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142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国务院、教育部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关于以高职学校为主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简称1+X证书。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实施1+X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梳理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证书的标准,提出几点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以供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人才课程建设,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的多技能人才。
  关键词:1+X证书  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170-03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echatron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1+X certificate system
  WEI Xing
  (Changchun polytechnic,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  China)
  Abstract: In 2019,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Notice on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work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which is about the pilot work of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 several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s" system dominated b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referred to as 1+X certificate. Based on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1+X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necessity of combing related certificate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tegration,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training more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more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chatronic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隨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制造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在获得相关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技能,以获取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国家推出1+X证书制度,这对提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制造企业来讲,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企业制造业不仅要求技术工人在机械操作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同时由于智能装备的引进,企业制造业还要求技术工人对数字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保养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另外,不仅仅是对单个机器的运用,还需要技术工人对整个生产线甚至整个生产系统的设备运行和维护方面能够熟练操作。随着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改革,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而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传统的课程体系方面存在教学内容老旧、与现代企业的发展不符合等问题,加上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没有专业的技术做支撑,仅仅是依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书本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实训方面的设备配置比较落后,与企业岗位中实际应用不相符,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的技术人才注定难以满足现阶段企业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尤其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深化改革,以满足智能化制造业的需求。
  2  高职机电一体化中“X”证书的标准
  “1+X”证书中,“X”证书指的是在学生获得相关专业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的与专业相关的若干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说“X”是对“1”的补充和强化,是为了满足企业相关岗位具体实际需求而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方面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在保证学生获得“1”的前提下进行“X”证书的获得[2-3]。针对高职几点一体化专业教学涉及的技术领域,对照已发布的“X”证书标准进行筛选,假设学生最终获得的“X”证书级别为中级,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关于“X”证书的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1)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其对应的证书标准是对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操作与运维,主要是对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编程(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系统维护以及故障诊断与处理;(2)自动化装备技术应用,“X”标准为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包括自动化装备的调试、系统维护及应用等;(3)机电装备技术应用,“X”标准为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包括轨道装备电器控制设计、安装、改造、调试以及维护等;(4)智能制造技术应用,“X”标准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施与运维,要求掌握工业云平台的调试和维护、工业数据采集设备部署与联网、工业云平台应用编程与调试等;(5)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自动化装备技术应用,“X”标准为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要求机器人相关技术方面服务、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虚拟仿真、系统集成和维修维护等;(6)机电设备管理应用,“X”标准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装配、测试和质量管理等;(7)机电设备维修技术,“X”标准为光伏电站的运维,主要是光伏电站运行维修以及设备检修等;(8)机电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X”标准为车联网集成应用,包括车联网集成应用相关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工作、安全运维和调试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由此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关于“X”证书的范围很广 ,种类也较多,有些证书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相似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和自身兴趣爱好跨专业获取多种证书。因此,“1+X”证书的推行,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建设实施途径
  3.1 明确培养目标,贴近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以贴近社会实际需求为培养方向,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重要作用[4]。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对机电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充分了解不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了解现阶段机电企业中主流设备的应用情况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达到的技能要求,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学生顺利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重视学生“X”技术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进行“X”证书方面的相关指导,实现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贴近社会需求,顺利走进企业相关岗位。
  3.2 加强教材教学的改革,紧跟时代发展
  针对传统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教材教学相对落后的不足,首先,高职院校在教材选择上提高教材针对性,既要满足专业教学标准,又要考虑到“X”证书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确保在人才培养方面具备相应的专业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技术的拓展和提高,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充分满足现阶段智能制造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教材的選择。其次,教学方式上,基于1+X模式下,需要对学生学历证书的获取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在教学中进行融会贯通和充分衔接,避免学历证书和技术技能证书两套知识体系,既要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保证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再次,高职院校需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因为高职学生毕业后需要在企业中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学方面需要加强学生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内化,通过实际操作和相关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加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教学模式,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晦涩的机械知识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同时,也可以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方面进行相关知识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最新的智能化技术进行了解,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探索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建立“双师”队伍
  高职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动手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师资力量方面需要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和机电企业实际操作高职称技术员这两方面进行入手:首先,专业教师针对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积极进行动手实践的学习和训练,请教当地机电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交流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对企业中常用的机电设备充分掌握并学会运用,以此提高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指导;其次,邀请企业高职称技术人员到学校来,定期举办关于机电设备实际操作训练的教学,进行现场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中来,并对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保养都能熟练掌握。通过师资力量的建设为学生1+X证书的获取提高保障。
  3.4 加强实训实操,建设实训基地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实训实操,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实现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精准对接[5-6]。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针对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技能要求进行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实训内容的设定,以智能化企业制造业为依托,将学生所学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充分结合,实现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校内实训基地应当紧密联系机电企业,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中用到的设施设备,并进行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线相同步,体现真实的职业操作环境,保证实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实践,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技能,帮助学生在学校所学可以在走进企业岗位的时候直接进行运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在进行人才挑选上更加容易,学生所学和企业应用有效衔接可以为企业减少人力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充分发挥。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动手动脑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下,社会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要求更强,为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更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明确培养人才目标、加快课程建设,紧跟时代发展,实现教学转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双师”队伍、加强实训实操,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具备高技术技能应用型复合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文胜.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 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64.
  [3] 潘海生,李阳.职业教育1+X证书的外在表征与本质解构——基于15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5-12.
  [4] 刘文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 韩冬.基于1+X证书制度中职学校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D].长春师范大学,2020.
  [6] 万家晶.大连市中职学校“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①基金项目: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2020—2021年职业教育有关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建设 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0YSRC32)。
  作者简介:魏星(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工业机器人、机械工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其高质量、高层次就业问题的新出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及教育目标的设定中,应重视对各类资源进行协同开发和利用,从而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可靠、更多样的支持。该文首先提出了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协同机制,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基于资源协同提出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资源协同 发展  中图分
摘 要:该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水市麦积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逻辑性梳理,为改善当下现实状况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研究发现:(1)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前期依然离不开主要的政府资金投入以及政策的宏观引导;(2)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专业性人才匮乏、体系机制建设不完善、地域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突出。研究认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提升是新时代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未来“绿
摘 要:地方综合性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背景下,做好地方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国家建设发展有深远影响。基于此,该文阐述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现状,提出了做好地方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以期优化与改革地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时代高校作为“人才摇篮”载体,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中坚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对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与日俱增,服务社会的助推效应日益彰显。历经岁月洗礼和改革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已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并打上了独特的“中国烙印”,但培养高质量人才仍是我国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短板。该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影响因素,挖掘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新时代高校实际,吸纳
摘 要:随着我国最近几年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工作的优秀人才,各个高校大力宣传,开设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教学理念。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进行分析,并指出工作过程系统化对于商务英语实践课程开发工作做起到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
摘 要:湖北实验室坚持从湖北省优势学科和重点产业出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省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深度融合,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湖北力量。高校牵头组建湖北实验室打破以往单纯依靠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实验室的局面,以实验室为平台汇聚此领域的优势力量形成合力,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高校牵头组建的实验室建设要发挥高校自身的学科和科研优势、聚力成果
摘 要: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并且深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应该将读者放在首位,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充分体现出人文服务理念,为读者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该文先阐述了人文服务理念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人文服务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重要性,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人文服务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人文服务理念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体现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