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时事速递
  2018年3月1日晚,“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在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中,他们成为融入年轮的人,他们是廖俊波、杨科璋、卓嘎和央宗、刘锐、卢丽安、谢海华、卢永根、黄大发、王钰、黄大年以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我们祖先在创造“美”这个字的时候说:羊大为美。但是,当我们走进这些人的故事就会发现——大写的人,才最美!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风采展示
  廖俊波 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
  事迹: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原副市长。出身于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他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他带领政和县人民建起了第一个工业园、第一个电商产业孵化园……短短一年,政和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的排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7年3月18日晚上,廖俊波在赶赴一个会议的路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短短几天,在网上悼念他的人数突破了40万,群众纷纷从各地赶来为他守灵,给他送行。廖俊波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外出招商赶路,最近的一次3天跑了4个省,去了6家公司拜访……
  颁奖辞: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杨科璋 英雄归厚土 浩然天地秋
  事迹: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护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大姐我救你女儿出去,你放心!”这是杨科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颁奖辞: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卓嘎和央宗 乡心正无限 凤德咏馀芬
  事迹: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三十几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三十几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
  颁奖辞: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刘锐 倚天持报国 关山万里程
  事迹:刘锐,第一位驾驶轰-6K飞向远海的空军飞行员。当年,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支装备轰-6K的部队。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刘锐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刘锐带头先飞,深入南海数千公里。多次执行远海战巡任务,让他越战越勇——多次挑战轰-6K飞机训练极限,验证了复杂恶劣条件下作战使用数据,刷新10余项训练纪录。
  颁奖辞: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卢丽安 际会中兴日四海两心知
  事迹: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谈到两岸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了个盹,黄粱一梦。党的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的心声。
  颁奖辞: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谢海华 寸心言不尽 冰壶万缕丝
  事迹:29年前,湖南农民谢芳在见义勇为时受重伤,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对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颁奖辞:相信,是那一刻的决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两个人,在命运面前却非凡地勇猛。最长情的告白已胜却人间无数。心里甜,命就不苦,爱若在,厮守就是幸福。
  2017年感动中国年度致敬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 高志局四海 万载垂清风
  事迹及颁奖辞
  五十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其他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卢永根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事迹详见本刊2017年第24期)
  黄大发 一汲清泠水 高风味有馀
  颁奖辞: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事迹详见本刊2017年第12期)
  王钰 密林多暗香 轻吹送余芳
  颁奖辞:碧草之芬,幽兰之馨,有美一人,在海之滨。你用善良为一座城市留下丰碑,芳香无尽,每年的11月17日,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那一刻,映亮了夜空中你最美的背影。(事迹详见本刊2017年第24期)
  黄大年 一心中国梦 功德冠群英
  颁奖辞: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樓的灯源自前辈的薪传,永不熄灭。(事迹详见本刊2017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心态 积极应对 理性  馬云在演讲中频频出现金句,2017年10月18日,马云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对学生说,有人曾经问他:“在过去十八年里,你因为工作哭过吗?”而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从来不哭,因为我知道哭并不能帮助我,要是哭有用,我就每天哭,我们不应该哭,而是让竞争对手哭。”马云在演讲中说道,不管你担心与否,问题都会到来,所以担心有什么用呢?  【精妙时评】不只“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漫
期刊
【适用话题】发明创造 生活与灵感 努力与回报  2017年10月,湖北大学研究生廖可富1年内获得9项发明专利的事迹得到网友“打call”。这些发明包括可以升降的高跟鞋、带座位的行李箱、防堵塞蹲式马桶……据知网披露的信息显示,廖可富已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大多数在2017年发表。廖可富称,他的发明灵感全部来自生活,比如,带座位的行李箱就是他在坐满乘客的候车室中因无座位有感而发。对此,很多
期刊
【适用话题】过犹不及 自知 自省 自制  近来一文《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戳中了痛点,满屏跟风。大家你一条我一条:大肚子、盘串儿、炫耀喝茶、公开说性、爱教育人、装腔作势、不读书……油腻的指征纷纷出炉,相信不少人暗自惊心。  大家有油腻恐慌,好清而不好浊,这是好事。然而,判断油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似乎还值得申说一二。  油腻之本义,当发乎庖厨。油放多了,能把菜叶子浮起来;肉太肥了,咬上一口
期刊
【适用话题】爱岗敬业 奉献 执着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据地质史专家李鄂荣考证,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持续20多天。而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幕后的大功臣,是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朱显谟院士。朱先生毕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2017年10月11日,他永远离
期刊
作文话题:科技改变生活、回忆、自强不息  1958年:第一台国产黑白电视机出厂  【历史之声】1958年3月17日,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天。这天夜晚,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诞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8年前没有电视广播。为向国外看齐,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业。中国第一台电视机主持设计师,天津无线电厂专家黄仕机回忆道:为尽快攻下电视机的研制任务,
期刊
为了某本杂志的工作,我得走一遍美国的一条登山步道。那条登山步道连接优胜美地山谷,我走完全程得花一个月。  上路前,我虽然对山上的风景有所期待,但想到那种不能天天洗漱的日子就提不起劲儿。在这种状况下,要振奋自己的心情,得靠准备工作。  这趟行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自然是登山鞋。我特地搭飞机到旧金山,又租车在山路上开了三个小时,找到做鞋子做得很好的店铺——有时制鞋铺。店主法兰克先生是我的朋友。我告诉他我的行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8年2月21日,被称为“指路大王”的谢亮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7岁,引发社会关注。从2001年起,谢亮就在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义务指路。东直门作为“亚洲第一大交通枢纽站”,有着复杂的交通结构、变化的公交路线,不但让外地人“两眼一抹黑”,许多北京人在此“也找不着北”。于是,熟悉路况的谢亮老人主动当起了义务“指路员”,一干就是16年,在东直门地区家喻户晓。此外,他还引来了一批追随者,
期刊
作文话题:历史、羞耻心、荣誉观、爱国教育  中国人的败类!精日分子穿日本军装在南京拍照  2018年2月20日,有微博网友发帖:又见身着日本军服的跳梁小丑,这次拍摄地点是南京的紫金山,可怜抗日先烈的英灵,被某些不孝的儿孙无情践踏。照片中,两名男子身着侵华日军军装,头戴侵华日军军帽,其中一男子手持军刀,另一人拿着带刺刀的步枪,上面绑着日本“武运长久”旗。南京民间抗战史学者唐恺结合照片和史料后,认为两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8年3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公报中公布了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张弥曼名列其中。张弥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第五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女性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此外,在2016年,张弥曼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8年3月12日,一则“法国时尚品牌纪梵希创始人离世”的消息轰然刷屏网络,据悉,91岁的纪梵希先生于3月10日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这位身高1.98米的“时尚巨人”生前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和设计天赋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时尚设计师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尚帝国Givenchy更是令赫本、杰奎琳等无数爱美的女性痴迷追捧。如今,纪梵希走了,但他的才华与经典永远令人铭记与赞叹!  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