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石物语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萼点点如豆,虬枝逡巡蜿蜒,疏雅清淡,脱俗逸尘;松石石形不大,气势卻充沛,主干直插云霄,松枝揖云拂风,大片留白,更显弘阔苍劲;几竿青竹,丛生不漫,竹叶纷纷,片片似剪。
  组合中石石事事皆备,殊为不易。
  ——严丽娟
其他文献
龙园是全国第一个以石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式公园,位于深圳龙岗中心城,距离香港约一个小时车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2009年龙园被国际盆栽雅石协会授予“国际盆栽雅石交易基地”、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玉石鉴评中心”、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中国观赏石交易基地”后,从此正式迈开了石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并成功举办了第五至第十一届文博会龙园分会场活动,是深圳唯一一家连续八届以奇石为主题成功申办文博会分会场的文化产
期刊
《中华奇石》以石为友、以石为伴、以石为家、以石为荣。  于2017年“金鸡”年打造台湾雅石之旅  签证办理:自由行签证或商务专业签证(请洽相关窗口)  建议团队人数:16-20人  10人以下可另客制化,机票请洽相关窗口  行程大点:  宜兰温泉休憩、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台东海岸奇石、高雄文化洗礼、嘉义原民风情、南投湖光山色  精致美馔:  当地夜市美食、海味鲜食、养生火锅、当地风味餐、素斋料理、
期刊
数日来的秋老虎的余热使台湾高温持续,艳阳高挂下,苗栗县雅石文化艺术学会迎来了2016年会员年度展。各地石友也积极热情地于2016年11月12日上午十点半前抵达展场——苗栗县苑里镇文苑小学礼堂,参加由苗栗县雅石文化藝术学会理事长陈怀瀛主持的开幕式。  苗栗县是台湾知名的奇石产地之一,有许多知名石种,如蓬山石、风凌石、黄金风刮石和神龟纹石等。也是台湾早期雅石文化发源地之一,至今仍有许多热衷于雅石文化、
期刊
台湾土地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2100万,人口密度583人/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566公里,南北纵长377公里,东西最宽142公里,南北纵向有中央山脉和花莲台东间靠海(太平洋)海岸山脉。  年糕玉(山料)产自瑞穗到都蘭间的海岸山脉山区。  年糕玉(溪料)产自秀姑峦溪水系。  年糕玉(海料)北起丰滨,南至都兰,都有它们的踪迹。  年糕玉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它本身肉质QQ的,组织亦非常细
期刊
2016年中国(武汉)第四届观赏石·宝玉石国际文化节暨全国首届小品石筋脈石精品展于7月2日在武汉客厅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展会开幕期间,正遇长江汛期,江城武汉成泽国,然而,大雨却未挡住参展石友们的热情,依然踏雨而来,品石会友。  此次展会组委会与小品石专委会共同搭台唱戏,精品展不设门槛、不收费,召集一千多方石展出,琳琅满目,就看你能否慧眼识珠,在海量美石中寻找到情有独钟的。  戈壁石依然以绝对数量
期刊
说起筋脉石,我想玩戈壁石的同好们想必都不陌生。随手百度一下,无非就是这么一段话:筋脉石,石中皇者,产于戈壁荒漠深处,属珍稀不可再生石种。  千万年的风沙使其表面形成各种自然纹路,酷似人体筋脉,因此得名筋脉石。  ……  如此千篇一律陈腔滥调的介绍,怎么能满足好奇心爆棚的我们?ok,废话不多,杏儿立刻就把有关筋脉石的小故事啊、品种啊、如何分辨优劣啊分享给大家!  筋脉石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我不知道
期刊
经过五个多月紧张的筹划,包头·白云鄂博第十一届奇石文化旅游节于7月16日在白云鄂博矿区开幕,历时40多天,共接待了来自17个省市区的奇石宝玉石经销商218家,所售商品涵盖了目前国内外市场的主流石种及玉雕、彩宝等。  作为本次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草原情观赏石精品展”、“观赏石特色精品展”两项活动,得到了多家媒体和各省市兄弟协会大力支持,在协会工作组的多方努力下,共征集到了8大類40多个品种20
期刊
依然记得16岁那年,在国姓乡长流山域寻觅龟甲石的样子。那时候,即便穿了登山长裤,膝盖还是被磨破了,但也迎来了阵阵迷人的风,伴着山岭的呼唤;手掌上重叠的厚茧隐隐约约地盘在那里,我想这就是玩石人的印记。  台湾是岛屿,中央山脉把全岛分割成东、西兩边,地质上属于年轻化的地质结构,山采石为当地容易取得之赏石种类,水洗质地的各类石种极稀少。  要说台湾人共同的记忆石种,非龟甲石莫属。龟甲石石体表面布满龟裂纹
期刊
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的天台山,四面环山,是一个天然的小盆地,母亲河始丰溪贯穿全境,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汇聚到始丰溪,盆地四周是黄蜡石原矿床,受雨水冲刷,河流搬运大量的黄蜡石进入始丰溪。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浸染、冲洗以及水中的养护,形成了今天造型奇特、质地细腻、色彩亮丽、纹理复杂、品种多样的天台黄蜡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有人在捡拾黄蜡石,刚开始捡一些雕料,后演变成今天以观赏石为主的赏石
期刊
7月的武汉奇石展,几方灰黑色带浮雕纹的参展石,在一众精品石的包围中,独具特点,显得厚重典雅有古风,并且它的鼓包结构、质色与灵璧石近两年走俏的珍珠石非常相似。它就是产自陕西的陈炉石。  据携陈炉石参展的西安藏友杨勇介绍,此站武汉,是陈炉石走出产地的首次亮相。而产地对这种石头的明显采挖与销售,也仅仅才开始了一个月……  陈炉石因地得名,产自陕西铜川市的陈炉镇。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