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邮票的构思与科技含量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邮票发行大国纷纷加入了发行异形邮票的行列,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例如美国1997年发行的三角形邮票被集邮者评为当年“不分类别最佳邮票”,中国香港1999年发行的圆形邮票“大熊猫在香港”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千禧年邮票”等。中国在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后,也重新发行了三角形邮票。
  在异形邮票中,有的以异“形”取胜,“形”和“神”(即形式和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则量体裁衣,用尽可能匹配的“异形”来表现主题,使形式为内容服务。后者如法国为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发行的异形邮票,采用圆形邮票的样式来表现足球,称得上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受到各国集邮者的称道。在各国发行的圆形邮票或圆形小型张中,笔者特别欣赏加拿大兔年圆形小型张和瑞士为悉尼奥运会发行的圆形邮票小本票。


  加拿大兔年圆形小型张(图①)外圆内方的安排,使邮票上的兔子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设计部门介绍说,这种构思还来自中国的古钱币,寓意“恭喜发财”。沿圆周排列的十二生肖,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循环。其形式和内容结合上的浑然天成,比起加拿大牛年扇形小型张和虎年菱形小型张来说更上一层楼。


  瑞士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发行的2套圆形自粘邮票小本票,反映了邮票设计者的匠心。在2000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数字中,含有3个圆圆的“0”,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使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圆圆的奥运五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聪明的邮票设计者想到:何不水到渠成地发行圆形纪念邮票呢?邮票的发行时间是悉尼奥运会开幕当天,即9月15日。第1种小本票由3枚圆形自粘票组成,图案分别为游泳、自行车比赛和赛跑。它们是2000年奥运会首次设立的“三项全能”比赛项目,因而突出了“这一届”奥运会的特色。三项全能比赛始于1978年美国的夏威夷,它要求运动员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向人类的体能极限挑战。三项全能和多项全能是瑞士的强项,在过去的11年中,瑞士曾先后夺得45面国际比赛的奖牌,这套邮票因而明显地打上了瑞士“这一个国家”的烙印。全世界有50名运动员参加在2000年9月16-17日举行的“三项全能”比赛,瑞士自然希望他们的好手能在悉尼奥运会上挂金披银。当年是2000年,3枚圆形邮票和小本票左半页上的“2”正好组成“2000”字样(图②),真是妙不可言。


  瑞士是参加1896年在希腊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国家之一。由于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从而使瑞士发行的奥运题材的邮票格外引起世界各国集邮者的注意。瑞士于2000年9月15日发行的第2种小本票由2枚圆形自粘邮票组成,是专供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使用的公事邮票。邮票图案为五环构成的花卉,象征着自然、成长和为人类开创幸福(图③)。把以上2种小本票里的5枚圆形自粘票放在同一个首日封上,刚好合成一个完整的奥运五环(图④)。圆形邮票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如此完美,使人不由不赞赏设计者的奇巧构思。


  一些国家在发行异形邮票或含异形邮票的小型张时,注重增加科技含量,使邮票更加富有科技时代的特色。如美国在2000年7月7日发行的圆形地球邮票,是美国第1种圆形邮票,同时又是美国第1种全息邮票。当你将圆形邮票放在手中左右晃动时,感觉上仿佛是在旋转地球仪,可以见到地球旋转25度范围内出现在视野上的变化;不但能见到南北美洲和两侧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景观,还能看到远处非洲大陆西北角的出现及部分隐没。
  所谓“全息邮票”,是以全息摄影的照片作为邮票图案,将三维的物体表现在二维的平面上。在全息摄影时,利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过被摄物体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扰,形成不同的位相,从而有效地记录了整个物体的形象,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全息邮票的历史不长,至今不过十几年。奥地利在1988年10月18日为出口产品而发行的全息邮票是世界上最早的全息邮票。美国曾在1989年12月3日为纪念登月20周年发行了全息图邮资信封。


  美国对这次发行圆形全息邮票倍加重视。1999年10月14日,美国邮政总局公布2000年新邮计划时,这枚圆形全息邮票的图案显示的是从阿波罗17号飞船上拍摄的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图⑤)。但最后的圆形邮票成品与当初公布的图稿有很大差异。美国邮政总局对图稿至少作了2次修正。首先,将原图中圆形邮票上方的5个大字“SPACE”挪到了绿色的上半圆环内,但圆形邮票内的图案仍以印度洋为主体,不知情的人很难一下子判断它是地球哪一部分的图像。再次修改的时候作了更大的变动,将圆形邮票内的图案改成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南北美洲(图⑥)。圆形邮票设计上的这两次变动,说明美国的新邮图稿即使正式揭晓了,并不等同于最后定稿;邮政总局仍然在继续付出努力,使邮票在开印之前尽可能完美。


  匈牙利于2000年6月30日发行的“2000年”小型张(图⑦),似乎集瑞士奥运圆形邮票小本票的“2000”和美国的地球圆形邮票于一身。小型张上那醒目的“2000”中间的一个“0”是从外空间拍摄的地球图像。但匈牙利发行的不是圆形邮票,而是菱形邮票。邮票的面值正巧为2000福林。小型张左下角的圆圈内,是用全息图像印制的匈牙利发明家丹尼斯·伽博的头像,他因发明全息摄影而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小型张上印有许多数学公式。在紫外灯下还可以看到印在小型张上的57位匈牙利数学家的名字。小型张左上角和右上角印有罗马数字“ⅩⅩ”和“ⅩⅪ”,表示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替。罗马数字的周围是闪烁的绿色,系用一种特殊的OEI颜料印刷(在本文插图上不易辨认)。你看,一个小型张,集中了多少高科技的元素!
其他文献
正值杏花春雨时节,《水乡古镇》邮票于江苏、浙江两省首发。“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数百年的悠远历史及文化积淀不仅赋予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更以特有的民俗风情而令人神往。6枚邮票分别展现了江苏周庄、直、同里和浙江乌镇、西塘、南浔的水乡景致;首次采用“竖联”手法设计的小本票正如一幅水乡风情画,描绘出水乡古镇历经漫长变迁而保留完好的生态环境及历史景观。   为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江苏
期刊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骄莺恰恰啼”。五月,和煦阳光温暖着大地,处处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河北省邮资票品局策划推出的系列集邮精品,也如五月飞花,播撒着阳光与春天的气息。    《光辉历程》——向中国共产党  成立八十周年献礼    中国共产党是光荣而伟大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邮票卡书(分精装版、普通版)正是向建
期刊
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近日连续3次召开集邮文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集邮文化系列活动。本刊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王新中同志。  记者:王副部长,请您谈一下党委宣传部门开展集邮文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王:集邮文化活动是新形势下引导和教育群众的重要途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党委宣传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活动开展好。我们开展集邮文化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需
期刊
深刻鲜活 细腻传神 这套邮票与以前发行的京剧邮票,除有枚数的差异之外,明显的区别在于邮票图案的艺术构图上。《京剧脸谱》邮票图案用的是头像特写,即经过夸张的五官,模式化较强;《京剧旦角》邮票图案是半身像,没有完全展示出人物的形体动作。而此套邮票的图案有服装、道具,也注意刻化人物的面部表情,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形体动作,突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我认为此套邮票的设计手法强于前两套,人物表现得细腻传神,更为鲜
期刊
2000年,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邮局内设立了“少年邮局”,同时启用了一枚邮政日戳(如图)。此戳戳径25mm,单环下部刻有“少年邮局”字样。(赵 楠)
期刊
为什么多重题材的图画明信片不能用来制作极限片呢这是《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所规定的(以下简约《规则》)  对于这个回答可能有的集邮者会说我也读过《规则》怎么就没见过这样的[规定]呢  这也不能怪您因为《规则》中的这条规定是[隐性]的不是从正面直接说出来的需要经过对规则条文的分析才能得出来  《规则》第3条第2款规定[明信片上的图案应最大可能与邮票题材和谐一致或在邮票有
期刊
在邮票正面加印文字,以更改原票的发行机构、用途、使用地区或面值,这种加盖邮票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上并非罕见。但在邮票背面加印各种图文而不改变原票发行机构、用途、使用地区或面值的邮票,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邮票中出现的新鲜事。它既不同于往昔在邮票正面加盖限省区贴用的邮票,又不同于各地自行加盖局名的“防盗加盖”邮票,而是为抵制邮票市场上低于面值的打折扣邮票倒流入邮政部门的一种防范措施。集邮者称其为“
期刊
人们集邮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追求知识、有的埋首史料,有的热衷储财,有的沉浸娱乐。而我则完全钟情其艺术价值,把小小“方寸”邮票当作真正的小型艺术品视之、藏之,徜徉于这片美的海洋中。因此,当周围的人问起“你的邮票值多少钱”、“最贵的是什么”等问题时,我往往一片茫然,一时竟难以给人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20年前,正是中国集邮的春天来临之际,我走出农家小院,步入大学校门,不仅开始了新的学业,也认识了五彩缤
期刊
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分公司于2001年5月5日发行《永乐宫壁画》邮票首日封一套2枚;5月6日发行《中国与圣马力诺共和国建交三十周年》特种纪念封1枚(编号:PFTN·WJ—64);5月21日发行《中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交五十周年》特种纪念封1枚(编号:PFTN·WJ—65);5月26日发行《武当山》邮票首日封1枚,武当山小型张封1枚(编号:PF2001-8M),邮折1枚(编号:PZ-74);5月
期刊
日本自1947年11月制定了“集邮周”制度以后,每年都发行精美的“集邮周”邮票。集邮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邮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普及集邮文化。今年从4月20日开始的集邮周,除举办“全日本邮票展”外,各地也举办了各种邮票展览。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在东京的日本桥北侧和南侧,试验性地分别设置了由俵谷高七设计的“俵谷式”邮筒和由中村幸治设计的“中村式”邮筒。从那时开始,日本邮筒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