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花岗岩体接触带铀系核素迁移的初步模拟

来源 :地质论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pingdu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核电,放射性废料的安全处置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和前沿学科.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处置库内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的迁移程度.在侵入岩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通过地下水沿岩石孔隙从处置库向生物圈迁移的.为了理解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体接触带的迁移行为,本文根据两花岗岩体接触带中样品的铀系核素放射性活度比值(234U/238U,230Th/234U,226Ra/230Th,234Th/2 3 8U),利用α-反冲(弹射)作用引起的放射性不平衡理论,计算了铀系核素子体234U、230Th、2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及附近的钻井(出油井和未出油井)中揭示的裂缝、裂隙与成岩序列的穿插关系,连通砂体及断层和不整合面附近的矿物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对塔里
为了保证生产和经营的连续,许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用电客户都会配备自备电源,在供电企业停电时用它作为保安负荷和应急电源。一旦客户对自备电源的管理不规范或存在疏漏,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用户原来的电能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功能强大的智能电能表(简称智能表)。在换装智能表工作中,我们发现个别用户对这项工作并不
供电企业专业人员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核对采集信息时,有时会发现10kV台区变压器低压侧某相计量电流异常或三相电流采集不到。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处理方法,
"经历就是财富。"苏保华自言自语道。尽管工程已竣工投运一年多了,一有时间,苏保华时不时还会拿出自己的日记本,一会儿默读施工日记,一会儿又向后伸个懒腰,眯起眼睛深情回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