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自己

来源 :职业圈·好财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sw3_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看当今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时,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他们的成功路上,往往有着若干“逃亡”的痕迹,譬如美国的比尔·盖茨。
  再譬如他,也是这样,而且他身上演绎的,是一种更有中国特色的“逃亡”之路,逃出了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时至今日,他早已是中国最有传奇色彩的大富豪,谁能想得到,他的成功之路中最神奇的一部分,却与两次最精彩的“逃亡”密切相联。很小的时候他家很穷,和不少家庭一样,因为交不起学费,他只能辍学在家。不久他借钱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贩猪跑单帮。这种贩猪的活在当时还算很有面子,可财运此时偏与他无缘,甚至让他背了一身债。此时的他,郁闷得快要爆炸了。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于是他果断地选择了“逃亡”,没有与亲人告别,只身南下广州。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只能算是一次流浪,一方面他是偷着离开家人的,同时他身上几乎是一文不名。不过到广州第三天,他的命运开始改变,有一家机砖厂招工,他去了。砖厂老板是个精明的广东人,对这个四川仔很有好感,而且在半年后把自己的砖厂交给他承包管理。
  不久,他想独自创业当老板,可老板一万个不愿意。无奈,他再次选择了“逃亡”,果断的炒了老板的“鱿鱼”。在紧邻深圳的惠阳县淡水镇,他同样发现了一个砖瓦厂,濒临倒闭,低价出让。于是他说服两个四川老乡和一位本地人,共同经营这个砖瓦厂。谁知一连几个月,月月亏本,三个合伙人吵着退了股。
  和前几次不一样的是,这次他可没有再“逃”,而是一个人背起了全部债务。半年后建筑材料越来越紧俏,1988年底,砖厂纯利已达200多万元。另外他还用所有的钱买下几百亩地。当时的地价每平方米仅17元,半年后,地价发了疯似地往上涨,每平方米高达2000元,黄金地段甚至创下过每平方米过万元的“峰值”。
  他就是刘延林,眼下他是中国最富的人之一,而且富得让人目眩。回顾他的两次“逃亡”,他深有感触地说:“认定了要干的事就要立即干,抢在第一和落在第二,效果与差距起码要悬殊10倍以上。”
  我们看美国大片,发现不少“逃出一片天”这样的经典情节,譬如好莱坞大片中“越狱”的情节就是这样,可那是剧情,惊险、刺激和噱头不断的兴奋点,但成功之路,却并非某个经典影片的重现,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
  原来,成功的“逃亡”往往需要的是创业者发挥自身最有特色的东西,比如“不同寻常的思路,或者是超前一两步的眼光,或者是独有的操作方法……”创业中的你是否也准备好“逃亡”了呢?
  编辑/微蓝
其他文献
为人师者的职责是什么?是传授理论知识,还是进行能力的培养?无疑,大多数教师都会认同后者。是的,能力的培养比理论的学习更加重要,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又
期刊
截至5月28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8109人死亡,19851人失踪,364552人受伤。在这场天灾酿成的惨剧面前,世界看到中国对灾情公布的透明度。及时公开的信息,让地震灾区的受灾情况、群众的生命安危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把13亿同胞的心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各媒体协同: 救灾实况直播      “映秀镇被震塌的镇小学教楼一角,一名男子跪匍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