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适用条件之反思——以“李昌奎案”为例

来源 :法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学界对如何正确理解死缓的适用条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发生在云南省巧家县的"李昌奎案"判决结果的多次改变,使人们认识到正确理解死缓适用条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实,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不是死缓的适用条件,民意、舆论和媒体的压力也不是死缓的适用条件,只有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小才是死缓的适用条件。
其他文献
国外光电子技术的热门应用和对国内发展的看法于祖兰,卢中尧(《激光技术》编辑部)90年代以来,国外的激光和光电子技术在办公现代化、材料加工、激光医学和通信。存储等四大热门应用
微博在全球迅速崛起并发展迅猛,我国公共图书馆积极引进和利用微博开展服务。文章从轰动社会的“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谈起,说明微博力量的强大,并分析了微博在公共图书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