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双驱动与荆州市房地产投资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q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荆州市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荆州市在政策驱动和经济驱动的双重驱动下,城镇化水平会有较大水平的提高,这对于荆州市房地产投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分析机遇和挑战后提出了房地产投资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城镇化;政策驱动;经济驱动;投资策略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镇化率分别是12.84%、17.58%、20.43%、25.84%、35.39%、49.68%,到2019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0%,即将到来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展开,不出意料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研究城镇化率的提高的进程可以发现,第一产业产值和城镇化率之间呈反向运动,即第一产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的下降伴随着城镇化率的上升,以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为例,当年第一产业产值和GDP的比率分别是30.09%,27.05%、15.90%、10.2%和7.1%,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2014年12月,将江苏、安徽两省的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荆州市属于传统农业大市,因此也是农业人口大市。2019年末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为637.16万人和557.01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314.23万人,乡村242.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41%。比较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发现,该年度荆州市人口净流出80.15万人,净流出率为12.58%,流入人口的统计口径属于城镇常住人口,因此实际流出的非城镇人口可能超过100万人甚至更多。2019年全国户籍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44.38%和60.60%,按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荆州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40%,约254.9万人。
  按照我国“两个一百年”的规划,我国将在21世纪中叶即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约为80%,据此,荆州市的户籍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分别有40%和24%的上涨空间。一般认为城镇化水平和房地产投资具有正相关性,换句话说,城镇化发展推动房地产投资,因此荆州市城镇化发展会为房地产投资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2.荆州市城镇化发展双驱动
  (1)城镇化发展的政策驱动。第一,主城区扩容驱动。荆州市主城区由荆州区和沙市区构成,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114万,城镇人口约90万,城镇化率约80%,按照荆州市主城区发展规划,将把江陵和公安两县纳入主城区,形成一市四区格局。江陵县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3.88万人,城镇化率42.24%,公安县常住人口88.11万人,按照江陵县同样水平的城镇化率计算,两县设区后,荆州市主城区城镇化率保持在80%,那么主城区城镇化率还有37.76%的提升空间,两县将合计净增城市人口约46万人。第二,撤县设市驱动。监利县2019年底常住人口为116.28万人,按照全市平均城镇化率计算,城市人口为51.6万。2020年8月正式撤县设市,根据监利市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化率将提升到70%,约净增30万城市人口。
  (2)城镇化发展的经济驱动。第一,高铁经济驱动。荆州市已有沪汉蓉高铁贯穿东西,南北走向的浩吉铁路即将开通客运,荆荆高铁即将动工,荆州-常德-张家界的高铁也在规划之中,荆州市的高铁经济时代为期不远,也必然成为荆州市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驱动力量。第二,产业转移和高新企业驱动。荆州市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几年来承接了大量的产业转移项目,同时也发展了具有较高质量的高新产业,厚积而薄发,荆州市的经济发展必将引来较大的增长,驱动荆州市城镇化的发展。第三,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荆州市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具有深厚的农业发展优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深加工带来产业链的延伸和经济附加值的提升,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是产业工人的大量增加,因此农业高质量发展会成为荆州城镇化发展的第三股驱动力。第四,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的经济驱动。荆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荆州市高铁网络的形成,旅游经济的稳步增长必将到来,形成荆州市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3.城镇化推动房地产投资的机会与挑战
  (1)机会。在不考虑货币贬值的前提下,房地产投资机会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大规模城镇化扩张、城镇化升级和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一,大规模城镇化扩张机会。2010年前,荆州市房地产一直温和上涨,2004年到2010年6年时间,荆州市商品房的价格从1000元/平上涨到2000元/平,上涨幅度为100%,年均单价上涨166元/平,2010年开始,其时适逢国内四万亿经济刺激和荆州市高铁即将开通,之后10年间荆州市房价从2000元/平左右一路高歌猛进,到2020年10月,荆州市区已经没有6000元的楼盘了,几乎涨了2倍,年均增幅达到20%,年均单价上涨400元/平。由此可以推断,从时间维度看荆州市大规模城镇化扩张起始于2010年,目前谈结束为时尚早;从空间维度来看,荆州市大规模城镇化扩张随着政策驱动和经济驱动的发力,城镇化的二维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向三维空间扩张,比如县城的高层商品房的比例大幅增加;从人口维度来看,荆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增量有超100万之巨,其中监利新增30万,公安江陵合计新增46万,洪湖、松滋和石首各新增10万,加上原荊州城区常住人口的增量甚至可能达到150万之多。总之,荆州市大规模城镇化扩张仍然存在很大的机会。
  第二,城镇化升级的机会。发达国家房地产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其原因不是城镇化扩张,而是城镇化升级。城镇化升级和城镇化扩张同步进行,但城镇化升级更持久。比如目前大力开展的旧城改造就是城镇化升级,是对已有城市建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的改造活动,使其在功能上更加完善、运转上更加协调、效率上更加高效、能耗上更加节能。很多建筑物的设计寿命为50年,这就决定了城镇化升级的一般周期为50年,这就是说,城镇化升级是一直会持续进行。   第三,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机会。虽然荆州市房地产业发展了20多年,建筑了大量房地产,但是,还有很多老旧小区,小区环境差,建筑面积小,缺少电梯等配套生活设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家庭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小面积住房不能够满足需要,急需进行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积蓄在稳步增长,具有支付改善性住房的经济基础。
  (2)挑战。荆州市房地产投资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挑战和城市人才战略带来的中高端人才流失的挑战。
  第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挑战。2017年我国确立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对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实行多种限购政策,遏制了热点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投资性购房的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甚至为负,这极大的降低了像荆州这样非热点城市购买房地产的积极性,等待与观望情绪浓烈。
  第二,城市人才战略带来的中高端人才流失的挑战。一切发展都依赖人才,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近几年,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其他省会级城市,都出台了吸引人才落户的政策,本科生落户几乎畅通无阻。荆州市作为人口大市和教育强市,每年高考录取人数远远大于毕业回荆州的人数,大量中高层次人才选择留在一二线城市,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口流失和房地产需求下降,进一步的后果就是以中高端人才为核心的亲朋好友的外流与房地产需求的下降。
  4.荆州市房地产投资策略选择
  荆州市房地产投资策略应综合考量机会与挑战两大因素,具体来说包括5个方面。
  (1)大规模城市扩张。大规模城镇化扩张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进行的,综合城镇化扩张的规律来看,大城市的扩张的可能性更大。就荆州而言,应该把握荆州城区的扩张机遇,把投资的重点放到新区的建设方面,具体而言就是公安和江陵,监利和其他县市除非条件特别好才进行考虑。
  (2)城镇化升级。城镇化升级取决于城市原有建设情况和功能升级要求,地级市原有建设时间更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接近终点的比例更高、对功能要求更高,因此城区的城镇化升级要求更加迫切;地级市财力更加雄厚,城镇化升级的资金支持优于县城或县级市,因此,选择上要把投资的重点放到城区的荆州区和沙市区。
  (3)改善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取决于需求的强烈程度和满足需求的经济基础,县级市、县城、荆州市区的新建区域一般不在考虑之列,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这些地方的小区居民的改善性住房强烈需求。
  (4)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荆州市属于三线城市,房地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购买商品房的投资性和投机性的动机不大,但受到上述3个方面的正面影响,全市范围的房地产的投资都具有较大的机会。
  (5)人口流入流出关系。荆州市总体上人口流出大于人口流入,但从局部来看,荆州主城区的人口流入大于流出,县城的人口流入小于流出,因此房地产投资应该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尽量避开县城區域,特别是县城的边缘地区。
  作者简介:
  彭柱(1984—),男,湖南湘潭人,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房地产管理。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網页制作”这门课程为例,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上组织教学的教学平台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线上教学遇到困难以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实施;教学准备  一、线上教学的准备  (一)选用合适的教学平台  疫情期间教师用的较多教学平台有学习通、钉钉、qq云课堂、分享屏幕直播教学等。  1.学习通  首先在平台注册账号、登录进入平台,然后在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网页制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地方政府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问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环境下,地方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定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本文从从中国迈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出发,区分了中美经济新常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状况,以及地方政府存在的角色定位错位,最后最后针对地方政府表现出来的问
期刊
摘 要:我国自90年代以来,实行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近年来,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也出现了不少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全,传统农林生产模式得到了更多优化,我国南方林业资源丰富地区顺势发展了当地的林下产业经济,例如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和食用菌类,林下农业畜牧养殖等;林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森林资源产生并延续,但随着林业开发改造的程度深入,很多地区出现林业资源趋于匮乏,农林经济产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钢材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钢铁材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相关技术也不断改进。但是轧钢加热炉的高耗能问题对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基于此,论文对轧钢加热炉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轧钢加热炉;节能技术;研究  1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钢材产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各
期刊
摘 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将研究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其应用进行具体分析,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在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每个部分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重
期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MOOC、SPOC、蓝墨云班课等学习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己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审计学》课程,从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审计学》课程培养目标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大量经济资本,也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力军,在稳定社会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价值。但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问题,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出现,比较好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同时也让中小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简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优势,从融资路径、支付路径以
期刊
摘 要:不同预硫化程度的胶乳,通过凝固剂浸渍制成同等厚度的乳胶制品,对其绝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硫磺用量的变化,预硫化胶乳的粘度、预硫化程度以及制品的交联密度、胶膜拉伸强度均会产生变化,硫磺用量在0.75份至1.25份时其制品的绝缘性能良好,超过1.25份用量后制品的绝缘性能会下降。  关键词:天然胶乳;预硫化程度;绝缘性能。  天然胶乳是生产乳胶制品的重要原料,其成膜性好,乳胶制品具有强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回焊炉的炉内温度和传送带的过炉速度等计算问题的研究,利用牛顿冷却定律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做了传送带的过炉速度以及炉温曲线峰值对称的相应指标值进行讨论。首先运用MATLAB、SPSS编程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对所得结果做出误差分析和T-检验。其次采用牛顿冷却定律和增长阻滞模型建立焊接区域中心温度变化的优化数学模型。确定该模型中的参数,最终得到焊接区域中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最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处在快速发展当中。现代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促使社会的许多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电子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是基于技术核心而言的。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升级的关键在于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嵌入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片机的优化和升级在推动电子技术方面发挥著重要作用。本文从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技术研究的角度出发,旨在推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