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QBC技术及荧光染色法快速诊断间日疟的现场评价 Ⅰ.QBC技术诊断间日疟的现场效果

来源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等间日疟流行区的四川筠连县四方村对QBC法与姬姆萨厚血片染色法进行了现场应用诊断间日疟的对比研究。血液标本来自161各自愿供血的村民,其中男性83名,女性78名,年龄自4月于78岁。从指法或耳垂刺取血液300μl。用10μl血均涂成直径12mm的圆形厚血膜,常规处理染色。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10%氯硝柳胺控释剂对鱼类的毒性及鱼类对氯硝柳胺的回避反应,将控释剂当液稀释至1.0,0.75,0.5,0.25和0.125mg/L。用8周龄金鱼和体长14.44±1.27cm,体重40.02±
应用SDS-PAGE分离AWA、CSA和FSA三种抗原的组分蛋白后,再以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LIB)进一步鉴定其组分蛋白的特异性蛋白带,分别显示12条、19条和21条,其分子量(MW)范围分别为13~64kDe、16~198.5kDa和14~150kDa。AWA组分蛋白与兔抗SEA免疫血清出现3条交叉
本文以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血症病人血,喂饲大劣按蚊,血餐后12~13d,解剖唾液腺,计数子孢子感染率。本芴醇服药前及药后24,48h腺感染率分别为35.0,9.13,3.8%(P〈0.05);本芴醇分别与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伍用,治疗前腺
本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常见吸虫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四种成虫及日本血吸虫卵进行微量金属元素测定,测出成虫和虫卵含有镁、钙、铜、铁、锌、
通过对江滩地区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连续4年的观察,发现在实施高危人畜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措施后,居民的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45%降至0.06%,下降了98.3%,且连续4年未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江滩感染
1993—1994年疟疾病例报告四川名山县人民医院名山625100李荣和名山县属全省疟疾重流行县,1950--1994年的44年中,全县15个乡镇疟疾发病率仅有5年控制在1‰以下。近几年华西医科大学和省寄研所均以我县为现场从
198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市及高邮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在高邮市东墩乡昌农村联合开展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1],并在全村开展过一次选择性化疗[2]。为了解间隔10年以后
首次对全省血防健教工作进行中期系统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省在执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策略中,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与基线调查
本文对脑型和混合型猪囊尾蚴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与患者CT表现及吡喹酮治疗第一个疗程过程中患者出现的高颅压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人工免疫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