障。说的方式较多,如个人演讲、小组对话以及师生对话等,促使学生通过交流互动针对指定主题进行发散思考,学生能够根据交流所读获得良好的写作思路。
   另外,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能够借助选定主体,将最终任务确定为协作,对听、说、读、写技能进行充分整合。第一,教师应该明确写作主题,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为学生提供难度合理的阅读材料。同时教师对文本进行阅读以及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进而实现学生听力训练的目的。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对文本内容进行表演或是朗读,进而充分实现说训练的目的。之后将文本某方面或是文本内容设定为主题,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充分实现说训练目标。第三,让学生提交作文,进而充分实现写训练目标[3]
   二、基于语言技能视角的教学实践
   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构建语言技能视角,即构建宏观视角,基于此种视角,听、说、读、写教学并非仅仅属于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涵盖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语言知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某个空间和时间中,基于自身知觉自然地表现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则此种英语教学属于有效教学活动。
   例如,开展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时,在“Task”中讲述了David运动情况,一般知识教学学生可以顺利朗诵语句。对此,笔者主要针对该段教学工作给学生提出全新要求,就是对听、说、读、写进行综合处理,此种要求笔者主要以隐性方式提出,引导学生对自己习惯的运动进行仿写。以学生角度分析,此种要求在朗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意义,即学生需要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要求学生采用David口吻,饱含感情色彩地对自身所写内容进行讲述,进而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合理表达,促使书面语言能够向口头语言转变。其次,以此种方式讲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即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其他同学在倾听过程中可以充分提高自身听的水平。最后,让学生书写自身讲述的内容,促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以语言技能层面分析,此种教学方法促使听说读写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整合,不同教学内容互相影响与促进,引导学生形成综合语言技能。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蕴含情感,写的过程中基于学习策略支配,针对学生爱好进行描述,促使学生形成综合语言技能。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应该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发展。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把握教学规律,借助可行性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智慧与经验,在学生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之后即能够获得幸福感,此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培养。对于学生表演、朗读以及回答等及时予以肯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刘佳怡.试论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单课有效教学[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110-111.
   [2]吴永福.听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交流,2019(10):79-80.
   [3]董美珍.结合听力短文填空,训练听说读写能力:读《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英语》有感[J].考试与评价,2019(8):71-72.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该如何运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老师应该对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并加以创新,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作为老师,既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结合实际情况,对应该怎样改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倡导让小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和自我体验去探究式地进行课程学习,让小学生独立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探究科学中的奥秘,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   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理念已经明确提出,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成为展开和整合一系列学生主观活动的过程。小学科学的学习方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具有点拨、启发、引导的多重作用。教学改革牵动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问也一改传统的刻板模式,开始追求更加多样的形式和更好的效果。以小学语文课堂为立足点,说一说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智巧”提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   提问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最佳的时机,合理挑选问答者,并对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这一系列过程中无不需要运用智慧和技巧。“智巧”提问就是充分
摘 要: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文化,“教”“研”并举促进专业发展。在“教”与“研”中提升语文教师素养,在教学交流中实现专业成长。要善于发现问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走草根研究道路,做专业成长文章。老师要多读书,增加修养,才能跟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教好书。   关键词:中华文化;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整本书阅读;“教”“研”并举   新疆中语会牵头,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语
摘 要:音乐合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有效发挥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体现群体性学习中学生的优秀能力。通过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的分析,提出音乐合唱教学具体实施的几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音乐;合唱教学;教学策略   一、提高鉴赏能力,欣赏合唱优秀作品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技巧参差不齐,他们对音乐的接触
摘 要:提问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提问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方面的原因,在课堂上往往比较好动,导致注意力分散,如果不随时观察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将严重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
摘 要: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予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着以鼓励先行,公平为本,制度为保障,评价为引导的原则,将班级活动、教学日常、班级制度、学生特征进行有机协调,实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性,遵循重鼓励、轻批评,重过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转折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学生德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是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在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激励,以德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探究初中班级德育有效实施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主任;德育;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德育和学生核心素养的
摘 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现状令人担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现状,厘清这一问题的症结,研究应对策略是体育工作者的使命,需要全社会上下协同,共同应对。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耐力素质;培育对策   通过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的耐力素质严重下滑。耐力即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耐久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耐力就是衡量他们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坚
摘 要:目前,我国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倡导教师采用趣味性、创新性的方式开展教学。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加需要教师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语文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语文的广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