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可明显看出,改变教材造成的思维定势,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成果,以检测考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命题者希冀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改革,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匠心独运,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作先导。因此,研究这类命题,将有助于开阔考生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面向未来。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史 近代中国 世界近代史
  
  一、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
  在我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新王朝的建立者,能够从前代的覆辙中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当时的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像“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洪武之治”、“康乾盛世”等,教材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是应该的。但由于教材的述评仅停留在这一方面,因此,只要一提到“治世”,学生的脑海往往就只会浮现出政治清明、“库府充盈”、“家给民足”的一派繁荣景象。对此,我们就必须提醒学生转而去看“治世”的另一方面。首先,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巩固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其次,封建时代的“治世”是建立在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处于“治世”的人民,所受压迫和剥削也是不轻的。还有,即使是“治世”的“明君”,因其阶级本性的决定,也不免带有残暴、贪婪、专制、荒淫的特征,在封建制度下,“治世”是不可能长久的。
  2.如何看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和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
  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她博大精深,璀璨辉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但我们在引以自豪的同时,思维决不应仅局限在祖先的丰功伟绩簿上,还必须认识到这样几点:(1)中华文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世界文明对中华文明也有促进和影响。如唐乐就曾吸取了高丽乐,古代中亚的舞蹈,天竺的熬糖法、医学、天文、历法等都曾传入中国。(2)代表古代中华文明最大成就的四大发明,最终未能孕育出近代科学,未能像传入欧洲那样起到巨大的革命作用。根源在于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它只靠老牛水车,即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复以“官本位”的吸引,中国古代先进科技的沦丧,有其历史的必然性。(3)中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曾给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以影响和推动,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如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汉族人民向兄弟民族学到了畜牧业经验,丰富提高了生产知识。元朝松江地区汉族农家女黄道婆,曾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促进了那里棉纺织业的发展。
  3.如何看中国古代的分裂和统一
  中国封建社会是在国家分裂与统一的交替发展中最终走向统一的。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人民希望统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对分裂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不能绝对化。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但由于封建制度的确立,以及各诸侯国出于兼并战争的需要,重视生产,社会经济文化也有较大的发展。秦统一为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秦的暴政,相反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结果令这种可能性荡然无存。再如,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相比,战乱相对减少,民族融合加强,三方区域经济恢复发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残败景象有所改善。而且局部地区的统一,为后来实现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故这一时期的历史并非无进步性可言。
  
  二、有关近代中国落伍问题
  
  中国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落伍于何时?教材隐约给学生形成这样的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似乎中国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造成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对17世纪中期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历史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当英国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共和或立宪政体时,中国依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而且清朝前期与历史潮流相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当英美等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甚至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迈进了工业文明的门槛时,自然经济依然在中国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备遭摧残;当启蒙运动在欧洲闹得沸沸扬扬时,孔孟之道在中国依然禁锢着人们头脑,尽管出现了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反响不大,思想界基本上仍是万马齐喑的局面。所以,中国不是因挨打才落后,而因落后而挨打,挨打则导致进一步落后。此外,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两个“半”社会,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是进步还是倒退?诚然,从一个主权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就国家所处地位来说,当然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灾难。然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从来不是直线式的,也正是从此开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的近代化,面向世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代表了近代中国前期历史进步的趋势;而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又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则又荡涤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污泥浊水,中华民族从沉睡到觉醒,从衰败走向振兴。因此,自鸦片战争后,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说,不能认为是倒退。
  
  三、有关世界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1.如何看殖民主义
  对早期的殖民活动,教材以屠杀印第安人、奴隶贸易、野蛮地掠夺殖民地财富而一言蔽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殖民主义都意味着罪恶。然而,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指出,英国人的行为完全是为了摄取更大的物质利益,而且给印度人民带来流血、污秽、穷困和屈辱,但是它破坏旧社会建设西方式社会的做法,乃是印度历史发展所必需的。这里马克思所言的“必需”,是指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征服与掠夺,把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使印度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尽管它伴随着压迫和奴役,但却是历史的进步。应该说马克思关于英国与印度这一问题的论断,对于认识资产阶级的殖民活动都是基本适用的。
  2.如何看1857年经济危机
  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然是资本主义自身不能克服的痼疾的体现,但也证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若换一个角度考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国家已达到一定数量,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在这些国家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他文献
<正> 1988年春我们在海湾扇贝亲贝暂养促熟、幼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600m~3水体出商品苗3.208亿粒,每立方水体出商品苗53.46万粒。一、亲贝暂养1988年3月20日,我们从
<正> 魁蚶俗名赤贝、血贝、瓦垄子。蚶肉色泽鲜艳,肉味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生吃魁蚶对人体有滋补及消暑功能,对眼疾病有一定的疗效。魁蚶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
<正>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供求矛盾日趋突出,价格不断上涨,这直接影响到养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各地都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鱼饲料的新途径,笔者认为,种青养鱼是一条行之
用树干注药方法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效果显著。其中长效内吸注干剂杀虫效果最好,成虫死亡率达95.4%,幼虫死亡率达91.3%,被害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达95.4%,残效期长达38天。比涂干法杀虫效果好,并节省
英国某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Fluoroscan F2000和F4000型面粉灰分及麸星快速检测仪,见图1.该仪器设计新颖、性能可靠,能连续、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出面粉灰分及麸星含量.Fluoroscan
高寒半干旱区美国椒样薄荷越冬试验初报左庆华,尹江,郝志君,乔海明(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美国椒样薄荷(MenthaPiperitL.)属长日照多年生植物,全世界主要产区集中在美国的密执安纳、威斯康星、印第安纳
<正> 多鳞鱚鱼(Sillago Sihama)地方名沙丁,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科,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过去均以小型底拖网进行捕捞,莱州市年产量约600余吨。近几年,为了保护水产资源,禁
采用电位滴定法,使用酸度计,测定出玉米的脂肪酸值.结果表明与国标法比较,采用本法更为准确,减少了色差判断失误,且终点易于掌握,重现性好.
信息技术理论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主要阵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