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略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不同区域又各具特色,在近些年的高考题目中有的涉及世界的大尺度区域,有的又考到很小的国家或地区。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说明》中把地理划分成了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区域地理在地理高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好区域地理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系统地理都是需要区域地理去发展和落实的。由此可见,区域地理试题是地理考试内容与要求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区域地理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都是以区域地理为基础和背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判断识别某一区域,从而推测出其自然、人文以及经济特性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区域地理;知识重组;类比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55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和接触到了,现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上复习,让学生感觉很简单,往往感觉越简单的东西在学习时保持放松的态度不认真学习。但高考却考察学生对区域的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遇到关于区域地理的题目时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解答题目。所以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地理教师和学生都要引起重视。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对高中区域地理的复习进行探究。
  一、了解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重组高初中地理知识
  复习就是将知识重组归纳和总结,将知识的内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教师根据《考试说明》和自己以往的经验为学生编制出一套思路明确的网络知识图。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别来加以总结和归纳。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湖、资源;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特征、农业工业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主要城市区位的分析,主要交通线路区位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将人文和自然区域地理进行结合,层层掌握、脉络清晰是知识复习的重要环节。如,复习自然环境区域,就可以以气候为线索,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当地的植物、土壤、河湖等自然环境,发现其问题和优势,分析原因,然后转到对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上,这一线索贯穿了整个地理知识。
  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是知识重组的基础。只有掌握其组成要素和各个知识点才能全方位的联系综合的学习。如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研究方法包括比较法和综合法,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战略位置;地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高中地理知识的重组是有必然趋势的,只有通过重组才能将高中和初中的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地理位置的确定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来进行。
  首先我们要掌握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越的大洲、大洋和主要地形区,例如北纬40度穿越欧洲、亚洲、北美州的中部,同时也贯穿大西洋和太平洋;东经40度穿过东欧平原、黑海、红海和非洲的东部等。
  其次,掌握各大洲的重要分区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以大洲大洋和13条经纬线的关系为基础点了解和掌握各大洲的分区,从而来确定区域位置。例如,地中海就是根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的。这就需要学生对各个经纬度划分的了解非常的清楚。
  第三、熟悉世界地理课本中介绍的12区域的海陆轮廓(包括岛屿、海岸线的形状等)、地形分布、大江大河等轮廓特征。它们是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
  第四、考纲中所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地形、气候、人文、农业等内容都要熟悉和了解。
  三、注意综合区域内特征、类比区域间差异
  区域综合特征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所在。区域地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各个区域有没有必要的联系和相同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只是很枯燥无味的,同时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和成效,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去科学的记忆。
  1、找出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在每个区域特征中找出每个区域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因素。如海洋性气候是欧洲西部最突出的特征,记住这个特征就很容易的记住了欧洲西部气候的分布、气温的高低、海拔的高低、风带、气压带都可以成为一个区域的特征让学生容易记住。
  2、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追根溯源,形成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这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综合复习时要注重各个区域经纬度、地形、气候、经济、人文、物质、工业都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3、分析比较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比如说比较北纬60度经过地方的气候;南美洲大陆两岸气候和物种的比较;不同地方工业区之间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较。
  四、将时事热点有机地糅合到区域地理复习中
  在数字教育的推动下,要求学以致用的方针在高考中得到了体现和实施。一般当年的高考题目都是以当时的一些热点新闻材料和重大方针决策为背景资料的,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包括知识面和知识广度的一个衡量。而热点问题又时常和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如:西部大开发、钓鱼岛归属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复习时要对当时的热点和重大事件进行收集整理,同时从多种角度去将热点问题与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整合。同时可以查看一下和收集一些外面杂志设计的题目,多做这类型的题目,只有全方位的掌握了知识点和结合点,考试时无论怎样变化题目的呈现方式,学生都能找出答题的要点。
  【总结】
  区域地理的学习是一个繁杂无谓枯燥的学科内容,所以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机械性的去学习和做题,这样时间长了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学的知识也不够扎实,学习效率不高。在复习时也不要将每个知识点独立的来分析和理解,要系统的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复习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教师重点的分析几个区域,学生以后就按照相应的学习方法去复习。这样区域地理的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区域地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知识点的时候,掌握扎实的功底,注意结合学科特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前期的工作,那么,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就不是一个难题。地理学习的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方法和规定,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才能在地理这门学科中有所进步。上面是我自己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经验之谈,希望对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地理方面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地理教育》2007第5期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第3期
  [3]新高考《试题探究地理》2008第1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工作几年以来,平时出去听课学习的机会不少,每次都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完美收官的场景。某某老师的导入很新颖,某某老师对课文的切入点很特别,某某老师体态语言非常丰富,某某老师英语口语十分流利。听完课后,总是习惯性地感叹一番,然后回到学校,课堂上依旧。心里很羡慕开课老师的风采,也很想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但总是学不像。再说,平常的课和开课总是不同的,总觉得开课有点虚,部分学困生
期刊
摘要:课堂是一个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头脑中灵活运用的思维理论的地方,是教师思维经验的传承地,是学生智慧成长的伊甸园。新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是推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改善与革新的契机。随着我国教育方向对于国学的日益看重,职高语文教学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职高语文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活"的识记方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兴趣;方法;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0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将会对他今
【中图分类号】G620  一、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让三个徒弟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驼,看谁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对比阅读,明白为
期刊
摘要: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要求人们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同时极为重视科技技术教育,强调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巨大作用。墨子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政治社会目的,构建一个无等差的和谐社会。  关键字:墨子;兼爱;科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2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期,这一时期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特殊的时代背景为墨
【中图分类号】G640  本文结合作者《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多年的教学经历就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信息论与编码"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该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内容如何讲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1概述  "信息论与编码"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开设的课程,之所以开设该课程,是因为该课程设计的编码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无线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专业技术人员在研发工作中经常用到该技术。本文从
期刊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与开腹胆道探查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分别对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