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songsha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8级大地震影响到整个四川盆地西部地区,该区是扬子准地台与青藏高原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台槽交接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那里的地壳变得非常脆弱。扬子准地台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中活动性比较大,基底硬化程度较低,有显著而广泛的褶皱和断裂运动。在此着重探讨四川盆地以西即从东面的龙泉山开始经成都平原至龙门山地区地壳稳定性问题。
其他文献
为查明2004年和2005年夏季在中印边界附近发生的滑坡堰塞湖溃坝灾害,采用高分辨率为主的多时相卫星图像和“数字滑坡”技术对帕里河中段从形成堰寒湖到溃坝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监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方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法(扩散系数)及其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南端野
对万州区滑坡滑带土干重度的86个测试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发现多种传统的检验方法都既可以接受正态分布也可以接受对数正态分布。在传统检验方法失效的情况下,引入了有限比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个单位投入科技力量,为抗震救灾献言献策,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在这次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主要起到了灾情速
对天然针阔混交林弱度和中度择伐10a后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密度和结构体破坏率均下降,而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上升;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全磷的含量均上升,而全钾、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均略有下降。说明弱度和中度择伐10a后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水分、孔隙状况和养分含量基本得到恢复,并有所改善。
通过紫色土坡地土层厚度的调查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紫色土薄层坡地的生产力特性。结果表明,约73%的紫色土坡耕地土层厚度为20~60cm。土层厚度是紫色土生产力的基本
通过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土和金衢盆地现代水稻土中铁锰结核的理化特征对比发现,水稻土铁锰结核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化学组成与第四纪红土中的结核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着明显差别。第四纪红土中的结核与水稻土中的结核都是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水稻土中结核的形成是水稻生长期的渍水、还原作用和收获后的控水、弱氧化作用交替进行的结果,形成时间短暂,环境较为稳定;第四纪红土结核的形成是气候环境周期性干湿变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灾区51个县(市、区)的1271个乡镇城镇人口、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调研统计数据发现,汶川地震灾区城镇人口数量少,城镇化水平过低(只有19.8%),比同期全国城镇化水平低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