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数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其学习效果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小数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形成原因 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打好基础是其学习的关键。在现阶段小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表现出一定的困难,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些都对小学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帮扶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成为了提高当前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以期能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教育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发现,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阶段集中在四年级及以后的高年级阶段,因此,在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上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笔者经过调查整理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特定的年龄阶段及发育特征
  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尤其是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得到发展,相应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也在得到不断的加强。同时,其相应的思想感情,行为习惯以及个人喜好等有了更鲜明的个人色彩。一部分小学生在这一阶段中,由于自身诸如肥胖、身高或者长相等原因,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将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数学学习中去,使得数学基础一落再落。到了五、六年级,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对前期学习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与优等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内容难度提升较大
  与小学低年级数学内容相比,在高年级阶段,尤其是五、六阶段,学生们会开始接触到几何图形和负数等一类对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同时在这些类容的学习中,又穿插着前期学习内容。再加上我国部分地区小学大班化现象严重,数学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辅导,从而使得其数学成绩一降再降。一些学生由于心理较为脆弱,甚至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成为了数学学困生。
  (三)社会与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
  在我国,望子成龙可以说几乎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从孩子一出生,便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比别人家的强。加之社会上给类辅导班的夸大宣传,使得部分家长更是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的子女参加各类补习班,而严重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家长之间拿子女进行攀比、跟风现象较为严重。这样一来,不但没能提升数学成绩,反而由于其难度过大,超过了孩子的接受程度,使得小学生的自信心遭受严重打击,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厌恶之情。
  (四)爱的陪伴缺位
  小学数学进入四年级后,就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数学知识点开始变得相对复杂,部分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后,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仍然存在一些疑惑。一些父母由于工作性质常年在外,缺少对孩子的沟通和必要的辅导,大多数孩子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在孩子的学习上根本无能为力。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主动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困生积极走出困境。例如在对圆柱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直观呈现出圆柱的具体特征,利用动画演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原理,以及其侧面的展开过程,从而使学生建立直观的变化过程,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二)认真聆听,重点关照,特别是留守儿童
  小学数学老师在面对学困时,不能先入为主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主动与学困生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原因造成对数学的抵触等,以此在学生心中建立平等交流的形象,走进其内心世界。在平时的课业辅导中,要更加有耐心,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点的讲解中,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积极鼓励。例如,在班级里设立进步奖,或者在课堂教学中不失适宜进行表扬,让其感受到老师对其的重视和关心,从而逐渐消除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走上正轨。而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一部分典型的学困生更要多花精力去指导他们,给予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三)积极鼓励,特殊对待,实施多元化评价
  绝大多数学困生不是与生俱来,大多与其生活经历、生长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数学老师应当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多元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好或者不好为评价的唯一标尺。应当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信。此外,对学困生,教师也应主动加强对他们的课余辅导,根据他们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制定相应的补习计划,由浅入深,逐步提升他们的信心。
  (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互动
  学生一旦形成对数学的抵触,只靠学校老师的努力往往效果不佳。但如果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共同努力,则常常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了解。学生回到家后,父母再加以言语上的鼓励和帮助,逐渐帮其树立信心,从而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众多,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自信,从而实现其自我改变。
  【参考文献】
  [1]姜明珠.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8:62.
  [2]文燕燕.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3]刘燕峰.用鼓励点亮心灯——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教学激励策略探究[J].教师,2013,22:25-2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抓好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体育教学的观念应该由片面向系统转变,教学体制应该由应试教育升级为素质教育模式。那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过程是社会生活的继承和创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成长,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文中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纠正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有效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日后的学习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对幼儿教育都比较重视,所有家长都需要孩子能够在幼儿时期打好基础,为日后的小学学习提供良好保障。在当前的幼儿教育
作为拥有26437部电梯的特种设备城市,河北省唐山市每年电梯数量增长率超过25%。如何确保电梯安全,让老百姓出行放心?近年来,唐山市质监局积极探索电梯安全管理规律,创新管理,初步构
【摘要】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强,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孩子挑食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找准原因,利用各种方法改变孩子挑食的习惯,让孩子们爱上吃饭。  【关键词】挑食 习惯 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相继开展与实施,以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比较,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体上还是比较成熟的,包括在教学教材的编制、课程知识的编排、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均逐渐向“人本”思想去转变。本文提出了将主题式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实践当中,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可取的。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 主题教学 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