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要想给别人美,首先自己要美 当今的学生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够的,还应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的浓厚的审美意识和强烈的审美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才会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培养,因而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美的爱好者,更是美的体现者,把美的仪表、美的语言、美的板书、美的人格、美的情感、美的行为、美的教学情景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传递给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
  (1)注重仪表之美、服饰之美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教师走进教室时,不应随随便便而不修边幅,不应懒懒散散而自命清高。上海某校要求女教师化淡妆。像演员上台演出一样,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完美的形象,让衣着服饰、举手投足都显出美的魅力。近日,武汉一所中学明令禁止女教师穿黑丝袜,教师得体着装惹争议。时尚有度,教师着装得体最关键,吊带衫、低胸、露背装、露脐装、超短裙及短裤、单薄透明的衣衫、过于紧身的服装、凉拖抑或特别高的高跟鞋都不适合教师的身份。此外,过于怪异的奇装异服、色彩过于艳丽的服装同样不适合。
  (2)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尽善尽美的。首先保护好嗓子,让自己的声音干净饱满,应该像播音员一样,在课前对自己的语言修饰再修饰,力争每一节课都字正腔圆,进行美的交流。教师的语言不应该夹杂方言,更不应该将粗话、脏话和难改的语病带进课堂,否则会使课堂语言缺乏感染力,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教师语言应该准确、优美、简洁,而又自然亲切。
  2. 挖掘教材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美的因素。语文教学是美的矿藏,翻开语文课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是一个丰富的美学世界。可以说。语文课“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兼容内容美和形式美。因其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美和大自然美。另外,这些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又具有多姿多彩的形式美,包括与表现内容特别贴切的文学体裁、严谨的结构、精致的语言、色彩、韵律、节奏等。那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罪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喜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无不包容在小说、戏剧、散文及论述、说明的字里行间。所有这些美都在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词汇、句式、文风的形式建构之中呈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正是这些美的因素,蕴积人类的智慧与经验,以及在形成这些智慧与经验过程中的艰辛,而为今人的美育提供了无限的材料。但是,在学校的审美教育过程中,以美的塑造、存在、集合到美的领悟、贯通,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引导、明确和整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层次和审美训练。这一过程的完成还要依赖于审美个体的气质、修养、敏感等因素,通过审美个体的个性化反照,思想上的自由性来体会和领悟。
  (1)抠字眼,领悟语言的文字美。课文作者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从文字入手,培养学生审视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看似平凡,却是作者深厚语言功底的充分体现。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两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作者能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用文字表现美,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教师应抓住文中的关键字,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作者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真体会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品句子,感受自然美。自然界的山光和水色,雪夜风花本身无知无情,但游赏的人却带有感情,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句,从而了解作者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领略作者各具特色的审美情趣,感染和熏陶学生。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写道:“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麦田浅鬣寸许。”这段文字先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勾魂摄魄地凸显了早春二月独有的特点。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真切观察,抓住了最能体现早春生机盎然的景物:河面浮冰刚刚融化,山峦积雪刚刚消融,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这些特征性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和谐的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流光溢彩的自然美,唤起美感,陶冶情操。
  (3)重朗读,享受音乐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指读、齐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文章的情感美、音乐美。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
  (4)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中学生来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运用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文字叙述转换为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将文字教材中蕴涵的意境美、形态美、韵律美同时展现、发挥和升华。学生被多媒体创设的美所吸引,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教材的意境中,领略美的意境,感受美的情趣,体验美的奥妙,在令人陶醉的美中受到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实践证明,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从教师到教材再到教学,让学生学习体会美、欣赏美、判断美、评价美,以至表达美、创造美。
其他文献
我们课题小组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重点研究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个体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心理对他们的一生影响重大。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基本是强调德行的,我们依赖强势的言语灌输,期望将一
期刊
【摘 要】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激励性;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
期刊
【摘 要】为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就成了当今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中心议题。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提高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阿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育观点认为,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探索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形式上大胆突破,不断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会停滞不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手段,以创新素质的养成为方向,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创设语言情景,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
期刊
【摘 要】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反思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既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观念,又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才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知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变成学者型教师。  【关键词】反思;教学观念;教学行为 
期刊
【摘 要】倡导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新课程的实施为载体的新的教学革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准”可行性。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引起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尤其是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应遵循以下几点。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大都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种声音,单一思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省略,教师心力交瘁,学生收效甚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
期刊
【摘 要】搞好课堂纪律,是组织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上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体育课堂纪律,除了加强学生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外,还应做到以下八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纪律  体育课堂纪律就是在体育课中,教师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体育教师为维护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组织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期刊
【摘 要】我国强调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应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国土,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包括所有学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的地理课教学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关键词】地理教学;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到爱国主义的内容,由于国家领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