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持有观点的讨论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科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反思计算机专业教学,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操作,缺乏明确的职业导向,缺乏和本专业教学有关的职场训练。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体现前卫教学观,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计算机集实践性与技术性于一体,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由于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战略方面存在问题,发展步伐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其要求。因此,剔除计算机专业教学弊端,探索符合信息时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本专业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1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由于教师盲目强调学科特色,把教材教学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片面认为文本知识学得越扎实,学生应用水平就越高。受到这种逻辑思维的影响,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情形比较普遍,并逐渐形成以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践教学意识逐渐边缘化。与此同时,学生对教材学习存在排斥现象,认为文本知识不实用,而且繁琐,片面认为实践是学习与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唯一途径,造成学生计算机专业理论水平低下,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解决师生在教材方面存在的教与学的矛盾问题刻不容缓。
  诚然,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尤其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快,这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比拟的。而计算机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它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使用,这容易造成落后的知识体系对本专业现阶段教学的制约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与时俱进调整教学策略,很可能导致高耗低效的教学问题。因此,教师要体现宽广教学视野,搜集计算机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穿插于平时教学过程中,填补教材知识的空缺。另外,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教材学习的重要性,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大力解决计算机专业教材理论教学先于实际操作的现象。诚然,从以往教学经验判断这种现象有其成功的启示,但也有不利的影响,尤其由于遗忘规律的客观存在,学生教材理论知识学习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再行实践之举,所学理论往往起不到支撑实践操作的效果,学生无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技能。
  2 体现正确的学生观
  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性明确,即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的技术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把学生乐学、善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结合本专业教学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改变教师单一主讲的授课模式,体现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大部分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心理,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玩电脑游戏过程中既体验关联知识,又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度,确保放得开、收得笼,千万不能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为此,教师不仅要明确学生电脑游戏的内容,也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实现玩与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的差异,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必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既体现对优生的关注,又体现对中等生的重视和对学困生的尊重。事实上,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中识记部分不感兴趣,造成文本知识学习的缺陷,但是他们富有想象、勇于创新。诸如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文本知识学习提不起精神,但是对于计算机图象处理总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独特的创作,其精美的设计有时不得不令师生刮目相看、教师对于这类学生的表现应该体现一分为二的评判思想,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全盘否定其取得的成绩。
  3 构建正确的实践观
  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纸上谈兵式诠释教学内容的现象并不少见。诸如学生对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及各种板卡的认识往往通过文本阅读、教师讲授方式实现,一方面,教师潜意识认为很多家庭拥有电脑是客观事实,学生通过自主摆弄可以实现认知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认为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学生潜移默化中已经实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应该说,教师上述观点虽然有先入为主的成分,但是这种认识也不全无道理,但是教学系统性表明教师如果能够提供实践机会给学生,将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形象、直观的特点也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反思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本专业教学中的某些方法所导致的问题不断暴露。例如,教师往往在课程教学接近尾声时才象征性地安排学生实践活动,而且活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的情形很多。因此,为了解决教师组织学生实践活动随意性大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活动频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考虑将授课地点安排于学校机房,这样既方便文本知识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能提供真实教学情境,便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体现教师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解决计算机常见软、硬件问题的实力,否则势必会出现师生对待突发性问题面面相觑的情形,从而造成学生无法后续学习的尴尬。
  4 突显正确的校企观
  由于学校条件的制约,学生实践活动所接触到的设备、设施与社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学生在学校环境下所进行的各种培训与学生亲自到社会各企业参与的实际训练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中等专业学校应该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建立稳定的校外培训基地。同样,计算机专业也要实现学生走出去加强与计算机有关企业或者相关公司良好合作的目标,提供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诚然,计算机技术日益渗透并实际应用于各专业领域,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与本专业有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增加,这为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应该牢牢把握计算机专业服务社会这一主旋律,而实现这一重要思想的方法就是带领学生触摸社会,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带领学生步入社会,让学生通过企业观摩与实践,弄清计算机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发展状况,接受现实环境的熏陶。事实上,通过校企联合,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要,优化或者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明确学习思路,从而达成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培养与知识学习同步发展的目的,使本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学以致用的思想需要计算机专业及时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即宏观上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微观上以企事业发展为依据,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计算机专业教学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5 结语
  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要凸显中心、抓住实质,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体现计划性与目标性。同时,学校要提供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使计算机专业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会芳.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17).
  [2]吴昭九.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探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123-124.
  [3]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克东.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C]//李克东,何克抗.’9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二次性构建约束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具体步骤,在VC++6.0编程环境中利用该算法对大量离散数据点进行三维建模,并结合OpenGL对三角网模型进行三维显示.
研究关注于建立系统的建筑涂料后车间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涂料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伴随着油田的不断增加与开采,油田废水也呈直线在上升,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也破坏了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油田的水资源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水质要求也在不断加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详细论述了混凝土浇筑前裂缝的控制方法、混凝土浇注中裂缝的控制方法和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方法,为混凝土施工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活动中形成历史记录,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如何做出好高校教学档案展开了讨论,并提
作为自然计算的新分支,膜计算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基本膜计算方法论提出一种新型带有生化反应速率的膜计算方法。该
谈起企业的竞争力,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领先,而很少有人顾及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建设表面上看是"务虚"的,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其实实在在的作用.一个企业
本文探讨了运用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铁塔的目的、意义及优点所在,并指出了推广运用紧凑型输电铁塔能取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焚烧技术以其简捷、有效的特点已成为三废治理最彻底的手段之一.在化工行业,焚烧法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废弃物正在广泛地被采用.国外在该领域起步较早,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