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乳膏在治疗甘露醇液体外渗所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4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者,及时在患处及周围使用喜辽妥乳膏治疗。结果观察损伤的皮肤恢复快、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喜辽妥乳膏在治疗甘露醇外渗中安全、简便、省时、高效,患者舒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喜辽妥外涂;治疗;甘露醇外渗;静脉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9-01
20%甘露醇是一种脱水剂,是神经内科常用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因其安全可靠,降压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1]。然而,因药物浓度高,滴注速度快,容易造成液体外渗。若外渗处理不当,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导致组织坏死,更甚者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2]。本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1月对54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液外渗后采用喜辽妥乳膏外涂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的54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本科住院发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外渗患者。男31例,女23例,年龄46-83岁。其中脑出血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病毒性脑炎2例,所有病例外渗静脉的程度表現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10-20cm。本组病例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3]:Ⅰ度静脉炎41例,Ⅱ度静脉炎11例,Ⅲ度静脉炎2例。
1.2处理方法用无菌干棉签将喜辽妥乳膏(通用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Hirudoi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044)沿静脉走向外涂喜疗妥药膏3-5厘米,以螺旋式手法局部轻轻按摩患处部位15-20min,2次/d,并抬高患肢,直至静脉炎消失痊愈时停止。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沿血管方向外涂喜辽妥乳膏,可以预防发生静脉炎。
1.3疗效评价喜辽妥外涂后4h患者感觉疼痛减轻,24h后红肿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48h后52例损伤皮肤痊愈,72h后2例损伤皮肤痊愈。本组54例中已消除红肿及疼痛,减轻患者了痛苦,且无不良反应。由于及时给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外用喜辽妥乳膏,避免静脉炎发生。
2讨论
2.1甘露醇外渗的常见原因为①神经内科患者因意识障碍、躁动容易引起输液外渗,特别是昏迷患者发生渗漏时,未被及时发现,渗漏范围大。②静脉注20%甘露醇,浓度高、输液速度快,造成血管扩张,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使静脉内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药物外渗。一般20%甘露醇125ml在15min内滴完,输注速度太慢,就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不能有效地消除组织水肿。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处穿刺后,血管的破损处未来得及完全修复,导致药物从破损处外渗。③滴注甘露醇的渗漏与注射次数有关,临床使用甘露醇通常是24h内q.8h或q.6h用药。渗漏时常引起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反应而出现肿胀、水疱、甚至坏死。甘露醇外渗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也给护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困难[4]。
2.2甘露醇外渗损伤的组织机理甘露醇外渗至皮下组织,则不易被组织所吸收,同时可提高组织液的压力造成渗压梯度的反差,促使更多的液体由血管内渗透到组织中,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出现严重的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发生局部肿胀、刺痛。甚至出现严重病变、坏死、溃烂[5]。此外,甘露醇外渗伴有局部淤血时局部损伤不仅来自甘露醇本身,还有外渗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对局部血管的刺激[6]。
2.3喜疗妥乳膏外涂治疗外渗原理喜疗妥乳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生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份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循环[7]。因此,喜疗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消除水肿能促进正常结缔组织的再生,有利于组织的复原,对外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喜疗妥乳膏后,顺血管方向以螺旋式手法局部按摩患处部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按摩后可以使药物充分渗透人患处皮肤,达到消除红肿、疼痛、硬结等静脉炎症状的作用,从而促进愈合[8]。喜疗妥乳膏外用操作简便,无刺激性,患者易于接受,并且及时使用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余有豫,汤光.新编药理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张继萍.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2(3):32.
[3]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233.
[4]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6-128.
[5]陈丽芳,丁泽林.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扩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02.
[6]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杨喜民,赵永霞,王明兰.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161.
[7]戴勤,刘丽华,尤国美,李萍.喜辽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06):477.
[8]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7.
【关键词】喜辽妥外涂;治疗;甘露醇外渗;静脉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9-01
20%甘露醇是一种脱水剂,是神经内科常用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因其安全可靠,降压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1]。然而,因药物浓度高,滴注速度快,容易造成液体外渗。若外渗处理不当,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导致组织坏死,更甚者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2]。本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1月对54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液外渗后采用喜辽妥乳膏外涂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的54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本科住院发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外渗患者。男31例,女23例,年龄46-83岁。其中脑出血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病毒性脑炎2例,所有病例外渗静脉的程度表現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10-20cm。本组病例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3]:Ⅰ度静脉炎41例,Ⅱ度静脉炎11例,Ⅲ度静脉炎2例。
1.2处理方法用无菌干棉签将喜辽妥乳膏(通用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Hirudoi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044)沿静脉走向外涂喜疗妥药膏3-5厘米,以螺旋式手法局部轻轻按摩患处部位15-20min,2次/d,并抬高患肢,直至静脉炎消失痊愈时停止。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沿血管方向外涂喜辽妥乳膏,可以预防发生静脉炎。
1.3疗效评价喜辽妥外涂后4h患者感觉疼痛减轻,24h后红肿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48h后52例损伤皮肤痊愈,72h后2例损伤皮肤痊愈。本组54例中已消除红肿及疼痛,减轻患者了痛苦,且无不良反应。由于及时给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外用喜辽妥乳膏,避免静脉炎发生。
2讨论
2.1甘露醇外渗的常见原因为①神经内科患者因意识障碍、躁动容易引起输液外渗,特别是昏迷患者发生渗漏时,未被及时发现,渗漏范围大。②静脉注20%甘露醇,浓度高、输液速度快,造成血管扩张,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使静脉内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药物外渗。一般20%甘露醇125ml在15min内滴完,输注速度太慢,就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不能有效地消除组织水肿。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处穿刺后,血管的破损处未来得及完全修复,导致药物从破损处外渗。③滴注甘露醇的渗漏与注射次数有关,临床使用甘露醇通常是24h内q.8h或q.6h用药。渗漏时常引起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反应而出现肿胀、水疱、甚至坏死。甘露醇外渗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也给护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困难[4]。
2.2甘露醇外渗损伤的组织机理甘露醇外渗至皮下组织,则不易被组织所吸收,同时可提高组织液的压力造成渗压梯度的反差,促使更多的液体由血管内渗透到组织中,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出现严重的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发生局部肿胀、刺痛。甚至出现严重病变、坏死、溃烂[5]。此外,甘露醇外渗伴有局部淤血时局部损伤不仅来自甘露醇本身,还有外渗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对局部血管的刺激[6]。
2.3喜疗妥乳膏外涂治疗外渗原理喜疗妥乳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生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份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循环[7]。因此,喜疗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消除水肿能促进正常结缔组织的再生,有利于组织的复原,对外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喜疗妥乳膏后,顺血管方向以螺旋式手法局部按摩患处部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按摩后可以使药物充分渗透人患处皮肤,达到消除红肿、疼痛、硬结等静脉炎症状的作用,从而促进愈合[8]。喜疗妥乳膏外用操作简便,无刺激性,患者易于接受,并且及时使用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余有豫,汤光.新编药理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张继萍.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2(3):32.
[3]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233.
[4]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6-128.
[5]陈丽芳,丁泽林.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扩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02.
[6]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杨喜民,赵永霞,王明兰.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161.
[7]戴勤,刘丽华,尤国美,李萍.喜辽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06):477.
[8]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