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丰富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现行教育体制着眼,针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不良心态的情形及其形成原因, 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找到有趣的教育形式,改革与丰富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质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多彩的心理品德健康教育,是每位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该解决好的重要课题。提出了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结论,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对于创新推动学校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改革 丰富 小学生思想品德 教育方法 教育形式
  中国分类号:G623.15
  【正 文】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现阶段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俄国教育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曾经这样说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①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可以说,好的思想品质使人受益一生。
  然而,由于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小学生思想品德大多都是“课堂”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教育形式单一无趣,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找到有趣的教育形式,改革与丰富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质量,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多彩的心理品德健康教育,是每位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该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不良心态的情形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强化及引导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教与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教学中敷衍塞责,学生学习中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体常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
  1. 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心理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考,没有学习的心境,学习的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表现都处于不稳定的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素质较低。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在学习进程中缺乏意志力,思维反应消极,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程度较高,其学习心理状态限于墨守成规,情感表达淡漠,认知程度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兴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中不能静心思考课文中的观点和问题,其思维往往是在各个环节跳跃,思想活动过多,但是精力又不集中。
  4. 自闭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在学习中不善交流沟通,缺乏外在的互动行为,往往沉湎于一些无目标的、重复的、刻板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对学习表现出抑郁的情绪。
  5.沉闷型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对待学习急躁冲动,注意力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的把握似是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对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二、小学生思想品德不良学习心态的形成原因
  小学阶段的学习经历,作为小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 老师是孩子接受人生教育的引路人。学校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 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家庭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德育教学是学校育人的必要途径。学校德育,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但是,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存在不重视、无活力、结构单一、枯燥无趣等问题,这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需要学校理性的呵护与牵引。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
  1.教師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如何教好学生和如何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没有主动思考,积极应对,探知求新,没有在教学教研和教法上下功夫。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仅仅是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纳入完成“大纲任务”,而非完成“大纲要求”的行为去实施的。
  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知活动的规律。俄国著名寓言家、作家、诗人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说:“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世,必将一天天衰减下去;天赋若是被懒惰所左右,旺盛激越的事业心就没有指望了。”②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地方、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老师缺乏积极创新探索教学教法多样性的能动意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做切实的研究,只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因循守旧,教学形式单调,教育方法呆板,学生听起来无味道,学起来无兴趣,久而久之,教师勤奋的天赋就会被懒惰的行为掌控和取代,自然也就无法教育出好的学生来。正如克雷洛夫所说“天赋若是被懒惰所左右,旺盛激越的事业心就没有指望了”。
  3.传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乏情感心理因素的牵引。由于教师本身不注重教学水平、业务能力的打造与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主动承接和衍生必备的知识空间维度,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缺乏绚丽斑斓、丰富多样的经典“案例”和知识牵引点,缺乏对学生做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生动真实的“互动”教育。教师仅仅只能在有限的课本框架内做内容的点拨牵引,讲述内容的枯燥无味,难以打动孩童们纯真烂漫的心灵。结果就是教育者无心,学习者无意,思想品德课被上成了一堂“口水说教课”。也就是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4.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应急驾驭。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竞争、探求、创新和创造的敬业精神,比较安于现状,没有提升任课水平的能力和行动,在新的常态下,不善于主动把握教育改革背景下日益发展,复杂多变的教学新动态、新方法,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好思想品德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
  5.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存在主观方面的问题。由于受牵制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形成了“重主科、轻副科”的“偏科”思想,如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对思想品德学习等原因,导致学生形成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形态。
  三、改革与丰富小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心态的对策
  如上论述,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对于创新推动学校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针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不良心态的情形和形成原因,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1. 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教师面对小学生复杂学习心理,尤其是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时候,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中心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知识,使认识角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在教学课堂实践中,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现实典型例证,讲述给孩子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使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对于难点、重点部分要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牵引教学办法,既让学生获得重要的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的范畴推出未知的知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2. 改革教法,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解放思想,改革探索,创新教法。
  一是创新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如导入新课可用实物演示、智力竞赛、游戏、提问等趣味性活动,使学生在精神认知上得到满足,改善或解除其消极、沉闷的学习心态。
  二是趣味横生,开发学习潜能,这一阶段可利用幻灯、图画、故事、语言等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开发其内在学习潜力,克服消遣、淡漠的学习心理。
  三是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望。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设计揭示课文观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议论明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使之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乐。
  四是鼓励质疑,增强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质疑问难,又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对思想品德的学习讨论中来。形成主客观的一致,构建智力非智力因素和谐“桥梁”,使学生心理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产生驱动力,参与意识会强烈。
  五是树立榜样,激发进去精神。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模仿意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 英雄模范或者周边同学为典型, 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既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 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学,对典型的选择有针对性和突出性,如学习“我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中好人”等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讲文明守道德的良好習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讲文明守道德, 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六是强化效果,及时反溃总结。安照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通过学生表情、动作、语言等获得反馈信息,掌握学生对事物的是非观点及行为的正误判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正确的肯定,错误的纠正,使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3. 社会实践, 提升品德素质。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③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所以, 教师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比如通过组织学生扫烈士墓,、听英雄事迹,、邀请道德模范做演讲报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以此来培养同学们为国争光, 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到的思想和远大的理想。受到良好的典型教育效果。当然,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因,并以此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互为融合、互为和谐的道德教育全覆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起学生要当一个好人的愿望,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而缺少了这一点,学校、学生集体都是不可思议的事。”④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 还要指出今后应怎样用学习的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这样即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试作)》第一卷、第二卷, 系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67年发表的《教育人类学》的中译本,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康·德·乌申斯基全集》第八卷唐其慈等编译出此著第一卷、第二卷,分为上卷、下卷, 1986年
  ②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岳岩编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2003年1 月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年2月13日 - 1844年11月21日)俄国人,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 等 。]
  ③ 《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
  2000年1月
  ④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编译,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
  卷本)》第二卷第二部。此书单行本之一《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罗联辉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年9月;单行本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 1992年5月
其他文献
所谓人文关怀,即是指以人为本,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随着经济和社
几何中的一类最值问题涉及到动点轨迹,在探求动点轨迹过程中,常用几何基本图对图形静态处理.本文通过对一道试题的解法寻求、优化、演变、拓展、应用,意在通过问题的“形”,
利用酒泉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研究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39.5°~41.5°N,94.5°~97.5°E)的高分辨率(3 km×3 km)风能资源.结果表明
摘要:数字艺术是美学领域的一门新学科。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字艺术的诞生、特点及应用,并就数字艺术与高校艺术设计及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数字艺术特点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 GO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08-01    1数字艺术的诞生  艺术和技术这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代表的却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却
采用平均功率分析算法对多波长抽运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 ,并根据多抽运拉曼增益谱的特点和不同抽运波长对增益斜率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抽运优
目的: 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344T位点多态性与哈尔滨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及其遗传机制提供基础。 方法: 本研究是对哈尔滨
目的:研究维生素A (VA)缺乏及补充对碘过量小鼠生长发育及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 R)的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清IGF-Ⅰ浓度与甲状腺激
干部要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成长进步,更好地发挥作用,多作贡献,就要勤学、守规、尽责、实干、优质、高效、廉洁、团结、律己、为善、豁达、健康。可以说,这二十四个字是干部提
种子发芽率是鉴定种子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种子经营调运过程中需及时了解其发芽率,而一般的发芽率试验所需时间长,红墨水染色法可快速鉴定种子的生活力,以此来估计其发芽
规律探索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猜想、合情推理能力,是中考常见的题型.这类试题的常见解法是找出相邻两项间的联系及各项中的数字与序号之间的关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