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人群系统管理三年效果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干预
  
  
  南华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进行了高血压普查,并对检出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了综合干预。在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对象(1995年)
  凡1976年以前出生的35岁以上(包括1976年),户口在南华县的常住居民均列为普查对象,其中男性121867人,女性117950人,查出高血压患者共8559例。2012年及2013年在原基础上再次分别进行普查,高血压病例2013年增加到10002例,2014年增加到11450例。
  1.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依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统一标准,采用毫米汞柱为计量单位。
  高血压病例分级管理标准为Ⅰ级管理:重度高血压,血压≥180/110 mmHg者或血压虽未持续≥180/105 mmHg,但伴有其他明显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者;Ⅱ级管理:中度高血压,血压在160~179/100~1049mmHg,无或仅有轻度靶器官损害者;Ⅲ级管理:轻度高血压,血压在140~159/90~99mmHg。高血压控制标准(不包括临界高血压)按其全年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级。优良:全年有3/4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100mmHg以下(>9个月)。尚可:全年仅有1/2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100mmHg以下(>6个月)。不良:全年有1/2或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60/100mmHg以上(≥6个月)。
  每年年终对所有高血压病人的防治效果进行一次总结分析,要求治疗管理率(用药、不用药但定期复查的时间>9个月视为管理)在80%以上,高血压控制率(包括优良及尚可)超过60% ......
  服降压药情况的确定:规律服药:一年服药时间≥9个月;间断服药:一年服药时间3~9个月;偶治:一年服药时间<3个月。
  1.2 高血压系统管理措施
  1.2.1 建立高血压档案
  对每位高血压患者建立慢性病村级及乡级台账,并进行健康调查(年龄、性别、病程、个人史、家族史、脑卒中史,肥胖,生活习惯如饮食、吸烟、饮酒、运动等)。每次测血压后记录在台账。对每位高血压患者建立高血压随访表,按级别登录。
  1.2.2 强化高血压管理
  对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督导治疗。Ⅰ级:每月测一次血压,建议到高血压专科门诊加强规律性降压治疗;Ⅱ级:二个月测一次血压,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Ⅲ级:三个月测一次血压,以健康教育和非药物干预措施为主。
  1.2.3 根据病情(血压)改变情况,每年调整分级管理级别。1.2.4 在县医院设立高血压专科门诊,全天应诊。
  1.2.5 质量控制
  县疾控中心慢病科每季度检查随访表质量,了解测量进度,是否按期测量,血压精确度,综合干预的记录情况等。每年随机抽查该乡镇5%~10%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使用血压表的种类,是否按时测量,村级台账与随访表血压记录是否一致,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是否到位,服务态度,居民需求及意见等。:
  2. 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与血压控制效果分析
  2011年高血压管理率为87.53%,血压控制率为60.39%;1997年管理率为89.21%,控制率为61.74%;1998年管理率为89.34%,控制率为64.21%。1996年对Ⅰ+Ⅱ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为89.08%,共2628例。其中规律服药者1193例,占45.40%,其血压控制率为85.16%;间断服药者为686例,占26.10%,血压控制率为53.64%;偶服及不服药者749例,占28.50%,血压控制率为27.10%。服药顺应性不同的三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
  2011年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见表2。表2 高血压患者服药顺应性与年龄的关系
  3 讨论
  我们对新华街道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综合干预,系统的强化管理。每年对他们的血压、服药、血压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总结分析,结果可见
  3.1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中最易检出和诊断的疾病,但是大部分患者常需长期随访,甚至终身服药,这就需要有良好的顺从性。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可有力促进患者合理规律服药,这是控制血压的关键。1996年底对一级与二级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45.4%的患者能规律服药,其中85.16%患者血压得到了控制。服药顺应性不同的三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性差异。
  3.2 在干预过程中发现,患者服药顺应性随着年龄而增长,原因为青年患者及部分中年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治疗态度不积极。分析结果与现实干预成正比。同时,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患者血压很高,但由于经济等种种原因不规律服药或不服药,致血压控制不满意,占54.6%。提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教与系统管理力度,并提请政府部门给予关注。
  3.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密切相关。血压水平(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的危险度(无论是发病率或死亡率)呈正相关〔1〕。我们经过三年的综合干预,使高血压的管理率、控制率逐年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均有所下降。进一步证实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效果是可行的,但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对于健康行为滞后于知识改变尚需较长的时间及多种的教育方法。
  3.4 2011、2012年二次对全县各乡镇3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普查,高血压患者2011年增加到6 262例,1998年增加到6 488例。可见,在社区防治中仅着重对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和干预,每年还会有大量的新发病例,其结果只能是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管理的负担越来越重,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深有体会。因此,加强对社区所有人群开展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其目的是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减少高血压的发病。
  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新华街道几年高血压普查情况分析,每年不断有新发病例的增加。因此,防治高血压,还应从兒童抓起。加强对儿童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意义。使他们从小就有高血压一级预防的概念,在成长过程中避免危险因素,减少高血压的发病,若干年后可见成效。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不断创新的挑战。笔者以多年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工作经历为出发点,浅谈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休会。  关键词:妇幼保健;思想工作;摆位;落实;对策;发展       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妇女儿童的切身利益。在当前医疗改
期刊
卫生部2009年4月对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等相关工作制定了六个规范及标准,其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是专门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制定的行业标准,要求2009年12月实施。我们以此为依据,从人员、设备、布局、管理、执行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力求完善。  1.科室内部人员培训  医
期刊
摘要:总结介入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经验,对我院2013年600余例介入手术患者,转运与交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转运流程,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执行《介入手术患者交单》落实病房护士与介入室护士责任管理。规范介入手术患者转运与交接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手术成功后的转运护理安全工作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关键词:介入患者;转运;护理安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门诊中的应用。  方法:将2013 年1月~2013 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门诊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后实验组满意39例,一般8 例,很差1 例,满意度为81.25%,对照组满意27 例,一般12 例,很差9 例,满意度为56.25%,两组患者护理门诊满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社区医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1:1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血压降压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显效2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血压显效9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怀孕期对妇女的营养健康教育,使妇女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达到良好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要消除和减少影响孕妇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口生育质量。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和对孕产期妇女的调查,分析阐述怀孕期妇女健康知识教育,教导孕妇正确的进行生理护理和饮食营养,教导她们以良好的生活方式来迎接新生命,妥善处理妊娠期的各种生理变化。结果: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配合治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让护士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有效途径。结果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       1、认识急性心梗  1.1冠心病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和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0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指导其进行日常保健。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复发率为2.0%,死亡率为0。结论:日常保健以及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身体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日常保健;综合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期刊
摘要: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己贯穿到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临床护理中,针对肿瘤患者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减轻了放疗中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化疗中药物对组织的刺激及损伤,运用科学的知识增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心理负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飞速发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但是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安全因素,阻碍了正常的护理工作和治疗工作,因此及时找出并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将主要探索和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这些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对策       引言  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指在护士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可能引发一切安全
期刊