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如何构成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也许不是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它却是现实中国的一个哲学问题。时代和民族铸就的哲学语境。不仅满足了这个问题逻辑要件的要求。而且也在所给予的现实依据中赋予了它的全新内涵。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的“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清理地基的理论自觉。它在消解这一问题历史语义基础上所彰显出的民族主体性原则,构架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的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哲学将在以民族的基因与现代世界的对话中,铸成一个现代民族的心智品质。经历了历史的冲刷和现实的拷问之后,“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成为拓
其他文献
蔡锡勇是晚清首批接受西学训练的学生之一。他先后在广州和京师同文馆学习,光绪四年随驻美、日、秘公使陈兰彬出使美国,担任驻华盛顿使馆翻译。他驻美期间翻译了《美国合邦盟约
本文用哲学的双重反思性指哲学既将其对象映现于自身同时也对自身进行映现。在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反思性中我仇探讨哲学的修辞性,论证哲学对象因其非直观性而不得不是某些特殊实
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什么是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谁来推动经济一体化?推动者的动力在哪里?如何识别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搞清楚这些问题.对珠三角经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